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银行之父只有小学文凭,将钱无息贷给贫民,改写世界金融史!

 老黄说史 2022-03-28

现代银行之父只有小学文凭,将钱无息贷给贫民,改写世界金融史!只有小学文凭却会多国语言,父亲因一美元贷款被打死,他却将钱无息贷给贫民!父亲死于一美元贷款,他却将钱无息贷给贫民,改写世界金融史!

如今,人们或许早已习惯了同银行打交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银行诞生之初,是只为少数富人服务的高端机构,普通人是不可能享有服务资格的。这一切的改变,是得益于一个名叫阿马迪·贾尼尼的意大利裔美国人。

阿马迪·贾尼尼这个名字,国内的许多读者或许没什么印象,但是,一说到美洲银行,人们兴许会有耳闻——美洲银行是美国第三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花旗和摩根大通。而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一度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

美洲银行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是因为它是美国第一家为普通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曾掀起美国银行业的一场革命。而美洲银行就是由阿马迪·贾尼尼一手创立的。因为阿马迪·贾尼尼对银行业发展的突出贡献,被人们称作为“现代银行业之父”。

阿马迪·贾尼尼确实是个经历独特的传奇人物:他只有一张小学文凭,却能用不同的语言跟人打交道;父亲因为一美元的贷款被人打死,他却无息把钱贷给分文不名的贫民。他以一种极不正统的经营方式,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民主,并在法律禁止垄断的空隙间,秘密建成了遍布欧美的意大利银行分行网。他在晚年的时候,终被推上了“全美第一银行家”的宝座,成为改写美国金融历史的巨人之一。

1870年5月,阿马迪·贾尼尼出生于美国加州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他们家里本来是经营旅馆业的,阿马迪·贾尼尼出生不久,就遭遇了经济危机,旅馆生活不好做了,父亲就将旅馆卖掉了,转向农业,他们一家买下40英亩土地,经营起自己的小农场。农场的活虽然辛苦,但是,却为一家人的温饱提供了保障——只要舍得下力,是不会饿肚子的。

自给自足还略有盈余,父亲开始向人放货,金额非常小,也就是几美元的小账。然而,就是这种操作,却让父亲丢了性命。阿马迪·贾尼尼8岁那年的一天,同村的一个葡萄农,因为还不起向父亲借的一美元贷款,竟然开枪打死了阿马迪·贾尼尼的父亲。

父亲意外离世,母亲带着他们兄妹3人苦心经营小农场,那段日子是相当艰难的。后来,母亲改嫁,他们将农场及房子都卖掉了,举全搬迁到圣诺耶镇上居住。阿马迪·贾尼尼12岁那年,他们才在旧金山买了房子,开了一家“斯卡蒂那商行”,经营水果和蔬菜批发,做起了中间商。由于多地辗转,阿马迪·贾尼尼的学业受到影响,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回家帮继父经营小店。

阿马迪·贾尼尼从小就显示出了他的商业天才,他一改其他商户乐于做个中间商的清闲,而是亲自跑到水果及蔬菜产地,直接从果农与菜农手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成本大大降低,达到了三方共赢,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阿马迪·贾尼尼一家的小店也因此火爆全城。

经营有一套的阿马迪·贾尼尼,还是个思想超前的金融奇才。阿马迪·贾尼尼19岁时就提出了“农民银行”的构想。在与果农与菜农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了那些农民的贫苦。他们为了买农具和种子,经常不得不将农田作为担保,向高利贷者借钱,因为银行不肯贷款给贫苦的农民。

由此,阿马迪萌生了向这些农民提供贷款的念头,他的想法是不收利息,用贷款的形式取得下一季收获的买卖契约。他的“农民银行”的构想,慢慢又被他变成了现实,从而影响了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进程。

阿马迪·贾尼尼的最终成功,除了自身的才华与努力外,还得益他的婚姻支持。事业小有成就的阿马迪·贾尼尼,被当地的银行家科涅尔相中了,招为乘龙快婿,1892年,22岁的阿马迪·贾尼尼与科涅尔之女喜结连理。正是这场婚姻,给阿马迪·贾尼尼奠定了一条新的人生发展之路。

