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复神鹰:高端化规模化绿色化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碳纤维企业

 草根阅览室 2022-03-27
上海证券报2022-03-24 06:30

出席嘉宾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 张国良先生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 芳女士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金 亮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 冉洲舟先生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工程师张国良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投资者和线上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中复神鹰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路演推介活动。在此,我谨代表中复神鹰董事会及全体员工,向参加此次网上路演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的广大投资者和媒体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中复神鹰自2006年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碳纤维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推进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制备知识产权自主化、低成本化、产品多样化,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千吨级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了覆盖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高强高模型等不同类别碳纤维产品线。公司本部连云港生产基地现有产能3500吨,目前满负荷运行;由全资子公司神鹰西宁实施的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预计将于本月全部建成,并陆续投产。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提升市场占有率。

公司根据自身优势,依托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创新、融合、奋进、责任”为核心价值,以“让世界感受碳纤维力量”为使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扩展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制定了明确的业务目标和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

本次发行上市,将是中复神鹰发展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跨越。公司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结合公司资源优势,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研发创新要求,对现有业务进行提升和拓展,扩大产能规模,提升规模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将持续保持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先优势,努力发展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主力供应商,成为压力容器、碳/碳复材和轨道交通等工业高端领域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让企业规模跻身世界碳纤维前列。

最后,非常感谢上证路演中心、中国证券网提供的交流平台!今天的网上路演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复神鹰。我们将充分听取各位投资者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本着诚信、负责的态度,如实、认真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再次感谢大家对中复神鹰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冉洲舟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和网友:

大家好!

国泰君安作为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的保荐机构,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网上投资者交流会。在此,我谨代表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今天所有参加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的嘉宾和投资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复神鹰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多年自主研发,公司已掌握碳纤维生产全流程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千吨级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工业化制造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公司在技术水平、产能产量、产品类型等方面市场地位突出,处于国内碳纤维领域领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全球高性能碳纤维行业的垄断地位。

中复神鹰已在行业中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凭借出色的技术及优异的产品质量,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与中复神鹰合作过程中,我们充分领略了公司广阔的战略视野和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我们相信,中复神鹰借助此次A股成功上市,将牢牢把握国内碳纤维旺盛的市场风口和发展机遇,全面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

国泰君安将继续严格遵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勤勉尽责履行保荐及承销义务,以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帮助广大投资者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复神鹰的投资价值,把握投资机会。欢迎大家踊跃提问,积极认购!

最后,衷心预祝中复神鹰本次A股发行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金亮先生致结束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和网友朋友们:

大家好!

此次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路演即将结束。在此,我谨代表中复神鹰全体员工,感谢各位投资者对中复神鹰的关注和支持!感谢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以及所有中介机构付出的辛勤努力!感谢上证路演中心、中国证券网提供的交流平台和良好服务!今天有机会与这么多关心、支持中复神鹰的投资者朋友们共同探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展望中复神鹰的未来发展,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交流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各位对中复神鹰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我们一定积极借鉴、不断完善。公司将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充分运用募集资金扩大产能规模,不断加强产品应用研究,持续保持在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领先优势。

未来,中复神鹰也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复神鹰成为一家值得信赖、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本次网上路演虽然要结束了,但中复神鹰与广大投资者的沟通渠道永远是畅通的,我们将通过各种方式与投资者保持交流。

最后,我们真诚希望大家在中复神鹰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始终关注我们,支持我们,让我们共同展望中复神鹰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金亮: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外销售主要产品为碳纤维。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密度比铝低、强度比钢高,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的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体育休闲、交通建设等领域。

问:公司有多少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分公司?

金亮:目前公司共有3家全资子公司,无参股企业,未设立分支机构。

问:公司产能和产品产量情况如何?

金亮:截至2021年底,公司产能为11500吨/年。公司2020年碳纤维产量占国内总碳纤维产量的比例达20.98%,产能及产量均处于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前列。公司全资子公司神鹰西宁实施的“西宁年产10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预计将于本月(2022年3月)全部建成,并根据聚合、纺丝、碳化线的产能匹配及库存情况分步投产。

问:公司产品的稳定性如何?

金亮: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千吨级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通过对大型聚合系统、高速纺丝系统和高效碳化系统的集成,建成了国内首套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成套装备。同时针对生产流程长、控制点多的特点,建成成套碳纤维生产数字化控制和品质管理系统,实现质量实时追溯和反馈。目前,公司的生产线能够实现连续稳定运行。

问:请介绍公司目前拥有的专利情况。

刘芳:截至2022年3月1日,公司与核心技术相关的已授权专利共67项,其中26项为发明专利,41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问:请介绍公司承担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情况。

刘芳:截至2022年3月1日,公司共承担或参与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4项。其中,承担财政部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项目5项,承担工信部项目1项,承担及参与江苏省科技厅项目6项,承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项目1项。

问:公司是否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

刘芳:公司自设立以来积极参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截至2022年3月1日,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了2次《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的制定和1次《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行业标准的制定。

问: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

刘芳:报告期内(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下同),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794.74万元、41509.77万元、53230.51万元和38107.02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27%;净利润为-2447.99万元、2615.11万元、8523.18万元和12078.6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问:公司毛利率变动情况如何?

刘芳: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产品的单位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单位产品成本先降后升,总体来看主营业务毛利率仍逐年提高。2019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5.54%,同比增长14.20个百分点,其中,单位产品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提高6.22个百分点,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导致毛利率提高7.99个百分点;2020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3.15%,同比增加17.61个百分点,其中,单位产品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提高9.53个百分点,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导致毛利率提高8.08个百分点;2021年1-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7.68%,同比增加4.53个百分点,其中,单位产品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提高17.5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降低13.05个百分点。

问:公司2021年度业绩如何?

