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西方多元民族在阿塞拜疆的延续: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 旧石器时代的里海生活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27
文章图片1

西亚

03

文章图片2

城墙围绕的巴库城
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Walled City of Baku with the Shirvanshah's Palace and Maiden Tower

巴库城(Baku)的所在地自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巴库城集中展示了各个民族在当地文化的延续性,包括拜火教徒(Zoroastrian)、萨珊王朝(Sasanian)、阿拉伯人、波斯人、希尔凡(Shirvani,又译希尔万)、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巴库内城(Icherisheher)保存了12世纪时期的大量防御墙。而同样在12世纪,当地人在一处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建筑遗址之上建造了少女塔(the Maiden Tower)。修建于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Shirvanshah′s Palace)堪称阿塞拜疆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里海西部边陲、阿普什伦半岛(the Apsheron Peninsular)南岸,有城墙的巴库城建造在一处自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人居住的遗址上。这座有着明显阿塞拜疆特点的城市,是拜火教、萨珊王朝、阿拉伯人、波斯人、希尔凡人、土耳其人和俄罗斯人等各个民族对当地文化产生延续性影响的见证。巴库内城的防御城墙显示该遗址的性质特点。其中最为古老的是巴库城的象征——少女塔。一些证据显示少女塔的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期间。作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地标性建筑,少女塔也是阿塞拜疆的国家象征之一,印在阿塞拜疆的纸币和官方信笺上面。

文章图片3

巴库城,拜火教神庙。

自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巴库城所在地居住。巴库城集中展示了拜火教徒、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各个民族对当地文化影响的延续性。

另一处具有普世价值的遗址是公元12至15世纪期间的、坐落在内城最高处的希尔凡宫殿(Shirvanshah′s Palace),它也是阿塞拜疆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宫殿里的复合体设施是接待大厅(Divankhana),或者像一些研究者所相信的,包括国王的坟墓、居住建筑、Key-Kubad清真寺遗迹、Seyid Yahya Bakuvi的陵墓、穆拉德门(公元16世纪的唯一一处遗迹)、希尔凡家族的坟墓、国王清真寺以及宫廷的浴池。内城较早的遗迹包括穆罕穆德清真寺及与之毗连的、建造于1078年的尖塔和与少女塔相邻的、公元9至10世纪期间的清真寺遗迹。

文章图片4

巴库内城保存了大量12世纪时期的防御墙,这是西墙,即使现在看来,也依然很坚固。

也有许多中世纪的历史建筑遗迹:商队客栈、公共浴池、清真寺和公元18至20世纪期间位于此处遗址内的住宅楼。

内城的壮丽与宏伟在于它纪念碑式的建筑空间规划与原始的街道景观的融合,能够使人置身一种独特的存在感受中,感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融合在过去9个世纪产生的影响。如今,内城依旧是一座鲜活的、生动的城市,居住区内住着当地的居民。

文章图片5

希尔凡宫殿,坐落在巴库城内城的最高处,修建于15世纪,是阿塞拜疆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

Gobust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

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位于阿塞拜疆中部荒漠地区横空突起的岩石高原,这里蕴藏着近6000幅精美的雕刻,让人们看到了4000年前的岩石艺术。在这里还发现了居住地和墓葬的遗存,表明人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之后的湿润时期曾经在此地大量定居,时间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中世纪。遗产占地537公顷,是范围更大的戈布斯坦保护区的一部分。

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距离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约40英里,属于范围更大的、阿塞拜疆戈布斯坦保护区的一部分,除了戈布斯坦岩石文化艺术景观,戈布斯坦保护区还包括泥火山和天然石。在古代人类生活容易受到太阳、风、地震、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石块或者从更大的石灰岩层中分离,或者石块和石块相互挤压,形成洞穴和檐篷等可供人类居住的自然栖息地,为该遗址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

文章图片6

阿塞拜疆,戈布斯坦岩岩画上的史前人类。

表明人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之后的湿润时期曾经在此地大量定居,时间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中世纪。

在岩石艺术质量和密度方面,戈布斯坦岩有着卓越的普世价值,岩石绘画的内容聚集了大量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中世纪的生动证据:史前人类、狩猎、捕鱼、宗教舞蹈、持矛战士、骆驼商队、太阳与星星、植物、史前时期的生活方式等。具体到动物方面,包括牛、山羊、鹿、野马、驴、野猪和被亚洲狮、灰狼、野猫和豹子猎食的瞪羚等;植物方面,则有野生玫瑰、矮小的樱桃、金银花、桧木、野生梨、野生无花果、野生石榴、葡萄和其他一些种类的树木和灌木等。遗憾的是,现在的戈布斯坦岩动物种类变得非常稀少,而有些鱼类,在今天的里海已经看不到了。

除此之外,该遗址还有残存的有人居住的洞穴、定居点和墓葬,足见当时在那里生活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1948年,阿塞拜疆考古学和民族志方面的专家在距离戈布斯坦岩较远的地方发现了凿刻在岩石上的拉丁文题字,这是戈布斯坦岩石艺术具有罗马文化因素的显著证据。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文章图片11

全球首次 视觉展示

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444页全彩高端印制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

《“一 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精心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与文化,采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约10万精炼文字和 近400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球首次用视觉方式整体呈现这些国家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历史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