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不同的结局(含音频)

 蛮说历史 2022-03-28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蛮说

【历史上的今日】公元1196年2月20日,南宋宰相赵汝愚逝世。

赵汝愚,字子直,宋太宗长子赵元佐七世孙,今江西上饶余干县人。

赵汝愚自幼志向远大,曾经说:“大丈夫被载入史册,才不辜负人生。”为此,他发奋读书,在风华正茂的26岁考中状元。

正逢宋孝宗锐意进取,力图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当赵汝愚第一次拜见宋孝宗时,他的一番治国之策,让宋孝宗连连称好。有了皇帝的背书,赵汝愚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赵汝愚在任制置四川使兼成都知府时,采取釜底抽薪之计,瓦解了数股反叛的羌族势力。宋孝宗更加欣赏这位文武双全的治世之臣。

赵汝愚是如此的Popular,不但皇帝喜欢他,就连左丞相留正也对他青睐有加。

留正是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的七世孙。留从效所统辖的地盘游离于五代十国之外,因为实力相对弱小,名义上依附于南唐政权,实际上割据一方。

赵汝愚和留正,一个考中状元,另一个考中进士;一个是宋朝皇室后裔,另一个是五代时土皇帝的后代。和赵汝愚极其相似的是,留正曾经秘授将领锦囊妙计,致使后者大破羌族反叛,安定了西南边陲。两人同样有文韬武略和兴国安邦之志。极其相似的身世与共同的志向,让二人惺惺相惜。

在留正的呵护下,赵汝愚就任知枢密院事,这是南宋最高的军事长官。大宋朝以左为上,左丞相留正已是最高行政长官。两个人一武一文,都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仿佛大宋朝将要迎来一个盛世。

然而,平地一声雷,朝廷出了大事。

这时宋孝宗效法宋高宗,把皇位禅让给了三子赵惇,也就是宋光宗。与留正和赵汝愚心心相印不同,宋孝宗和宋光宗父子却大相径庭。

宋光宗为人懦弱,又受到皇后李凤娘的挑唆,对父亲宋孝宗感情冷淡,后来甚至拒不相见,自己也出了精神病状况。宋孝宗驾崩时,宋光宗甚至拒绝出席葬礼,引起朝臣的不满。

朝堂上暗流汹涌,让出了状况的宋光宗禅位给他的儿子嘉王赵扩,似乎是一个最可行的方案。然而,留正和赵汝愚这两个同事加同志,终于有了不同的处置方式。这导致二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结局。

留正假装摔倒,企图告老还乡,远离是非。赵汝愚挺身而出,在韩侂胄等朝臣的支持下, 力劝宋高宗宪圣吴皇后下诏,宋光宗禅让皇位,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

赵汝愚因功被封为右丞相。他并没有忘记留正这位老上司,把他找回来继续担任左丞相。尽管表面上留正地位依然在他之上,但是,他在南宋王朝关键时刻勇于担当,让他名声鹊起,成为朝廷的实质当家人。

赵汝愚的祖上赵元佐作为宋太宗的长子,原本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当赵元佐目睹了同样作为皇位有力竞争者的宋太祖和宋太宗亲弟弟赵廷美,以及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先后离奇死亡,悟出宫廷的波谲云诡,于是干脆施苦肉计装疯,这才避免了悲催的结局,以善终而告别人世。

然而饱读经史的赵汝愚却参不透老祖宗当年的良苦用心。他无意中还得罪了最不应该得罪的人——外戚韩侂胄。

韩侂胄利用自己的身份终于取得宋宁宗的青睐,以宋朝祖训“不能用宗室为宰相”为由,致使宋宁宗罢免了赵汝愚的右丞相之位。

失去了权力,意味着赵汝愚的生命临近了终点。公元1196年2月20日,赵汝愚在被贬的途中路过衡州,突然暴毙,时年57岁。

留正虽然也被罢官,但是由于他和赵汝愚迥异的人生态度,以高寿的78岁善终而离开人世。

韩侂胄成为这场宫庭权斗马拉松的胜利者,就任位列丞相之上的“平章军国事”,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峰。然而在赵汝愚身后仅仅十年,开禧北伐失败,韩侂胄被杀,人头成了宋金两国和议的筹码,得到了更为悲催的结局。

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不同的结局。

感谢微友王了了老师版面设计

感谢微友小小老师国语主播

感谢微友碧海彩霞老师粤语主播

感谢微友驿夫老师文字校对

国语主播心语:(小小)热情,至真,至善。喜欢古诗词,喜欢各国文化;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想用心感受生活,立志做一个至纯至真至善的人而努力。唯愿自己的声音穿透磁波,赋予向上的生命力,带给别人爱与温暖。

粤语主播心语:(碧海彩霞)努力成为知识分子却成了知识分母!向往自由的诗和远方,却与酸碱盐打上了交道,最后知道了C8H16O2。也不曾在幕前亮相却醉舞经阁半卷书,虽坐井观天却高谈海阔天空,胸无大志却胆敢戏说功名的迷途小姐姐。  但坚信科学的东西来不了半点虚假!如果不知历史可以看看现在,不懂现在可以翻开历史!人可以伪装但历史不会陪你演戏!

各位蛮友,请君入群,

以史为鉴,把盏言欢。

若群无法扫码加入,请扫码加“蛮说历史”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