分享

统一回复吧

 陆味书斋 2022-03-27

近来有点事情亟待解决,大家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我总是一阵一阵的出来,又一阵一阵的隐藏。我想说能力这种东西总是需要酝酿和沉淀以及修炼的吧。公众号停更,直播停播,以及一切联系方式停用(九月份之前)。

我当然也很喜欢之前那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呀,每天晒晒太阳唱唱歌,发发牢骚与生命中的小庆幸,可是我天性就是一个忧郁、沉默、孤僻的人,那种想要一个人安静一小会儿,谁也无法打扰我的与世隔绝的强烈欲望牵引着我离群索居、闭门造车。

记得H.送我一本叫做《月亮与六便士》的小书,里边的主人翁抛弃银行家的工作,逃离生活,逃避现实,去追求最完美的艺术。当他终于在孤岛上完成那件作品时却把它付之一炬。我当然不知道女孩儿为什么要送我那样一堆书,我亦不知道为什么那女孩儿在我心中留下了那么深的烙印,那样的炽情使我无限次地反复摔碎自我又重新拼贴。

就连自我展示。我之所以想要传达自我之意志,仅仅只是为了这些遐思能够只言片语地进入那女孩的意识中。倘若不能,我便放弃。一切动机、行为、认识都只是为那样纯粹而简谐的目的服务,粗制滥造的大多数人可能会有两种感慨:a.这人莫不是读书读傻了,b.这人真是被情伤的太深了。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委婉地指出我不正常这个事实。

“我比大多数正常人都正常的一点,就在于我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正常。”什么是正常?就是行为如同精密仪器一般准确无误地运动,恰如其分地静止,老练而又圆滑,使人泯灭一切感情之后理性中立客观得好像机器。我想还是疯狂些、不稳定些更适合我,没一个人喜欢与很多人讨厌这两种极端里,我是后一种人。

所以呢。请允许我逃离一段时间,逃进大体系哲学的框架之下,逃进数理思维的严谨论证,逃进风雨交加之后的云雾缭绕,逃进奇妙心灵体验过后的神秘与舒适。正如你,爱着每一件美好的事,我却爱那些枯燥乏味的事,抽烟喝酒饮茶,冥想看书自闭,你无法理解为什么我十岁的时候会对着一张白纸涂涂画画直到铅笔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那是八小时的自言自语和八小时的一动不动,我非常理解自己。因为我无法让世界悦纳我,也不愿向世界妥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