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堂日报||壬寅年二月廿六——《增广贤文》选解(但能守本分,终身无烦恼)

 凯哥好心情f6v8 2022-03-28

图片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增广贤文》选解(二十五)
图片
《增广贤文》选解(二十五)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但能守本分,终身无烦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花言巧语,挑灯拨火。
《增广贤文》这些老古言语,又叫古今贤文,我们要知道,它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的智慧,它是古今智慧的浓缩,深入浅出以俗语形式讲出,比谈玄说妙更有深度。我们不同阶段人不同阅历,他读增广有不同的味道。我们来看。

图片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这八个字教我们要走大众路线,你一个人专干干不成,要顺着大众的意,就像一个医生一样,以前的医生看好一个病,现在的医生他多了一个使命,要教患者如何养生,乃至如何带徒,这是重义。
物极必反,器满则倾。事物走到极端,它都会反转,天黑了第二天会亮,天亮了呢,到傍晚也会黑,所以宠辱得失是非,没必要较太真。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这是治国的大智慧,唐太宗呢得魏征而唐国治,用的是这句话。凡为人主或者呢读书,要采百家长,这叫兼听,张仲景讲: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是要听各家之言语。

图片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耳朵听的不一定是真的,要亲眼所见。所以事情呢,我们要亲自去体验。像耕读传家,它为什么那么好?你试着专读书,跟半日读书半日习劳,你就可以比出结果来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生命呢它是有一个百年规律的,人的贫富贵贱呢,不必要过度的执著,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公还加了一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就是人生要从高从严。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我们看,钻木可以取火,那个打火石一打,火星喷出来,就可以点燃纸片。有些人呢他必须要靠激将法,要鞭打,才能够出灵光智慧。因此,学习要相互切磋学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像打磨玉石那样。

图片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人非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学了就可以知道,不学就徒然。老师前面讲课提到,有些知识现在你不懂,十年后问你还不懂,那就是懒了,因为你不学。包括教子,要将家治理好,可以看两本书,一本就是《聪训斋语》,另外一本是《庭训格言》,代表清朝最高的家庭治理学问。这两本书,一个是帝王的,一个是将相的。
我们讲解完《增广贤文》以后,要着重于这两部书。学习了以后,你就会知道。
所以,不用羡慕别人有高材识,你学了,你也有,你不学了,不学就徒然,时间就白过了。

图片

但能守本分,终身无烦恼。什么叫本分?我们说安守本分,孝悌忠信就是本分,敬父母,敬师长也是本分。
有一个名医,人家问他成才的秘诀,他说,在他学艺期间,感受到的是师长父母的恩;一旦临床,名动天下,他感受到是众生的恩。没有众生,就成就不了他的三指回春。
所以像这样,能够将师长跟苍生都放在心中的人呢,称得上是历史人物,也称得上是守本分,孝悌存心。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因果循环之理,丝毫不爽。
我们可以读这个《文昌帝君阴骘文》,或者《太上感应篇》,或者《了凡四训》这样的劝善书籍,读了以后啊,人生的恶念、恶习会消减。
所以人生第一等福气,就是听闻善书,并且呢,积极修行。

图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做生意,一旦失信了,这个人被拉入黑名单,从此翻不了身。你丢了钱,还可以再借,丢了信用,别人不相信你的时候,就麻烦了。
所以有个《狼来了》的故事,你前面两次丢了信任,第三次,葬于狼腹呢,都没有人救你。童话故事里面有深刻的人生道理。
花言巧语,挑灯拨火。我们发现,拨弄是非的言语,它很容易伤人,就像在伤口上撒盐。
所以,贤人君子他都会去和谐一件事情,而不会去挑灯拨火。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何况是重伤他人的谎言,恶言呢?
--3.24泷清、可依整理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