婚后的第十年头,阿马迪·贾尼尼的岳父科涅尔不幸去世,凭着岳父留下来的股份,阿马迪·贾尼尼进入哥伦布银行当了董事。

来到银行后,他很快就得到下属的尊敬和爱戴,但和银行的创建者却经常因意见不合发生争执,他们对银行经营方针的看法相去太远:一个坚持贫民化、拓宽经营范围,一个却坚持因循守旧。最终,阿马迪·贾尼尼决定放弃,他想,既然我有这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银行呢?

当时,有大量的外国资本涌入旧金山,造成当地的美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对峙的局面。但所有这些银行,不是从事投机,就是目光盯着大企业,没有一家想到小本经营的贫苦农民。阿马迪·贾尼尼认为,只有把这些农民作为贷款对像,他未来的银行才能有立足之地。这正是他当初“农民银行”的设计理念。

于是,贾尼尼和朋友一共10个人,商定大家合股开办银行。股东只占1/3股份,其余2/3在普通民众中募股,这些人包括鱼贩、菜商的老板和一些乡下农民。总的来说,以意大利移民为主要对象,名称就叫意大利银行(美国美洲银行的前身)。1904年10月17日,意大利银行正式宣布开业。

阿马迪·贾尼尼将目光瞄上了底层有金融需求的普通人——不用担保获得25美元低额贷款。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策略,那些布衣小民要想做点买卖或投资农业生产,往往苦于借不到钱而一筹莫展,阿马迪·贾尼尼牢牢地记着父亲就是因为1美元而惨遭横祸的教训,他经常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民,说服他们将钱存到他的银行里来。

他的做法无疑是扶持了农民和小业主,这些人一旦赚了钱,又会成为意大利银行的忠实储户。财富都是积少成多,即使是1美元的生意,也是生意。他的“25美元无担保金融术”,催生了后来盛行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信用卡制度。

除了将目光瞄上人数众多的底层民众外,危机时刻,阿马迪·贾尼尼还能化危机为商机,一举击败了许多保守的银行家。事情是源于旧金山的那场在地震。

1906年4月18日上午,旧金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幸运的是,意大利银行的损失并不是太大。为了应对危机,阿马迪·贾尼尼亲自监督,将银行现金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两天后,各界人士走到一起,商讨灾后重建工作。当时所有与会的商人要求银行发放贷款,但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不肯开门营业。这时,名不见经传阿马迪·贾尼尼却站了出来,宣布意大利银行两天后正式开业,时间照旧,露天营业,不受地震威胁!

阿马迪·贾尼尼此举,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前来存款的人比取款的人还多——鉴于地震引起的火灾,人们认为钱还是存在银行比较保险。由此,意大利银行从一家小银行发展成为众人皆知的大银行。

在此后的岁月里,阿马迪·贾尼尼又开始在各地组建分支机构,并收购兼并了多家小银行,并继续将市民与劳工当作重要的服务对象,因而,当他在遭到其他银行的联合抵制时,仍能蓬勃发展。1918年,阿马迪·贾尼尼在加州的意大利银行分行已经发展到24家,成为全美最大的分行制银行。

1927年3月1日,意大利行以意大利国民信托储蓄银行名义取得国民银行执照。1929年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重要的军火生产中心,战争给美洲银行带来了巨额利润。

战后,加利福尼亚州成为飞机、导弹、火箭和宇宙空间军火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为美洲银行的金融活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加速了该行的扩张。美洲行所拥有的资产和存款,长期来在美国商业银行中均占第一位,直到1980年才被花旗银行超过,退居第二位。

1949年6月,阿马迪·贾尼尼病逝,享年79岁。此时,他的银行的总资产虽然已达20亿元,但是,他的个人资产却寥寥无几,就在谢世的前一年,阿马迪·贾尼尼将自己的50万存款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和银行员工子弟的教育奖学金。他的个人全部遗产,只有价值43.9万元的私人住宅等不动产。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