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写真实故事的猪小浅。 跟着我一起来看今天的故事: 01 方镜远是博士生导师帮我引荐的师兄。 那是2011年,我34岁。 而方镜远比我大3岁,是一家大型国企的部门领导。 我们约在春天的午后见面。 春天真好啊,万物皆甜,有微风拂面的温柔。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应该发生在春天。 我和方镜远看到对方的第一眼,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怎么会是你呀。 不知道是南京太小,还是缘分太奇妙。 5年前的2006年,我和方镜远就已经认识了。 而5年后的方镜远,被时光又镀了一层金。 身居要职,气定神闲,是大多数女人会心动的成功人士。 我们的故事在春天开始了。 而我在这个年纪遇见他,注定已经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 那个叫朱东明的男人,无论我想怎么轻描淡写,也不可能在我的人生里轻轻抹去。 毕竟那是我17岁就开始喜欢的男生。 02 我叫沈雨棠,出生在1977年的南京,是家里的长女。 父亲在大学任教,母亲在同一所学校里做会计。 从小家风严谨,把我养成了中规中矩的女孩。 发不过肩,笑不露齿,衣服不能紧不能露,还要够长。 我从小就不觉得自己美。可是很意外的,高中班里搞评选,我以高票当选最有气质的女生。 我觉得受之有愧。 可朱东明说,你的气质很独特知道吗?和别的女生不一样。 我自嘲,不漂亮才会有人夸你气质好。 朱东明一本正经地反驳,我没说假话,你是真好看。 朱东明是班长,老家在县城,凭着优异的成绩,考进省重点。 据他说,他从入学开始就关注我了,总是有意无意地制造机会接近我。 值日,会安排自己和我一个小组。排座位,会把我俩排在前后排。 那时候,我偏科得厉害。文科非常亮眼,理科却很不好看。朱东明就以班长之名,为我补课。 他学习没有短板,是全方位的好,为人仔细,又有一点小轻狂。 唯一的弱点就是个子矮吧。 记得高三快结束时,也还只有1米65,和我一样高。 不过,智慧是男生最好的滤镜。特别是在我的少女时代,从小就被教育要注重内在美。 高二文理分班后,我俩就不在一个班了。 朱东明偶尔会写一封情书,路过我的教室时飞快地塞给我。他和朋友开玩笑时,喜欢高喊一声“那是我老婆”。 我听见会脸红。 我讨厌他这么称呼我,有点太过嚣张。但心里又隐藏着一份期许,好像是某种既定的未来。 03 1996年,高考。 我去了上海的华师大,而朱东明去了人大。 开学前的暑假,朱东明才正式和我表明了心意。 他说,马上大学了,可以恋爱了。你能做我女朋友吗? 没有花,没有礼物。那时的爱情,多是心灵的契约。 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约定。大学不可打牌,不可跳舞。两个人要专心学业,静待相见之时。 现在的孩子可能很难理解吧。 可没有网络的年代,爱情相对简单纯粹。斩断社交,就能保护爱情的纯度。 我们每周都会写信,有日常,有相思。 情话一笔一画落在纸上,才是真的甜到了心尖上。 大二假期,朱东明拜访了我的父母。 其实,我爸妈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还年轻,眼界未开,不想过早定下未来。 还有朱东明的个头,也确实矮了点。我俩的身高都定格在了165。 但我父母都是有涵养的人。虽然和我说了心中的顾虑,但也听出了我的坚持,没有过多干涉。 当然,也因为朱东明对我是真的好。 温柔体贴,无微不至,都是肉眼可见的。 04 就这样,我和朱东明走过了四年,来到了千禧之交。 我毕业回南京考进一所高校工作,待遇不错。 可朱东明事业上就要差一些了。 有时就是这样,学校里顺风顺水的优等生,走上社会总是屡屡碰壁。 心高气傲难免会有些眼高手低。 他先进了一所不大的公司,感觉没有发展,又辞职出来,准备考研。 