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好用 丨如何搜索安全相关社科文档及注意事项

 xlearner 2022-03-28


引言

     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安全同行当一旦遇到与人员管理相关的问题,抑或是安全文化之类的话题,往往会遇到瓶颈、不知所措。如果只是照搬所谓的相关标准来,中间遇到的阻力与问题又会成为拦路虎。我不否认同行对于现象观察的大致准确性,只是认为问题棘手没有方法、方法试错成本高,这是事实。一个目前比较正确的做法就是先了解人、了解组织、了解社会,这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而免不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但是问题来了,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在你有限的时间内,你如何才能找到对你有帮助的资料?本文重点不是告诉你应该读什么资料,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你如何查阅安全中与社科有关的资料。

认知思维的转变

 

很多化工厂的安全员的从业经历是从年轻做基层操作工这样的各式工种一直做到安全员这个位置。因此其工作、学习模式较为僵化死板,且以被动接受为主,缺乏逻辑与思考。不仅是化工厂如此,各行各业皆存在这种现象,只不过存在一个比例大小的差异。当然这里并没有歧视同行的意思,因为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因并不在从业者身上。

但是逻辑思维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并非阻挡同行学习这一领域的最大障碍。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大的门槛,却是方向问题:针对某一问题、某一领域,实际上会有众多不同的学说、观点和看法,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讲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即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令人困惑的局面。从小到大习惯了一言堂的同行们,此时自然难以做出合理的判断。

图片

由此,给大家一个较为可靠的学习方式:追根溯源法。通俗讲,就是直接问该领域理论的创始者、祖师爷。比如想了解安全学,直接阅读海因里希的《工业事故预防》。注意,除非迫不得已,最好不要阅读间接性资料,例如网络上琳琅满目的介绍海因里希法则的PPT或者其他类型文档(只要翻译质量说得过去,也可以考虑中译本)。做一波合理引申,在读完《工业事故预防》之前,不要听相关的课程,也不要看课本有关于此的内容,因为并不能排除这些作者/老师夹带私货,掺入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读者对其理论的曲解。

图片

而这种根源性资料,也叫做原始资料。而我们能从原始资料中获取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基础知识架构,而在于其观点、思想、思维方式,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年代的差异。我们并不能保证原始资料的作者编撰期间所处的背景与今日无异。还是以海因里希为例,海因里希在编撰《工业事故预防》时,针对的主体是当时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手工业。显然,与现在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下的工业是有有所不同的。

文献搜索

 

仅仅完成原始资料的阅读往往是必要但不是足够的,如同上文所讲,你完成了这一步也仅仅是入了门。

要想做进一步扩展,门槛还是在于资料的查找。此时,就该考虑阅读综述型文献了。这里推荐NancyLeveson的《Safeware:System Safety and Computers》,理由有二:

(一)内容经典。覆盖风险、系统安全、事故模型、方法论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同样也是安全理论发展与安全工作的基础,同时其分析、论证过程逻辑严密,兼具实用性与科学性;

(二)引用量高。你要是去百度学术搜这本图书,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引用量已经接近3000了甚至超越了海因里希的《工业事故预防》。而引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知名度,但是国内鲜有同行、学者听过该著作,但在安全领域中其天花板级的引用量却也是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留给读者去独立思考

5.gif' alt='图片'>

但本书更多的作用其实只是一个引子,在学习完其中的内容后,就要寻找每一理论、每一观点与之对应的参考文献。

至此,介绍一个本人常用的学习方式,即寻找本书出现频次较高的参考文献,并搜索相应资源进行阅读,并不断迭代这一过程。这里要注意,初期在筛选文献过程中尽量过滤掉论文,除非某一论文同时拥有较高的引用量,而本人建议将这个引用量的门槛设为500。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在于论文自身特性的,论文限于篇幅,无论分析、论证过程的完整性,还是个例研究数量,抑或是研究范围,往往都是不如成书专著的。而且由于结构紧凑,越是高质量的论文其实读起来越是感觉逻辑严谨、环环相扣;而低质量论文给人的感受则是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但是结论缺乏支撑,甚至直接从天而降,不知其所以然,逻辑混乱。然而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对其极不友好的——前者新手无法驾驭,无论是经验还是知识储备,而且往往有深度的挖掘是会涉及到哲学层面的,然而目前国内尤其是安全从业人员,其对哲学的认识怕是只会说“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句话;后者完全没有研究价值,看了就是浪费时间。

图片

同时,这里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去关注原始资料的参考文献?其原因在于,尤其是社会科学中,原始资料参考文献有大概率大比例会跨学科、跨领域。例如《工业事故预防》,其参考文献难免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对于新手来讲,其学习成本过高,所以不得不放弃该方案。

英语!英语!英语!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能满足我上文提到的要求的文献,基本上都是英文文献,而且不能保证所有知名的著作都有中译本。

当看到在同样的领域,同时存在一篇上千引用量的论文和一篇只有两位数引用量的论文,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就是事实,没什么好说的,堂而皇之的找借口就是偷懒。无论是熟练掌握英语,还是使用翻译软件,请记住,你的终极目的是获取知识,英语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你的绊脚石。

小伙伴们不要怕,大家一起把英语学习起来,让我们增长更多的安全知识。

来源:张博韬原创、安帮帮小编编辑,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