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三中风过有痕 2022-03-27


 “嗨,班主任远远的一个学生向我打招呼,定睛一看,原来是阿冬,我曾经的学生。那时,他正上高一,念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属于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类型,时常上课迟到、晚自修讲话等等,由于他基本没有重大的违纪行为,我没有怎么特意关注他,只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他谈谈便了事。谁知他在高二的第一学期就辍学了,没有说特别原因,只是说自己不想念了,之后再也没有听到他什么消息。

高二没有上学之后,怎么都没见到你啊?我好奇地问到。

高三毕业那一年,我回过学校。我回来参加高考报名,报名结束的时候,回到原来的班级,想和同学道个别,但当时的授课教师恶狠狠地说:'都不上学了,还到班上干什么,快点出去。’”说到这儿,他加重了语气强调到:这一辈子我永远都不忘记这个场面和那位老师说的话。

他脸上虽带一丝微笑,但我能从他的话语中感觉到他当时的心情,为了缓和气氛,我调侃道:一定是你自己当时太不懂事了,'光辉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老师的脑子中,所以老师误以为你是来捣乱的,才会那样对你。

阿冬皱着眉头委屈地说:其实我并不想辍学,只是高二那年,我爸生病,作为家里独子,我要到上海照顾爸爸。

不会吧,怎么会这样,我当时怎么一点都不知道。阿冬辍学的真实原因让我如雷轰顶,瞬间脑子一片空白,周围的空气好像凝结似得,逼得人无法呼吸,随之一阵阵懊悔涌上心头,不禁问道:你爸爸患得的是什么病啊?

他说:我爸是个渐冻人 ”

我傻眼了,满眼绿色的操场,似乎变成一片灰暗;天空飞翔的小鸟以及操场奔跑的运动员似乎在这一刻全部都静止了。虽然不知道渐冻人这个病的来龙去脉,但是在电视上也了解一些,这种病到目前是没有办法根治,病人的身体器官、肌肉等会逐渐萎缩,直至死亡。试想当时身为十几岁的少年,面对父亲的病况,心理压力该会有多大呀,那时该是多么渴望一双温暖的手来扶持他一把。我后悔当时没有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在做他的思想工作时,老是谈一些学习重要性的问题,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也许那时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结果可能不一样。

想到这里我又问道:你老爸现在怎么样?

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轻轻地说道:他只剩下头脑会思考,会说话和吃点东西了。我在上海租了个两层的楼房,每天早上8点和下午4点, 要将老爸从租住房子的二楼,抱到一楼的店里,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我要随时呆在他身边,给他喂水、点烟等等。他轻描淡写地说着这一切,好像这些都是他应该承受似的,或者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却能感受到这份从容背后的沉重。

天边的晚霞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于是我们相互道别,望着阿冬远去的背影,坚定的脚步,各种思绪像穿着不同着色衣服的精灵,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那位老师可能也不是故意要说那些话刺伤阿冬的,只是认知使然吧。如果他知道阿冬的实际情况,应该不会说出这些话的。又想起自己当班主任的工作,确实没有做到位,如果知道阿冬家的情况,也许做他思想工作的方法就不一样了,如果我把这样情况告诉科任老师,也许科任老师就不会那样对他了。总之,一切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想到这里我心里总有一些莫名的伤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我们囿于惯性思维,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面对学生的反常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调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从不同角度分析原因,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然后再看看学生的行为,也许,我们就会理解他们,采取的方法就会更加科学、合理,这样有可能会挽救一个学生,甚至一个家庭。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教师不经意的语言、行为会深深影响到一个学生,只有深入研究、加强学习才能真正透过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看到学生行为的本质,做一个有智慧、理智的教师,从而悄悄地打开学生心扉,让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紧紧的依偎,让信认在彼此的依靠中孕育而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