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招远县红山社瓦子庄是哪里?夏津县一支王姓人想寻根

 胶东故事会 2022-03-27

就输出方向而言,明代胶东移民主要迁往山东西部及河北南部(冀鲁交界附近)等地。《明史·食货志》对此就有相应记载:

“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於河北。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於东昌、兖州。”

除了正史的记载之外,冀南鲁西民间的族谱对这段历史也多有提及。接下来要介绍的这支王姓人,就属于此情形。

这支王姓人主要分布于现德州市夏津县辖区内,而按照明代区划,夏津则属东昌府高唐州的地界。

关于其家族渊源,王氏族谱中载:“王氏先祖原籍山东登州府招远县红山社瓦子庄,明洪武年间奉迁济西夏津县建基城南王家庄。”

迁到夏津县之后,这支王姓人开枝散叶,逐渐繁衍为当地的一大家族。根据族谱统计,现在族人总数超过七千,散居夏津二十余村。

不过,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且历史地名变迁,“招远县红山社瓦子庄”到底是哪个地方?夏津县这支王姓人始终不明所以。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此次,他们便想着通过网络来征集线索,尝试寻找自己祖先当年迁出的地方。

综合来看,夏津县这支王姓人的寻根线索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条,就是招远县红山社瓦子庄这个地名。

关于红山社瓦子庄的大概位置,王氏族谱中的《散居四乡序》中记载道:“吾先人相传皆无谱,而碑志所载,始祖父原籍登州府招远县,距城六十里红山社瓦子庄,耕读相传,久为渤海望族。自前明洪武年间西府多流亡,始祖母乃挟大老、二老奉迁夏邑城南。”

从这段记载来看,红山社瓦子庄到招远县城约六十里。参考这个距离,结合古代的区划以及地名的谐音,现在招远市蚕庄镇的洼子村有些接近。

而根据老招远县志的记载,蚕庄镇附近在明代属灵山乡管辖,而灵山乡辖下,又有“灵山”、“香山”这两个带山字的社。有无可能“红山社”是其中某个社的讹称呢?

当然了,招远县地界还有其他带“山”字的社,如螺山社、黑山社、磨山社、转山社、阜山社、齐山社、勾山社、寺山社、自山社等。究竟具体为何?暂时难以确定。

第二条,是这支王姓人的迁徙时间。

王氏族谱对迁徙时间的记载,只笼统称作“明洪武年间”。但从“登州府招远县”这个区划来看,应该是在洪武九年之后(《招远县志》载:明洪武九年,始升登州为府,割莱之招远、莱阳属焉)。

第三条,是这支王姓人的始祖配氏及迁葬情况。

根据夏津的王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前迁徙之时,始祖已经亡故,葬在招远原籍,是始祖母李氏携带几个儿子迁到了夏津。也就是说,这支王姓人在招远本有祖茔,很有可能也有远支同宗仍生活在原籍地。

以上就是夏津这一支王姓人祖籍地情况的大体介绍。在这里,也希望招远当地了解情况的朋友多多指教,帮助寻根者早日圆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