我一直都无条件的支持他。 我们领了证,方便住到一起。我照顾着朱东明的起居,让他专心备考。 可上过班的人,心就静不下来了。一年后,考研失败。 后来,在我的鼓励下,朱东明又向一家想都不敢想的外企投了简历,没想到成功了。 那已经是2003年,我们的生活,终于踏上了正轨。 说心里话,朱东明不论是从个人条件,到家庭背景,都与我有一定的差距。 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婚姻的本质,还是感情。 觉得两人相爱,才可以走完一生。 而且家境的优越,让我也不太在意物质的高低。 我的一个闺蜜看见朱东明日常对我的关心,羡慕地说,看来找个家庭条件差点的也没什么不好,他肯定天天宠着你啊。 我当时觉得很幸运,茫茫人海,多少人有缘无分。 而我却早早找到了良人,握住了幸福。 05 婚后,我一直没要孩子。 不是我不想,而是朱东明不愿意。还好朱东明有个哥哥,没有传宗接代的压力。 朱东明说,他还没有准备好。 可我知道,他是怕麻烦。那时正值他事业上升期,不想分神。 我只能体谅他。 到了04年,我刚好有一个去英国读硕的机会。 当初我全力支持朱东明考研,所以这次朱东明也毅然支持了我。 我们约好,等我稳定了,朱东明以陪读身份过去。 然而,我去了英国后,朱东明的职位越爬越高。 他不想离开国内,到外面从零开始。 许多年后,回想起来,我们两个人好像就是从那一年,走上了分水岭。 曾经的学霸,滚落进了名利场。 而一个曾经渴望平淡一生,相夫教子的女人,却从此看见了世界的色彩缤纷。 06 走出国门带来的文化冲击,不断刷新着我的认识。 文学,哲学,艺术……甚至是生活方式。 比如我从小被教育化妆和穿漂亮的衣服,是不务正业。但参加活动多了,我开始明白女人化妆打扮,是尊重他人,也是热爱自己。 毕业回国,已是两年后了。 我和朱东明在机场相见的一刻,都觉得对方变了。 朱东明说我变得时尚漂亮。 可他自己身上却多少添了些世俗的江湖气。 也许是在职场里摸爬滚打久了吧。 有些男人,会在现实的磨砺中收起青春的刺芒。 但有些男人,会在风浪中,把年少轻狂变成按捺不住的张狂。 很明显,朱东明有些张狂了。 07 我是和朱东明的同事聚会时发觉的。 在外人眼里,我们是恩爱有加的神仙眷侣。但我感觉到了不舒服。 同事说,你夫人是留英硕士,又这么漂亮,真厉害啊。 朱东明得意地笑,说,再厉害也是我老婆。 我发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不喜欢朱东明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方式喊我“老婆”。 不是这个称谓有什么问题,而是他的神情和语气,仿佛在标注着对我的所有权。我仿佛没有姓名。 许多男人不想另一半强过自己,怕掌控不住,怕留不住。 可有些男人,恨不得另一半是高贵的公主,比他强,才能显得他厉害。 他们总想征服自己能触及的,最好的女人。 把她当成一粒用来炫耀资本的宝石,拴在扣子上。 当然,这不是我一瞬间体会到的。 而是在时间流逝里,慢慢品出的残酷真相。 毕竟喜欢炫耀的人,都有收集癖,一粒宝石,又怎能满足? 所以朱东明并不满足于只有我这一粒宝石。 我是怎样一点点发现其他宝石的呢。 08 应该是从去三亚旅行开始的吧。 挑选的酒店风格,不像朱东明往常的品位。 而他也不像是第一次去三亚,好像熟门熟路。 生日的时候,朱东明送给我一条钻石项链。美,却不像是他往日的习惯。 我隐约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有个影子的存在。 有一天,朱东明公司忙,让我帮他处理手机交费的事。 我在清单上注意到一个电话号码,出现得太频繁了。 我问他,他敷衍而过。 少年夫妻就这么露出了败相。 不过,那时最让我心烦的,还是孩子。 毕竟30了,再不生,怕以后身体要吃不消。 可朱东明依然不要。 我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干脆读了博。 