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赫鲁晓夫为何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

 摩羯天尘 2022-03-27
郑州雪茄吧 2022-03-07 11:07



1953年9月,正在克里米亚度假的赫鲁晓夫突然决定要到乌克兰首都基辅视察。此时,随行的一众政要们万万也没有想到,此次基辅之行将彻底改变克里米亚的命运。

        就在此前几天,赫鲁晓夫凭借着在乌克兰加盟共和国时的不俗政绩,成功当选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这次苏共中央全会一结束,意得志满的赫鲁晓夫便迫不及待地带上家人及一众随从飞往避暑胜地克里米亚度假。

        来到克里米亚之后,赫鲁晓夫一家被安排到了沙皇时代建成的沃龙佐夫伯爵的庄园里居住。这是一所紧邻黑海的豪华建筑,在这里赫鲁晓夫经常在花园的林荫道上散步,或者到沙滩上吹着海风翻阅着文件。

      但是赫鲁晓夫很快就厌倦了这种花园式的度假生活。在一天早饭之后,他通知随从立即出发去克里米亚的草原看看风景。

        此时的克里米亚在遭受二战的摧残之后,到处还是一片破败的景象。特别是在卫国战争期间,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组成了众多的“鞑靼自卫队”,协助德军进攻苏联红军以及围剿的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大量屠杀当地的斯拉夫族人。

       1944年,在苏德战场上夺回主动权的苏军终于夺回了克里米亚半岛。为了彻底消除鞑靼人带来的隐患,斯大林决定将半岛上所有的鞑靼族人全部强制搬迁到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和撒马尔罕。

      然而1948年强制搬迁完成之后,在克里米亚战后恢复经济和军事建设中,劳动力匮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了尽快解决劳动力的问题,苏共中央决定一方面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迁徙移民到克里米亚定居,另一方面命令驻扎在半岛的苏联红军复员士兵就地安置。

       虽然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人口危机,但是大量被强制背井离乡来到克里米亚的人群,反而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就在赫鲁晓夫一行乘车前往克里米亚草原欣赏风景的路上,由于道路崎岖不平,路况极差,车队前导车辆扬起的灰黄尘土大大影响了车队中间赫鲁晓夫欣赏风景的心情。

       而此时俄罗斯克里米亚州的州委书记科兹洛夫和执委会主席波连斯基就在前方的彼特利茨基山口等待赫鲁晓夫的召见。

       在休息期间,赫鲁晓夫听取了州委书记关于生产建设发展方面的工作汇报,但是心情极差的赫鲁晓夫根本就听不进去,因为他看到的克里米亚残败景象与他的期望相差实在太大了。

      不久之后,克里米亚州的州委书记科兹洛夫就被解除了职务。

      短暂的休息之后,赫鲁晓夫的车队继续前进。中途苏共政治局委员马林科夫也赶过来陪同赫鲁晓夫,他向赫鲁晓夫建议车队应该立即走大路直接前往克里米亚的首府辛菲罗波尔。

       但是赫鲁晓夫拒绝了这一建议,车队继续在小路上穿行。车窗外路边的野地中,还横七竖八地躺着大量二战期间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辆。

       然而,更加令人闹心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正在田地中劳作的移民看到了浩浩荡荡的车队,猜想一定是来了大官。于是便将赫鲁晓夫的车队给拦了下来,并要求车队的最高领导出来见面,还大声抱怨在克里米亚遭遇到的各种问题。

       很快,警卫便驱散了人群,车队继续前进。但是此时赫鲁晓夫的心情已经糟糕至极点。

       随后,赫鲁晓夫通知车队立即前往辛菲罗波尔郊外的军用机场,并于傍晚时分到达那里。一路上,没有人敢问赫鲁晓夫前往机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他们的下一站目的地在哪里。

       来到军用机场之后,赫鲁晓夫立即调拨了一架里-2运输机,带上少量随从和警卫,直接命令飞行员飞往临近的乌克兰首都基辅。

       虽然此时的基辅已经进入深夜,但是在接到通知赫鲁晓夫即将到达的消息后。乌克兰的领导人和基辅的民众立即行动起来,数以万计的欢迎人群被安排在机场和沿途的路上,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毕竟,乌克兰是赫鲁晓夫的发迹之地。

        飞机落地之后,“衣锦还乡”的赫鲁晓夫心情顿时好了许多,特别是在接受机场和沿途欢迎人群的欢呼之后,赫鲁晓夫对乌克兰的接待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此时的赫鲁晓夫并没有因为舟车劳顿而选择休息,他连夜召集了乌克兰党政军一把手开会。在会议上,赫鲁晓夫不断吐槽糟糕的克里米亚之行,并明确指出俄罗斯没有能力完成克里米亚的重建工作。

        参加会议的乌克兰领导人一时也摸不清楚赫鲁晓夫究竟要做什么,直到赫鲁晓夫提出要将克里米亚移交给乌克兰管辖时,他们才清楚赫鲁晓夫此行的真实目的所在。

       可这么大的领土变更涉及两个国家的利益,必须要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理由才行。于是,赫鲁晓夫决定“好人做到底”,提出以庆祝“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300周年”为由,把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礼物”送给乌克兰。

       尽管随后俄罗斯也提出了异议,但是在当时的苏联格局之下,大部分俄罗斯人也只能将愤怒埋藏在心底。毕竟对于同为俄罗斯人的赫鲁晓夫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内部行政区的普通调整”而已。

1991年苏联解体,伴随着这个红色帝国的轰然倒塌,东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和俄罗斯成为东欧地区的两个大国。
可对俄罗斯人而言,赫鲁晓夫的这个举动,却为数年后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两国在继承苏联强大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将苏联时期的分歧继承了下来,这其中就有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虽然时至今日,克里米亚早已用上卢布,但作为曾经的主人,乌克兰依然耿耿于怀。

来源:不忘初心19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