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卜凡的一些感悟

 灵璧家园 2022-03-27

人间有味是诗词



文/卜凡


诗词有诗词的骨,是沉淀于岁月,而又能包容于岁月的一份温暖。每细细读来,如轻舐在舌尖,意韵已入心肺。.....................

我少时读诗,偶尔只能做诗中客,如隙中窥月,不若今时这般能恰会其意。所念诗词皆有“含词未吐,气若幽兰”的吸引力。当然,少时读诗词,有很大部分为性格所影响,最喜不过李清照,虽无有感同身受之慧,但每每读来,也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怅然,那是少年初识诗词,刻印在记忆深处的浪漫。如今身骨碾在生活的车辙下,却早已如辛弃疾诗中所言“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但诗词是有温度的,当你沉浮在这条岁月的海上,诗词反而如航行在大海之上的船帆,告诉你“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磊落豁达。想来人的一生活的从来不是情绪,成年人的世界更趋近于静默。这静默是取于闹市中修行的襟怀,是要有可以达到长线稳定的一种心态。于是,掩于岁月之下,苏东坡就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他告诉你“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也告诉你“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愁苦烦闷之时,还有张怀民这样的朋友可以“相与步于中庭。

人生有多无奈,就有多称心。

懵懂半生,青葱已过,是时候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这份通透,是生活的馈赠,也是穷尽一生,老来将至时于台上观月的一份从容。我们总将太多没做完的归期于明日,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要活得有意义,就更要珍惜活在当下的每时每刻,“及时当勉励,岁月不重来”。诗词就是这样,他走你走过的路,也照亮你正要走的路。它给予你勉励,也分担你的忧愁,它将自己一片赤诚,一方净土都袒露给你,好以此来拥抱你,填补你,成就你。

纵横古今,氤氲之间,徜徉于诗词文化中,四时已跃然眼前,五千年华夏文明也映像出今朝民族之信仰,国家之希望。通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得以不用出门也可以看到祖国的雄奇壮阔之景;通过“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能感受到每一个背井离乡之人浓浓的乡愁;通过“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顽强拼搏精神,我们更能看到一代人笃行不怠,踔厉奋发的奋斗姿态;通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也更愿守护这一份归隐田园时岁月静好,安暖相伴的时光。

诗词是什么呢,于这一夜,我辗转不得眠时我在想。大抵就是“心中有丘壑,眉目有山河”吧。它让你灵魂深处不孤独,让你的心境永葆对人生的期待,永远豪情满怀,永远热泪盈眶。

3月27日|卯时

卜凡: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宿州市民俗研究会研究员,灵璧县素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柯诺苏酒庄负责人蓝天救援队成员,热爱文字与公益。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