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谷《杏花》:一首写给杏花的赞美诗

 墙头草说 2022-03-28
杏树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它既能赏花又能采果,在园林梅花和果木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每年三四月份,是杏花的盛放期,杏花盛放时,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郑谷曾写下《杏花》一诗,赞美这美丽的杏花,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杏花不像梅花那样傲霜斗雪;开出淡红色的花朵映衬着清澄的池塘。诗人开篇拿杏花和梅花做了一个对比,杏花并不像梅花那样凌寒开放,傲霜斗雪,但这并不意味着杏花就没有可取之处,因为每一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当杏花的花期来临,生长在池塘边的杏树便开出淡红色的花儿,树枝苍劲,花儿娇嫩,在澄澈的池水中形成古色古香的倒影,摇曳生姿,令人流连忘返。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早开的桃花刚刚凋谢之后,燕子成双入对地从南方归来。诗人由杏花的开放,注意到了它的花期。在早开的桃花凋谢之后,当新燕从南方归来之时,正是杏花盛放之期。杏花的盛放,填补了桃花凋谢的遗憾,与新燕一起向世人展现这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写杏花的花期时,并没有使用确切的月份,而是以“小桃”“双燕”等自然物候的变化来表示时间,这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沁人清香为秀雅之人所欣赏;淡淡烟雾笼罩着使蝴蝶流连的枝条。在颈联的中,诗人的笔触转到杏花的香气和姿态上来。在形容杏花香气的时候,诗人并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化用“登龙客”的典故,以“登龙客”指志趣高雅之人,写杏花的清香为他们所欣赏,以此称赞了杏花的清香。杏花的清香引来翩跹的舞蝶,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两相映衬,使人如置身仙境。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站在窗前要及时地欣赏,风雨容易使杏花凋零。诗人面对这杏花,流连不忍离去,他知道“花无百日好”的道理,明日是否还能欣赏到杏花临水的胜景,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天有不测风云,当风雨袭来之后,眼前的杏花便可能在风雨中飘零。为把这美丽记在心间,于是,诗人久久地站在窗前,饱览这杏花的娇姿,饱尝这杏花的清幽,沉醉在这个春天里。
在这首《杏花》中,诗人面对着临水而生的杏花,赞美了杏花的清香与姿态,并由此而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美好事物?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有的美好也终将逝去,但这并不能成为麻木不仁的理由,当面对美好时,我们要像诗人那样,懂得欣赏,懂得赞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