然而忙碌也挡不住争吵。 因爱而生的婚姻,最可怕的一点就是爱情没能保鲜。 毕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在时间里蜕变升华。有一些,只会凝成一块又冷又硬的冰。 争执多了,变成了冷。冷言多了,就变成了恶。 朱东明开始对我冷暴力,不闻、不问、不理。 男人就是这么奇怪,明明不想再爱下去,却要逼着女人去说离婚。 也许这样就不用落下一个始乱终弃的骂名。 是2008年的冬天,寒冷的天气,让人心硬。 就因为他回家晚了,我随口问了一句,就此拉开了吵架的序幕。 那天,我们都说了许多伤人的话。不想复述,因为疼。 我不愿相信,那个从高中时代就爱着我的男孩,有一天会变得如此刻薄与冷漠。 我终于先开口,说,我们离了吧。 朱东明毫不犹豫地答了一个字,好。 09 女人说离婚的时候,心里多少是带着挽留的。 那么多年的感情,想放下,很难。 我也一样。 可朱东明没有任何挽留。 他从包里拿出了早已备好的照片,证件,文书……以及民政处所有需要的东西。 他早已做好了准备,只等这一天啊。 我看着他熟悉又陌生的脸,一颗心瞬间凉透了。而我的自尊不允许我反悔。 十六年了。 我一直以为自己会与他一生白首,却没想到余生尚远,我俩就这样到了尽头。 朱东明搬走了,房子陡然变得好大。 邻居偶尔遇见,会问,唉,好久不见你老公呢? 我笑一笑,眼里就有了泪。 没办法。即便知道某些人不值得,可他终是在心里居住过。 心情低落像一块小小霉菌,在黑暗中悄悄疯长着。浑浑噩噩地读不进书,懒懒散散地干不进工作。 博士阶段的课程只能向导师申请了延期毕业。 到底还是是不甘心啊。 也许有些真相我只是不敢面对,也不愿意面对而已。 是一个周末,我打扫卫生,发现朱东明的旧电脑忘了拿走。 我试了几个密码,打开了。 我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 是一份暂且还抹不掉的回忆,还是那个一直隐藏的影子。 10 朱东明的QQ自动登录了。 我没想到,那个所谓的影子,竟然不止一个。 都是比朱东明小许多的女孩,涉事未深。而且好笑的是,这些女孩们个头都很高。 我翻了翻,竟然在我去英国之前就开始了。 一条条惹人脸红的情话,龌龊,而又毫无底线。 我不敢相信,朱东明一边跟我恩爱,一边还有这样黑暗的一面。 我也不敢相信这是那个18岁时说我是他老婆,为我写情诗的男人。 我可以接受爱情的凋亡,甚至也能接受他爱上别人。 但我不想承认自己眼瞎。 因为那等于全盘否定了我的青春,否定了我对爱情的信仰。 所有美好的记忆,都在顷刻间化成了锋利的刀,刺得我泪流满面。 我突然明白朱东明为什么不要孩子了。 他深知早晚有一天,自己的破事会东窗事发。 他不想为一个注定破碎的家庭,留下一个麻烦。 从这一点上说,我要谢谢他。 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是牵绊。 没有孩子,我才有勇气这样痛快地离了婚。 11 那段日子挺难捱的。 我在人前,谈笑风生。回到家,眼泪就根本不听话。 开着灯,看见什么都两眼无光,是真的恨啊。关上灯,回忆又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涌上来。 毕竟他是我的初恋,是我青春岁月里的光。 我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读到博士又能怎么样?没了婚姻,我一样成了别人眼里的笑柄。 我没想到,一段失败的婚姻竟会这么痛。 黄昏的余光,让人想离开这个世界。 还好天气太冷,拉开阳台门的一刻,蜂拥的冷风让人清醒。 我不记得在家里浑浑噩噩了多久。 直到有一天,有个女孩给我打电话。 她说,你是沈雨棠吗?我叫丽娜。 陌生的声音,但不陌生的是这个名字。 我飞快地在脑海里检索了一下,她是朱东明撩拨的女孩之一吧。 丽娜说,我想见见你。 我答应了,说不清为什么。 12 我和丽娜约在咖啡馆。 我化了妆,穿了最漂亮的裙子去赴约,有一点点强撑的美。 我到得早,坐在窗口默默地等。 