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子女的教育是个千古难题(含音频)

 蛮说历史 2022-03-28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蛮说

【历史上的今日】公元 578年6月21日,北周武帝宇文邕逝世。

宇文邕,北周实际奠基者宇文泰第四子。他的字和佛教颇有渊源,叫祢罗突,是弥勒佛的意思。后来他却与佛教有着一段闻名于世的恩恩怨怨。

宇文邕自幼聪敏过人,气度非凡,深受父亲宇文泰的喜爱。宇文泰曾说:“成吾志者,必此儿也。”权臣宇文护连杀二帝,宇文邕奉兄长周明帝的遗嘱继位后,曲意奉承宇文护,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等一切准备妥当,他不露声色地把宇文护诓进宫中,在同母帝宇文直的帮助下亲手杀死了宇文护,为两位哥哥报了仇。

宇文邕成为真正的实权皇帝,勤俭持日,常穿布袍,睡觉用布被,后宫嫔妃只有10余人。

当时有个叫卫元嵩曾经出家当和尚,受人讥笑后还俗,他以道士的面目现身说法劝宇文邕灭佛。这正中宇文邕的下怀。当时的社会崇佛成为时尚,连他的字祢罗突都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寺院所积累的财务和宝贝,让急于富国强兵的他向往。

于是继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后,历史上大规模的灭佛又开始了。连道教也被禁止,因为他需要佛寺、道观所占用的良田和财产,以及遁入空门的那些壮丁。他的目的在于增强国力,一统华夏。

灭佛之后,卫元嵩的利用价值就没了,随后失宠了。卫元嵩以他的所作所为受到佛道两教的唾弃,只好回到老家四川去了。可见人还是应该忠实于自己的信仰,而不能见异思迁,随波逐流,这才是硬道理。

北周的国力日益强大,雄才大略的他,一举灭掉对峙几十年的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

宇文邕堪称一代明君,却难称合格的父亲。他为长子起名叫“赟”,这个文武兼备、又有财富的字,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期待。作为真龙天子,他当然是望子成龙。

为此,宇文邕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厉,动辄就棍棒伺候,反而造就了宇文赟阳奉阴违和逆反心理。他每每想废掉宇文赟的太子地位,但内心的慈爱使他迟迟下不了手。

公元578年,突厥入侵,他御驾亲征,途中患重病,在还军的路上病逝,时年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

太子宇文赟继位,脸上没有任何悲哀之意,摸着曾经被父亲用棍棒打的痕迹,说道:“早该死了!”

父亲费尽心血一统北方,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就是想把把这份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遗产——整个王朝顺利交给他,在他手里发扬光大,最终能够一统华夏。他咒骂自己的父亲,跟咒骂这个王朝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王朝长久不了的。在宇文邕身后仅仅三年,北周亡于隋。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育失败案例,连江山社稷都没了。

看来,对子女的教育是个千古难题,纵然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仍然没有完美的解决。

感谢微友王了了老师版面设计

感谢微友秋实老师国语主播

感谢微友碧海彩霞老师粤语主播

感谢微友驿夫老师文字校对

国语主播心语(秋实)喜欢阅读,喜欢朗读的读书人。

粤语主播心语(碧海彩霞)努力成为知识分子却成了知识分母!向往自由的诗和远方,却与酸碱盐打上了交道,最后知道了C8H16O2。也不曾在幕前亮相却醉舞经阁半卷书,虽坐井观天却高谈海阔天空,胸无大志却胆敢戏说功名的迷途小姐姐。  但坚信科学的东西来不了半点虚假!如果不知历史可以看看现在,不懂现在可以翻开历史!人可以伪装但历史不会陪你演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