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萧新书《红尘之外》出版,杨克、谭五昌、谭旭东等名家联袂推荐

 林萧文苑 2022-03-27

2021.阅读季

新书推荐

▲点击图片可购买《红尘之外》作者签名本

近日,青年作家、诗人林萧的新书《红尘之外》正式出版,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主席洪三泰为该书题写书名,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著名评论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旭东等多位名家联袂点评推荐,称该书“浸润着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特质,读后给人一种唯美的享受。”

《红尘之外》系林萧公开出版的第二部诗集,全书分为“亲情时光”“走笔江南”“风吹人间”“第七朵花”“隐秘路径”“红尘花瓣”六辑,共收入林萧近年来创作的新诗一百余首,这些诗作均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或获奖,部分诗作入选《2019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2020年中国新诗排行榜》等年度选本,引起一定的反响。

早在2009年,林萧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朋友别哭》,该书首印15000册,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羊城晚报》《海南日报》《广州日报》《新快报》《山西青年报》《深圳晚报》《沈阳日报》《东莞日报》《拉萨晚报》等多家媒体曾对其进行报道。在沉淀十多年后,林萧推出自己的第二部诗集《红尘之外》,正如他在该书的后记《与诗相伴的时光》一文中所说:“红尘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指向,人生活在红尘俗世中,不能仅满足于衣食住行,除了享受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追求,拥有一定的思想境界。《红尘之外》中的作品既有中国古典诗歌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也有现代诗歌的探索与创新”(杨克语)。作者以优异的文本,“有效地维护了中国抒情诗传统的美学尊严”(谭五昌语)

“努力写出优秀的诗歌,是一个人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林萧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诗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化功能。在物欲膨胀、世态浮华的当下,读诗、写诗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诗歌,更多地追求精神文明,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份诗意。”林萧说。

红尘之外

作者简介

林萧,80后青年作家、诗人、媒体人,湖南永州人,现居广东清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清远诗社副社长、《清远诗歌》副总编。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诗刊》《文艺报》《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青年作家》《散文诗》等多家报刊,诗歌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入选《2019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2020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当代诗歌年鉴(2020)》等多个选本。曾被人民日报出版社《青年诗歌年鉴》列为2018年度推荐诗人,入围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红尘之外》《朋友别哭》、长篇小说《苦夏》、评论集《评心而论》等,荣获2020年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名家荐评

(部分选登)

杨 克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林萧的诗大多于平凡生活中见诗意,以清新、简约、柔美、质朴、明快的意象构建诗的维度。

在《红尘之外》中,林萧的诗歌既有中国古典诗歌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也有现代诗歌的探索与创新。林萧将现实与虚幻、生活与梦想、诗歌与人生等巧妙地联系起来,从而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谭五昌

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

青年诗人林萧的诗集《红尘之外》展示出质朴、真诚、深情、纯粹的审美品格。

诗集文本中随处可见的鲜明意象、优美意境与丰富想象,带给读者以沉浸式的审美阅读体验,并以作者的人格魅力充分彰显文本独特的审美情感价值。林萧以一系列扎实、灵动、情思撩人的优异文本,有效地维护了中国抒情诗传统的美学尊严。

谭旭东

著名评论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萧的诗集《红尘之外》以“红尘”为名,似有超脱人间俗世之意。林萧写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世间百态,从纷乱繁杂如“杂货铺”般的事物中探寻到一条“隐秘的路径”,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中国传统诗歌重在抒情言志,以创造意象和意境传达思想感情,富有含蓄之美等特征,这些在林萧的诗歌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与传承。

周瑟瑟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诗歌年鉴》主编

潇湘出才子,80后诗人林萧便是其中一个。他勤奋写作,务实而低调。林萧的诗集《红尘之外》所应对的是一个生命在何处的难题。他通过文本或许给出了答案,或许还在寻找答案。

“红尘之外”是林萧的精神世界,是这一代人即将进入中年的写作状态。林萧的写作走入了“红尘之外”,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命运。

张德明

著名评论家、广东岭南师范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林萧的诗,以及物书写和叙述笔法见长。诗集《红尘之外》中,诗歌的情绪节奏把控极为到位,语言的舒展和打开也显得成熟老练。

在那不疾不徐、自然舒缓的抒情语式中,我们能鲜明感受到诗人观物之细致、用情之深切,并从那些清泉般自然淌流的朴实而深情的文字中,不断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审美的愉悦。

毛梦溪

著名诗人、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

《人民政协报》原文化周刊主编

林萧作为80后一代中颇具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歌,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给人的感觉如雨后空山,清新,更加自然。

从林萧的文字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他清奇的内心。诗人于五味杂陈里纯净似水,于车水马龙中从容自若,于浮世风烟中清醒自居,有心或者无意,为我们构筑起了一方诗情画意。

唐德亮

著名诗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

林萧的诗集《红尘之外》,其实既写了“红尘之外”,又写了“红尘之内”。“红尘之内”写出了俗世的温暖与隐痛,有丰富的精神指向。“红尘之外”是诗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以及自然的世界。

