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馆斜街,喀尔喀馆留下的地名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外馆斜街,位于朝阳区西北部,东起安定门外大街,西至黄寺大街,东端略向南斜,长980米,宽7米,因位于外馆地区,故名。

外馆又名喀尔喀馆(ka er ka,也叫哈尔哈馆),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京城六馆(据考证,应是隶属于四译馆的京城八馆)之一。清代时与位于城内东长安门外御河桥旁的内馆同属理藩院管辖,是专为接待蒙古扎萨克年班来京人员而设的。

文章图片1

清朝宣统年间绘制的中国地图

扎萨克,又称札萨克,是清代的一种官名,为蒙古语的音译,意为“藩封掌印”,即“一旗之长”,有内外之分。清初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内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明代称为鞑靼)和漠西厄鲁特蒙古(明代时称为瓦剌)三大部。其中漠南蒙古共二十五小部早在清太宗时就已归附清朝,清廷将各部首领分封为“旗主”,即内扎萨克,并与之世代通婚。漠北喀尔喀蒙古各部也在清世祖时派遣子弟入朝,归顺清朝。清圣祖康熙年间将喀尔喀蒙古各部一律改编为旗,共五十五旗,雍正年间增为七十四旗,乾隆年间因人口增多变为八十四旗,每旗旗长也称为扎萨克,即外扎萨克。

文章图片2

清末蒙古王公贵族

扎萨克的任免是由理藩院于每旗之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塔布囊(蒙古贵族的一种爵位)之中拣选后请旨充任。扎萨克总管每旗的政令,但仍受当地将军、大臣等人和理藩院的节制,下设协理台吉二至四人管理旗务,另设管旗章京、副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协理各项军民事务。

清廷为了控制和监视内外蒙古各部落,将各部扎萨克按人数比例编为若干班次,每年年节时以一班轮流入京朝觐,称为年班。年班制度,始于顺治五年(1648年)到乾隆年间已发展成熟完备。按清朝惯例,凡年班来京人员,除按品级供给路费、廪饩(lǐn xì,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如牲禽、米面、果蔬、盐酱、茶叶等等)及赏赉(lài)外,还会与内陆王公大臣一起宴飨,除夕至元宵节前后还被允许参加御宴数次,典礼极为隆重,可见清廷对蒙古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扎萨克来京后,就居住在内外馆内,其中内馆专供内扎萨克居住,外馆专供外扎萨克居住,内外馆均设监督一人为主官,掌馆事,下设大吏、小吏协助管理馆务。另设捕盗章京一人,由步军统领衙门派充,专司保护蒙古人的安全。

文章图片3

清朝的北京地图,最北端显示了城外的东西黄寺和外馆

据传,清代时的外馆占地四十八亩,建有大小宅院四十八所,供蒙古较大的四十八家王公贵族居住,一些随员或蒙古商人则带来皮毛、药材等土特产品,与内陆商人交易,换回丝绸、金银首饰等物品,外馆也因此成为蒙汉在北京地区最大的交易场所,极为繁华。

清末民初,外蒙古在俄罗斯的唆使下独立,贸易被迫中断,外馆遂逐渐衰落。民国期间尚有外馆东街、外馆西街、外馆后街等路名,解放后在此修建居住区后消失。外馆斜街原为土路,四十年代改为灰砟路,1954年铺筑沥青,1980年拓宽成今状。东端南侧尚存马神庙一座,有破旧大殿三间,东厢房五间,被东城区粮食局占用,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拆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