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桦木皮的功效与作用

 益菌养生调理 2022-03-28
桦木皮在中医中通常被当做药材使用。这也是因为桦木皮本身的药用价值,那么关于桦木皮的相关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
【别名】
桦皮(《灵苑方》),桦树皮(《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桦木科植物
华北白桦

白桦

树皮
。伐下桦木,剥取柔软的外皮,晒干。
【原形态】
①华北白桦,又名:红桦、桦皮树。
【生境分布】
产东北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状】
白桦的干燥树皮,呈大张的反卷筒状,卷筒的外表面(即皮的内表面)淡黄棕色,有深色横条纹。卷简的内表面(即皮的外表面)灰白色而微带红,上有疙瘩样的枝痕,黑棕色。质柔韧,折断略平坦,可成层的片状剥落。气微弱而香;味苦。
【化学成份】
华北白桦树皮含白桦脂醇约35%,各种高级脂肪酸约35%以上,鞣质约7%(内皮含鞣质约11%)。初试尚含酚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多糖类、皂甙、蛋白质、三萜类化合物、总甙、树脂和油脂。鲜叶含桦叶烯三醇、桦叶烯四醇等三萜类,含鞣质5.19%。小坚果含油11.44%。
【药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与平喘作用
【毒性】
白桦树皮水煎浓缩液经乙醇处理,再加浓氨水沉淀后之滤液,回收乙醇加水溶解的部分,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92.92克生药/公斤。
【性味】
苦,寒。
【归经】
《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消肿解毒。治肺炎,痢疾,腹泻,黄疸,肾炎,尿路感染,慢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急性乳腺炎,疖肿,痒疹,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制成糖浆或冲剂。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注意】
《本草经疏》:'脾胃弱,易于作泄者忌之。'
【附方】
①治五疸发黄:桦木皮、铃儿茵陈各等分。煎汤作茶饮。(《林氏家抄方》)
【各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桦木皮,五疸皆湿热蕴于阳明所致,苦平能除湿热,故主诸疽也。藏器以之治伤寒时行热毒疮,宗奭以之治肺风毒,皆取其苦凉能散风邪热毒之义耳。'
【临床应用】
①治疗多种炎症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纲目》:桦木,生辽东及临洮、河川、西北诸地。其木色黄,有小斑点红色,能收肥腻,其皮厚而轻虚软柔。
桦木皮的功效作用等已经在上文中有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桦木皮是否还有其它的疗效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进一步的去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