金亮:经审阅(未经审计),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117343.74万元,净利润为27872.61万元。

发展篇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张国良:公司始终秉持“创新、融合、奋进、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与“让世界感受碳纤维力量”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公司通过对宏观经济和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竞争态势、行业标杆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及预测,明确将“高端化、规模化、绿色化”作为公司的战略定位。集中技术力量研发突破新一代高强、高模的高性能碳纤维,在生产装备的先进性、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规模,提升规模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生产方式,不断转型升级,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持续保持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先优势,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主力供应商,成为风电叶片、压力容器、碳/碳复材和轨道交通等工业高端领域的最大供应商,企业规模跻身世界碳纤维前列。

问:针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芳:随着碳纤维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展,未来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行业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资源将会逐步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倾斜,碳纤维领域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基于行业机会和挑战,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制定了未来几年的主要业务策略。公司将通过持续聚焦中高端市场、加大科研技术创新投入、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来增强自身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

问: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否做到持续创新?

张国良:独立的自主研发能力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也是公司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公司非常重视研发体系建设,以及研发项目的储备,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团队建设、研发能力提升以及研发条件的改善。公司拟实施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将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主要围绕航空碳纤维应用及下游复合材料方向进行研发。

在研发项目方面,公司未来将重点围绕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在碳纤维产品的研发方面,公司的研发方向是面向性能提升、应用领域拓展以及生产智能化和低成本化,从而达到提升碳纤维性能的目的,拓展下游应用市场;在复合材料研发方面,公司开发了深度表面处理技术,提高了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制得的复合材料均通过了各项性能指标测试,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更具性价比。上述研发课题将大幅提升公司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程度,加快改善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多角度扩展下游的应用领域,全面推进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产品性能和质量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问:公司在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安排?

张国良:对于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技术,公司已形成覆盖大容量聚合与均质化原液制备技术,高强/中模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关键技术,聚丙烯腈纤维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集成技术,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生产体系构建技术等四个大类的技术体系;已拥有核心技术相关的67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在现有技术体系框架下,公司持续通过自主研发提升技术水平、保证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体系。公司目前的技术创新主要围绕T1100级碳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M55J等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技术、高速纺丝技术、航空预浸料制备技术等展开

行业篇

问:请介绍国产碳纤维未来的发展态势。

张国良:2020年国内碳纤维需求中,进口碳纤维供应量为3.04万吨,占需求量的62%;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1.84万吨,占需求量的38%,国产占比较2019年的32%增长6个百分点,国产发展趋势明显。2020年国产碳纤维供应量较2019年1.20万吨的供应量增长53%,国产碳纤维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目前进口碳纤维供应量仍然明显高于国产供应量,国内产品增长空间巨大。

问:当前国内碳纤维的供给情况如何?

张国良:2020年,国产碳纤维供给量为1.84万吨,占国内需求的比重仅为38%。由于较多国产碳纤维企业尚未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生产线运行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国产碳纤维行业长期存在“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国产碳纤维理论产能较大,但实际产量却较少,目前碳纤维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问:国产碳纤维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张国良:国产碳纤维的未来发展趋势为:1)2020年以来国内市场加速发展,国产碳纤维供不应求。长期以来,国内碳纤维市场中进口碳纤维的供给量远超国产碳纤维。2020年以来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整体受到较大冲击,国外碳纤维供应的难度加大,国内碳纤维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20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美国加强了对碳纤维出口的政策管控,导致国内碳纤维境外供应难度进一步较大。受制于国内碳纤维整体技术水平与日本、美国的差距,以及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国内重点领域的碳纤维需求存在供应不足的风险。

2)国内碳纤维市场增长迅速,优势企业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与国外碳纤维市场相比,国产碳纤维长期围绕体育休闲等低附加值领域,面临较大的价格竞争压力。随着2019年以来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的快速增长,国产碳纤维需求量大幅上升,国内碳纤维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提升。未来,国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问:公司的市场地位如何?

金亮:公司通过多年自主研发掌握了碳纤维生产全流程核心技术,在技术水平、产能产量、产品类型等方面市场地位突出。技术水平:2018年1月,公司“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国内碳纤维领域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企业,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国内碳纤维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产能及产销量:公司2020年碳纤维产量3777.21吨,占国内总碳纤维产量的比例达20.98%,排名国内碳纤维产量第二位。2020年度国内碳纤维总消费量达4.88万吨,公司2020年碳纤维国内销量3625.28吨,市场占有率达7.43%,公司产能及产销量水平均居于国内碳纤维企业前列。产品类型:公司碳纤维产品涵盖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已基本实现对行业龙头日本东丽主要碳纤维产品的对标,主要碳纤维产品型号包括SYT45S、SYT49S、SYT55S、SYT65和SYM40等,产品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

问: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张国良: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上市公司光威复材和恒神股份等。

发行篇

问:请介绍公司控股股东的情况。

金亮: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联投,中联投持有公司29839.9282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7.30%

问:请介绍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金亮: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通过中联投、中国复材合计控制中复神鹰64.42%的股权。

问:公司本次发行股数是多少?

冉洲舟:公司本次拟发行股份10000.00万股,占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不低于10%。

问:公司募集资金用途有哪些?

冉洲舟: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以下项目:1)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2)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3)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4)补充流动资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