我在心里想着,见面的时候,是应该骂上一句,还是先甩上一巴掌。 电视剧里一般是这样演的吧。 不过,我都没有。 即便恨,我也不允许自己变成泼妇。 丽娜在我面前坐下来的时候,我有点意外。 因为她真的太高了。高高瘦瘦。 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地问了一句,没想到你这么高,你有一米八了吧? 1米82,丽娜弱弱地说,东明喜欢高个子的女生,说带出去有面子。 我真的是从这句话,开始觉醒的。 如同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见到了另一方世界。 忽然觉得朱东明有些好笑了。 这么多年,我从没在意过他的身高,可这却成了他心里翻不过去的坎。 他到底是从小县城里走出来的男孩,习惯了用嚣张的外在去掩饰内心的自卑。 即便他已是名校毕业,外企中层,成为人人眼里的成功人士。 可那又怎样? 他的心里仍旧是个矮子,始终恐惧着别人的嘲笑。 那些如蚁噬骨的自卑,让他一心去征服个子高的女生。 和他一样165的我已经不算什么了,征服182的丽娜,才更有成就感。 13 丽娜开始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和朱东明的野情史。 她上大学的时候,朱东明就对她下手了,借着她在公司实习开始追求她。 他没有告诉丽娜自己已婚,等她陷进去了,才说自己身不由己。 其实朱东明追求丽娜的同时,还在追她的闺蜜。还在电影院的时候,动手动脚。 说实话,我感觉不到心痛了。 因为心死了,怎么会知道疼。 我以为朱东明只是渣男,没想到他是个笑话,我的青春也是个笑话,和他结婚的这么多年更是个笑话。 我说,你既然都知道,为什么还要和他在一起呢? 丽娜说,我没有办法。我真的爱上他了,离不开他。 我如实说,我觉得他配不上你。 丽娜说,我父母也这么说,但他们现在不管我了。 有那么一刹那,我在丽娜脸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么坚信,那么笃定。 我问她,那你今天找我想干什么呢? 丽娜说,我想亲口和你说声对不起,请你原谅我。 我扯了扯嘴角说,我原谅你,就是害了你呀。 是啊,眼看着有人要飞蛾扑火,我却拦不住。 原谅,就等于是送她一程。 只是就算我说不原谅,照样改变不了她飞蛾扑火的心。 女人一旦爱了,就什么都不顾了。 除非真正的痛过。 比如我。 因为真正的痛过,所以我很难再重新爱上一个人。 14 可是我遇到了方镜远。 那是2011年,我34岁,心里还有伤,但也已经逼着自己一步步走了出来。 我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大部分课程,着手博士论文的开题和资料收集,以及案例跟踪。 导师和师母一直关心着我的生活。 知道我的情况后,帮我联系了早已博士毕业的方镜远,做一些案例的实地分析。 我们约在春天的午后见面,却不想见到对方的第一句竟异口同声地说,怎么是你呀? 世界真是一场奇妙的轮盘。 两个曾不知对方姓名的人,原来竟然是同门师兄妹。 5年前,方镜远因为要被单位派出国,参加了英语进修班的学习。那时我在这个班里兼职,正是他的老师。 因为都以英文名字相称,他叫Alex,我叫Crystal。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的中文名。 印象里,他比现在活泼得多。善于组织活动,活跃气氛。 有他在,班里就不会冷场。学习班结束,他还请大家一起吃饭,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当时对他的印象仅限于此,不想五年后再见面,风趣的Alex,变成了稳重儒雅的方镜远。 官运腾达,意气风发。 我说,你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说,男人总要成长的。 一句话,让我不由得想起朱东明。 男人与男人真的是大有不同。 