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树和喜鹊》

 蕾言小语 2022-03-27

教材解析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进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细读课文,我们会发现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言语表达方式。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同时,就在这一段话中出现了四个“只”,读音不尽相同,是的,“只”是一个多音字,也是这一课要求会认的多音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辨析,借助“只”不同的意思确定它的不同读音。第5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课文中的树和喜鹊最后都很快乐,他们为什么快乐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他们的情绪变化,寻找他们变得快乐的原因。当学生找到答案之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谈一谈切身的感受,只有为认知注入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识才会更深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

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知道这是谁吗?(喜鹊)
2.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在树上做窝,人们总说喜鹊叫喳喳好事要来到…)
3.我们一起学习跟乌鸦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4.从课题中,你了解了什么?(是讲树和喜鹊的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和通过课题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正音识字

1.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齐读,关注平时读书读得不太好的同学。

(1)引导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中出现的多个“只”字,在语境中教学多音字“只”。

(2)结合第3自然段的语境教学多音字“种”。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第6自然段教学多音字“乐”。

3.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围绕树和喜鹊,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棵树   ——好多好多树

一只喜鹊——好多好多喜鹊

4.结合上面的梳理讲一讲故事,明白有了邻居,大家一起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

【设计意图:结合语言环境并集中进行多音字学习,不仅利于学生区分运用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巧妙利用插图,梳理故事脉络及人物情感变化。】

三、细读课文,学习表达
(一)结合第一幅图,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对应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齐读
2.学习量词,随文识字
一棵树   一个鸟窝   一只喜鹊
三(    )云    几(   )树叶
利用加一加方法识记“窝”这个字,“鸡窝、被窝”
3.体会“只有”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一”表示少,还有一个词也能看出“少”,那就是“只有”
办公室里老师少,可以怎么说?(办公室里只有一位老师。)你还会用“只有”说句子吗?
4.理解“孤单”
(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借助第一自然段说说对“孤单”的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方法。
(3)联系生活,你什么时候感觉孤单?
(4)认识“孤”和子字旁,
学习“丷”,指导书写“单”字。
(二)结合第二、三幅图学习第3-6自然段
1.看图说一说后来发生了什么?
2.学习“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说一说这样形式的词语。指导这一段的朗读,学习“招呼”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口”字所占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3.学习“也”的表达方法。
(1)出示最后一段话,读一读,树什么感受?喜鹊什么感受?作者使用哪个字把这两种相同的感受连接起来的?
(2)再读课文,你还发现了哪几个句子也是这样的写法?
(3)出示这三句话,读中比较,发现写法。师生合作读,感受“也”字的表达作用。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4)学生尝试用“也”字说话。
(5)说说你在什么时候很快乐?
(6)指导书写“快乐”两个字。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写字更有利于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运用,与课文内容学习融为一体。此环节通过联系上文和生活实际多次设计表达训练,使学生在把握主要内容和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也能习得语言表达。】

板书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