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能力改变历史进程的隐形大佬(含音频)

 蛮说历史 2022-03-28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蛮说

【历史上的今日】公元237年2月7日,三国曹魏重臣陈群逝世。

陈群,字长文,今河南许昌人。

陈群出身于名门,祖父是天下的名士,父亲做到了大鸿胪这样的高官。

陈群年幼的时候,祖父就认为他是能使家族兴旺的人。四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名满天下,为人心高气傲,却与陈群的父亲交上了朋友。

孔融的年龄在陈群父子之间,后来反而与陈群关系更好了,于是干脆自降一辈,拜陈群的父亲为长辈。陈群的名声随之远扬。

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征召陈群为别驾。徐州牧陶谦病逝,临终前要把官职托给刘备。陈群劝阻道:“袁术的实力很强,现在往东去,必然要与他争锋。如果吕布在背后下黑手,将军即使现在得到徐州,到那时大势也就不成了。” 

踌躇满志的刘备并不听从。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陈群所言。刘备后悔没听陈群之言,认识到了陈群的才能,就推举他为茂才。

良禽择木而栖。陈群感到时机未到,并未理会朝廷的任命,而是跟随父亲到徐州避乱。

曹操打败占据徐州的吕布之后,就把陈群招为下属。

陈群不光有深谋远虑,而且有着深邃(suì)的目光。他一眼看穿别人推荐的两个人道德败坏,日后是必败之人。曹丞相不以为然。后来二人都因奸邪被杀,曹丞相亲自向陈群道歉。

陈群举荐了陈矫、戴乾二人。前者成为曹魏名臣,后者因忠义死难。时人都认为陈群识人,他受到曹丞相的重用。

如果刘皇叔听了陈群之言,恐怕就没有以后诸葛亮什么事了,历史由此改写。陈群真是一个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隐形大佬。

虽然刘备和曹操一样擅长广揽人才,像广为流传的三顾茅庐迎来诸葛亮,以及张松献地图这样的精彩篇章都发生在刘备身上,但对于唯才是举,刘皇叔还是略逊于曹丞相一筹。

当朝堂上讨论是否恢复肉刑时,陈群认为,汉朝废除肉刑,增加鞭刑,原本怀着恻隐之心,反而导致死者更多。名义上减刑,实际上却加重了效果。曹操很赞同他的建议,但是为了顾及众议,就暂时搁置了这件事。

明面看,陈群支持恢复肉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实际上,细节决定成败。在古代,像廷杖、鞭刑这样的刑罚没有绝对的标准,一些执刑者由于职业习惯往往下狠手,就会造成草菅人命。如果这样,尚不如肉刑精确,不容易误伤人命。

新加坡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国家,依旧保持着鞭刑。就是因为,其鞭刑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既达到了惩戒目的,又不至于误伤人命。

主张实行严刑峻法的陈群,实际上非常通人情。刘廙(yì)的弟弟卷入谋反,按当时的法律,刘廙也应该连坐被处死。陈群认为他是名士,就请求曹操赦免了他。而且,陈群并不邀功,认为这是为了国家。

曹丕称帝之后,依然重用陈群。曹丕甚至把他比作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复圣颜回。陈群不负众望,建制九品官之法,成为经典,贯穿着2000年皇权社会。

曹丕病危时,陈群和曹真、司马懿等人共同领遗诏辅政。曹叡即位之后,陈群更受重用了。他被进封为颍(yǐng)阴侯,与曹休、曹真以及司马懿等朝廷重臣同样有资格开府,就任司空,录尚书事如故。

陈群多次上疏陈述朝政得失。他每次都密报给曹叡,并把草稿销毁。所以时人乃至家人都猛然不觉。甚至有人还讥讽他尸位素餐。

曹叡不听陈群的谏言,下令多路伐蜀,果如陈群其言,劳而无功。

曹叡的女儿曹淑夭亡,大办丧事,又遭到了陈群的劝诫。可惜曹叡不听。大概正是因为曹叡的瞎折腾,一个月之后,他的儿子曹殷又去世了,还不到两岁。这是他夭亡的第三个儿子,绝了嗣,他本人后来也英年早逝了,年仅36岁。

如果曹叡能够听从陈群的良言,或许就没有司马懿什么事了。历史又一次得改写。可惜,统治者往往是愚蠢的,并没有认识到陈群是一位能够改变历史命运的隐形大佬。

公元237年2月7日,陈群逝世,谥号靖侯。

感谢微友王了了老师版面设计

感谢微友雨润禾·东书房老师国语主播

感谢微友碧海彩霞老师粤语主播

感谢微友驿夫老师文字校对

国语主播心语:(雨润禾·东书房)向往从诵读经史中寻得一分真理;若寻不得便在美酒里落得一片洒脱。愿与君共饮东书房酒,论古今天下英雄。

粤语主播心语:(碧海彩霞)努力成为知识分子却成了知识分母!向往自由的诗和远方,却与酸碱盐打上了交道,最后知道了C8H16O2。也不曾在幕前亮相却醉舞经阁半卷书,虽坐井观天却高谈海阔天空,胸无大志却胆敢戏说功名的迷途小姐姐。  但坚信科学的东西来不了半点虚假!如果不知历史可以看看现在,不懂现在可以翻开历史!人可以伪装但历史不会陪你演戏!

各位蛮友,请君入群,

以史为鉴,把盏言欢。

若群无法扫码加入,请扫码加“蛮说历史”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