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纸坊,古老的地名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白纸坊,位于宣武区南部,右安门内大街西侧,得名于明代外城的白纸坊。

坊(fāng),辞典解释为“里巷的名称”,是我国古代城市划分居民区的一种形式,属基层行政组织之一,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古代建造城市时,将其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地区,这些地区就叫作“坊”。坊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洛阳城内,其前身据考证是西汉时期的“闾里”。唐代时的坊四周筑有围墙,出入口建有坊门和门楼,坊门按时开关,有士兵把守,夜晚不准普通人自由出入。坊门上署有坊名,较大的坊中有街道和较窄的巷道,四面开门,较小的坊只有东西两门和一条横街,街的宽度大约为15米~20米。坊与它坊之间有道路相隔。坊的外侧主要是权贵和官吏的府第,直接向外开门,而普通百姓的住宅则在这些宅院之间或后面,由巷道出入。现在,很多人仍将邻居称为街坊,就是来源于此。

文章图片1

唐代长安城示意图

古代的北京,由唐至清初,均采用“坊”来划分城市区域。唐代时的幽州城内划分为28坊,有肃慎坊、卢龙坊等等。辽代的南京城内划分为60多坊,有清平坊、美俗坊等坊名。元朝统治者仿照汉制,也用坊来划分街巷,但并不十分严格。元大都内共有50多坊,有平在坊、和宁坊等坊名。这时的坊已没有了坊墙和坊门,只是行政管理上的地段而已。明初北平府划分为33坊,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将北京城内划分为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和北城等五城,下辖40坊。明代嘉靖年间修建外城后,将内城划分为28坊,外城划分为8坊,共36坊,白纸坊即为其中的一个,这时坊的作用已不太明显。清代初期,沿用明代旧制,仍将内外城各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但下辖的坊减少为10个,清代末年,彻底废除了城坊建制,将北京全城划分为22个区,内城12个,外城10个。

文章图片2

明代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坊”字作为地名流传下来的只有两个,除了白纸坊外,还有现位于西城区中部的锦什坊街(太平桥大街西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它得名于元代设在此地的金城坊。但是白纸坊连名称都没有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白纸坊面积最大。查《明嘉靖北京五城三十六坊示意图》可以看到,白纸坊的面积在内外城各坊中面积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正东坊(今天坛周围地区)。其实白纸坊的范围北至善果寺(今广安门内大街一带),西达天宁寺,南到万寿宫(今万寿公园)。由于明代嘉靖年间修建外城的城墙,将白纸坊一分为二,导致面积缩小,因此白纸坊的面积才是诸坊第一。

二是由于这座坊的名字与此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当地人世代均以造纸为业,出产白纸,坊名同百姓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据《北京地名志》记载,在40年代时,这里还有半数以上的居民以手工制纸为业,北京市所产的豆儿纸(厕纸)就是这里产的。在白纸坊的西北不远还有黑纸坊。

虽然白纸坊之名流传至今,但它和古代时的意义已截然不同,白纸坊的坊字在历史的变迁中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原来的坊(fāng)改读作坊(fáng),意为“手工业者干活的地点”。

文章图片3  

位于白纸坊区域内的北京大观园牌楼

白纸坊东街,东起菜市口大街,西至右安门内大街,长840米,宽12米,两侧人行道宽3米,原为横穿白纸坊内的小路,50年代拓宽成今状,1965年将三教寺并入定今名。

白纸坊西街,东起右安门内大街,西至广安门滨河路,长1185米,宽12米,两侧人行道宽3米,原为横穿白纸坊内的小路,50年代拓宽成今状,1965年定今名。

白纸坊街,北起白纸坊西街,东至新安中里,西至南菜园街,呈“⊥”状,南北段长120米,东西段长650米,均宽10米,这里与北侧的造纸胡同、白纸坊胡同均为白纸坊的所在,元代至清代为造纸作坊的聚集地,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此地设立了财政部印刷厂(今北京印钞厂),建国后50年代公私合营,民间的造纸作坊都消失了,但白纸坊的名称却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