有的会在时间里慢慢堕落,可有的却会被时间打磨得闪闪发亮。 而方镜远,显然是后者。 15 因为导师的托付,方镜远热情地接待了我。 安排我在他的项目团队里调研。 他这个人很有心思,明明是我有求于他,可他请我和项目组同事一起吃饭时,很恭敬地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师,沈雨棠。 还蛮不好意思的。 可后来才发现,是我道行浅了,对于体制内的人际关系,了解得不深。 作为领导,他对我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下属与我的配合度。 他对我如此恭敬,可想而知,项目团队对我的支持。可以说是鼎力相助,殷勤且周到。 那时候,我正着手买新房。 换了心情,也想换个环境。可我对看房选房没什么经验。 有次大家一起聊项目时,刚好聊到房子,方镜远给了我许多指点。 从楼盘到房型,他懂得很多。 房子选好后,面临着公积金贷款和评估公司评估等一系列头痛的问题。 方镜远托朋友帮我给银行行长和评估公司经理打了电话。 一切就变得无比高效和顺畅了,也让我在交易中省掉了七万多元的费用。 内心里,除了感谢,还有暗暗的佩服。 大部分执行力强的男人宛如严冬,独断嚣张。 可方镜远却是春风一样的男子,温暖而强大,柔和又难以抗拒。 他总能用一种和煦的方式让别人顺从。 能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也算是人生里的一件幸事。 16 不久后,我爸的膝盖旧疾突然发作,疼痛难当。 我只好请假,带我爸去医院。 方镜远知道后,说他帮我联系到了市里最好的主任医师,让我马上过去。 他人没到,但所有安排,面面俱到。接送的轮椅,预诊取药,几乎不用我多一句。 晚上我打电话感谢他。 他说,不要客气,应该的。老师托我照顾你,就是我分内的事。 没有一丝邀功,所有强大的能力都安然放于谦和之下。 是我爸病情转好后的一天,中午工作餐,我请方镜远吃了饭。 毕竟帮了我的大忙,我得感谢他。 那一次我们聊得有点多。 可能他也是好奇了吧,问我,家里这么多大事,怎么没见你先生? 我微微苦笑,坦然告诉他,已经是前先生了。 他有些惊讶,表示不理解,说像我这么优秀的女性,怎么会有人不珍惜。 我挑挑拣拣讲了些朱东明对个子的执念,和对年轻女孩的滥情。 方镜远一直锁着眉,认真地听。 最后说,我真没想到你会遇到这样的事。没关系,好好的从头过。 说实话,我不是个必须依赖男人的女人。 但离婚以来,方镜远第一次让我感觉到,生活里还是需要一个伴侣的。 人总有力有不逮之时。能有个人在背后撑你一把,日子才不至于太苦。 但我也知道,方镜远不可能是那个人。 17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自从方镜远知道我离婚后,他对我的态度有了变化。 以前是朋友之间的出手相助,可那天之后,似乎开始嘘寒问暖。 后来就是6月末了,南京老城有了盛夏的意思。 一天,我去方镜远办公室和他商讨论文的调研项目。 他迎我进屋,然后随手掩上房门,说,有些话我想和你讲。 也就在这时,一个身高1米72,杏眼如星的女人,推开了门。一袭红色山茶花的裙子,明艳逼人。 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凌厉起来了。从她推开门的那一刻,我们三个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不久后的8月,工作群里有人误传了一段八卦视频。虽然有点糊,但足够震撼…… PS小浅说:看到这里的你,已经看了近7000字,还只写到了女主的34岁,而今年的她45岁。想把她的小半生详细的讲给大家听,希望能给我们女孩子一些启发。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图是女主的部分讲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