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人生(四六)》春华秋实

 短笛故事 2022-03-28

老张很纠结。

他今年五十五岁,单位给办了内退,每天变得无所事事。他本来也不是一个爱热闹的性格,但又不愿找个看门或者保安的活计,觉得从机关单位出来,做那些事丢人。

闲赋在家没意思,看报纸无聊,看电视烦闷,又懒得出门。

坐不是,站不是,怎么都别扭。

其实,是他心里有气。

老张退休前的职务并不低,资历也高,但因为恪守原则,变成别人眼中的石头。又臭又硬的那种。

这一代人,曾经的中流砥柱。大家对生活热情诚恳,对工作认真负责。大家都是这样,踏实本分地做一颗浪潮中的螺丝钉,在岗位上做好本职。

他在年轻时候,总喜欢骄傲地和妻子说,我俯仰无愧,所以腰板挺直。

但这种骄傲被生活打击了。

从儿子的出生开始,老张就变得纠结了。

他不停地弯腰低头,求爷爷告奶奶。

买奶粉需要指标,入托需要证明,上学需要资质,考试差几分需要关系,分配需要托人。

他放弃了很多原则,但还是不够。

现在衡量成功就一个标准,转化为金钱能力。家里没钱,就是失败。

老张显然就是没能力的人。

儿子小的时候,没有玩具,老张给他做玩具;上学成绩不好,老张自己重温小学生课本,给他讲课;假日出行,带着儿子辨认花草,天气好带他去钓鱼。

但孩子长大了,不是陪伴就能解决的事了。

他要谈朋友,处对象,结婚。

他要钱,要房,要车。

老张都没有。

儿子气恼地说:“别人爸爸早就准备好了,你怎么不想着这事,我是你亲儿子啊”

老张无言以对。

他舍了脸皮,去找老同学,帮儿子儿媳找到指标房。

有了孙子,小年轻没工夫照顾。还得让老张夫妇去照料。但照料又不愿意让他们教孩子道理。记得有次他教孙子说,长大要成为科学家。被儿媳听见了,转身就教孩子说,长大要成为有钱人,不能像爸爸一样没出息。

老张很迷茫:他以前不觉得老两口住在单位15平米的房子有什么丢人,现在也不理解儿子儿媳三口住在六十米的屋子里为什么还会觉得憋闷。

老伴絮絮叨叨,说隔壁老王的儿子赚了很多钱,总去外国玩。他越听越烦,吼了一句:“这要是我儿子,我打不死他!”

老伴一愣,说:“你和我发什么火啊?有能耐你把小孙子的地区上学问题解决了。”

他的纠结,是自己一辈子行得正坐得直,偏偏跟不上时代。

他觉得有钱了,应该努力建设地区,而不是有钱就逃离家乡。

他觉得成功有很多种,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都是成功的,都应该受人尊敬。

时代不一样了。

老张在阳台吸烟,看着远方的夜色。人们匆匆步履,却毫无方向。漫天的网络,捉不到迷失的信仰。

……

奔涌洪流中裹挟欲望,无问东西。

————

系列故事(四六)“春华秋实”。

成语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 “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比喻春天劳作,秋天收获的因果;文学作品中常表时间流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