林萧的感受力敏锐而纤细,情感丰富而内敛。他以富有张力的诗句与结构,完成了耐人寻味、不同凡俗的诗思。

龚学明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扬子晚报·诗风》诗刊主编

林萧的诗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特质,以情动人。作为80后诗人,当不少同龄诗人去追赶时尚、向西方现代派写作呓语般的诗歌时,林萧能保持头脑清醒,追求让诗歌感人,这是不容易的。

林萧的诗充分吸收和借助了现代诗歌的技巧,注重语言的点到为止,诗意和情绪的快速跳跃,他的诗含有张力,读来足可回味。

欧阳白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哲学博士、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

林萧作为80后代表性诗人之一,他在传统与前卫之间掌握了某种极致的平衡。

在诗集《红尘之外》里,林萧展现了丰富的写作场域和臻美的写作技巧,对人生甚至对存在与死亡等终极命题开始了诗意的拷问。诗歌保持了纯真静美的风格,体现出善良、悲悯的伦理倾向。这本诗集的问世,将使我们对于当年期待甚高的80后保持乐观。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仅摘登部分。)

名家题词

(部分选登)

著名诗人、中国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舒婷题词

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

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主席洪三泰题词

著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题词

此外,叶延滨、朱先树、徐敬亚等多位名家为诗集题词。因版面有限,名家荐评和名家题词仅选登部分,其余均可在《红尘之外》一书中寻找踪迹。

- 美文品读 -

     与诗相伴的时光

                 林 萧

题记:本文为《红尘之外》一书的后记,记录了作者与诗歌相伴的美好时光……

《红尘之外》新书实拍图。

如果从1998年3月我在报刊公开发表第一首诗算起,时光已悄然走过23年。23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微小的浪花。在诗歌的陪伴下,我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少年渐渐长大,一路阅读、写作,生活虽无多少惊喜,却收获了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愉悦。

如果从2003年1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诗刊》杂志发表我的诗歌算起,时光已走过18年。18年,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符号。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内心却如同一个孩子,一直保持着年少时的憧憬,始终向往着纯净美好的事物。

如果从2009年11月我公开出版第一本诗集《朋友别哭》算起,时光已走过12年。12年里,我成家立业,也算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诗歌却常常因为与工作无关被冷落在一旁。12年里,为了生活,我辗转从繁华都市来到粤北山区,择一小城而栖。为了能在陌生的城市站稳脚跟,我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在新闻记者、编辑、评论员等岗位上轮番历练,仅评论写作一项,发表的报刊种类达500多种,全国的重要报刊基本实现了覆盖,用功之深,至今想来都佩服自己的坚持与毅力。努力过后,回望诗歌,她一直徘徊在身旁,如同知己,从未离去……

《红尘之外》部分目录页展示。

说起诗集《朋友别哭》,这个书名比较通俗,并非我中意的书名。在出版诗集大多需自费的背景下,这本诗集却由出版社常规出版,不仅不需自掏腰包,出版后还赠送作者一些样书。诗集出版能享有如此待遇,无论如何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诗集能顺利出版,而且首印15000册,面对出版商的“诱惑”,我同意书名由对方定,这就是《朋友别哭》一书的由来。该诗集收录的大多是我校园时代的诗作,至今读来未免有些稚嫩,但却是少年时代的心灵痕迹。

我决定出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这个想法由来已久,诗集名必须由自己定,就叫《红尘之外》。红尘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在我看来,“红尘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指向。人生活在红尘俗世中,倘若仅满足于衣食住行,没有精神追求,跟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享受物质生活,也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我不敢妄言自己的思想境界有多高,但对“红尘之外”的追求不曾停止,即使在我为了生活不得不暂时放下诗歌写作的窘迫年月里,我的精神追求也不曾改变。

《红尘之外》收录的《青年作家》杂志

 对林萧的访谈文章及部分评论赏析。

我认为,努力写出优秀的诗歌,是一个人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流传至今,已穿越3000多年的时光。从孔子提倡的“不学诗,无以言”亦可看出,诗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放眼当下,学校应试教育的氛围并无多大改观,诗教的缺失止步不前,各种考试拒绝诗歌……如此种种,必然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写诗也好,出版诗集也罢,或许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倘若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追求精神文明,人人向前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能否前进一大步?

在《红尘之外》付梓之际,要感谢的人很多,恐挂一漏万,恕不一一列举。在本书“名家荐评”和“名家题词”中给予我勉励的诸位前辈都是我尊敬的师长,他们的支持为诗集增色不少,于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红尘之内,与诗相伴,芬芳怡然;红尘之外,心中有爱,不再孤单。

(注:《红尘之外》,林萧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温馨提示:

想阅读或收藏本书的朋友可在本文中的微店下单购书,作者签名本仅售39元一本(包邮),纷纷红尘之中,《红尘之外》只为遇见有缘的你!


总有一首诗

让你我感到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