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春阳大师笔下的花鸟画,值得收藏!

 1966无语 2022-03-27

进入学习更多书画教程!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一组霍春阳花鸟画教学步骤图稿供朋友们学习参考,中间穿插霍春阳老师的论画语录,句句精华,值得品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首先要净化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同时,要去掉一切的私心杂念及浮躁气,进入一种“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忘我境界,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我是追求“无异言而生清净心”的。只有不求异言者,才能清净下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似断似连、松快洒脱的线条组成的牡丹花和厚重、率性的叶子之间所形成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仿佛聆听到花的低喃,叶的高亢。“不需千万朵,一朵足春风”,尽量的体现出“以一当十”的用心所在。为了追求画面中的矛盾转换,并从技法和形象上加以区分,

点击下方,查看书画视频教程  
图片

书画教程圈 交易担保 放心买 查看更多花鸟画教程 小程序

在处理某些画面上需要常常考虑到诸多因素,如花是点的,叶子可用双钩;花是线的,叶子可用面的;花瓣是虚的,花蕊可用实的;花瓣是淡的,花蕊可用浓的;花瓣是长的,花蕊可用短的等。不管采用何种手段,最终都要达到画面的统一和谐。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我在画荷叶时,充分发挥了用笔的情势,抛开了前人画荷叶以墨为主的方法,而是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取势造境。古人曰:“笔以立情致,墨以分阴阳。”在用笔的提按、转折中,将自己的性情和神韵自然地融入其中。

所谓“弱其志而强其骨”,就是要求在画面中体现出一种“风骨”,一种根本的精神。“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虚实相生的画面,尽可能地给人留下联想的余地。我认为,在画面的虚实处理上,万万不可平均对待,“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深奥之处,应是每一个画家需要认真体悟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不赞成所谓的“大泼墨”、“大泼彩”,我认为笔墨是不应该分家的。墨不能离开用笔,因为笔是有力度的,是靠人的学识修养和功力控制的,有力度才能表达出神韵,正所谓“瘦劲方通神”。

在作画时,应避免古人批评的“浮笔涨墨”这是一种脬、软、没有“骨气”、没有神韵的墨,是死墨。我们应追求“活墨”,即墨到纸上是见笔见性的、游动的、透气的。“干而不燥,湿而不脬”,要有光彩,有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墨法实际上就是水法,怎样控制水分,要凭感觉,靠经验。古人所谓“渴笔”、“渴墨”,就是指笔上的水分要恰倒好处;当然,重要的还需有行笔的力度和速度的不断变化。此外,用墨要有体积和厚度。我在画芭蕉叶时,墨色的厚度是揉出来的、点出来的,而不是平涂、平拉出来的。

图片

图片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逸笔草草”,是一个“看似寻常却崎岖”的“漫不经心”之举,要求画家有着全面的修养。在我看来,“逸“离不开松快和洒脱的心境,而松快则是在运笔时要“顺气”、“顺势”。惟有这样,才能作到松而不散,气韵生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