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类资产如何配置,最近琢磨出这样的一套完整逻辑 自从将投资方向转为大类资产配置,整个世界扑面而来,触...

 千里走单骑2 2022-03-27

自从将投资方向转为大类资产配置,整个世界扑面而来,触及的政治经济信息量大增,感觉对世界的了解和理解增加了。然而我更关注的,更吸引我的,还是大类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梳理、底层结构优化。

大类资产如何配置,最近琢磨出这样的一套完整逻辑:

1.首先,宏观风险(机会)要充分分散

对我等散户来说,核心的宏观风险(机会)为:经济增长、通胀、利率、黑天鹅事件
我简化为增长、通胀、避险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必须充分分散,原则上任何一个部门不应低于20%。

宏观风险(机会)分散的目的,一方面是互相牵制的反脆弱,如同电梯,万一发生突然的情况,不至于失去控制;另一方面是分散守候的多钓钩,如果某个方向出现机会,不至于完全错过。

其中避险部门内涵比较多。当增长和通胀收缩,避险就会膨胀,如果这时利率下行,利率债在避险部门中的比重就会增加。黄金和认沽保险主要防范黑天鹅风险。

2.根据微观资产的趋势,进行机械式量化调节


这种调节有2种模式:
1)切换式调节仓位
<1>主要以择时的方式(时序动量),当趋势走坏时持有避险资产
<2>少量以跨类基金轮动的方式(横截面动量),持有当时走势好且便宜(场内折价)的资产

2)渐变式调节仓位
以资产盈增亏缩的方式,进行每日微调。
其效果是这样的:

3.根据宏观风险和微观资产的变化,做微观资产的权重加减

主要依据:

1)胜率(宏观风险基本面)根据信息汇总,主观判断为主。这是日常主要工作。

如果中近期胜率有显著增强,就适当加权,反之适当减权。

环境风险基本面与微观资产的关系,参考下面两张表:


顺便一说,从宏观风险基本面的角度去考虑微观资产加减权,比美林时钟好用。因为美林时钟的周期太粗了,受政策和外部影响太大,只能作为一种逻辑参考,实用性不强:

(图片来自网络)

2)赔率(微观资产相对估值)
以A股为例:1/沪深300市盈率/10年国债收益率的估值高低

只有赔率(估值)处于极端位置,才会触发基于赔率的仓位调节,参见《谨慎使用股债估值

3)拥挤度(微观资产市场面)以A股为例:股票的整体背离情况
如果拥挤度发出警告信息,就适度分批减仓或者加买保险(认沽),宁信其有。


4.最后,检查宏观风险(机会)的合理性
微观资产的调节,最终汇总为宏观风险(机会)的比重,是否符合认知,是否觉得舒服。


上述配置逻辑,主要缺陷是肾上腺素分泌不足。改善办法是在条件合适时,增加一些迎接肥尾的不对称小杠杠。

-------
投资记录:

大类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