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增锋||村鸡与乡愁

 乡土蓝田 2022-03-28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村鸡与乡愁

文/魏增锋

优美的文学带给人们愉悦的精神享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世人描绘的世外桃源的光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其田园诗《归园田居》中优美景象。读着这样的文字,遐想着田园美景,紧张的精神一定会松弛下来,激烈的竞争会被抛之脑后。身心的休憩有利于我们健康长寿。

在这里村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试想听不到公鸡“喔-喔-喔”报晓的打鸣声,母鸡生蛋后“咯嗒-咯嗒”报喜声的乡村还能叫农村吗?

我们正在努力进行乡村振兴战略。许多村庄建成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一条条笔直宽敞的村道,一盏盏明亮亮的路灯,家家户户相似的室内装修,村村庄庄如同一个模子捣出来的一样。进了村子常常犯迷糊:哪里是我们的家乡?哪里是我们的家?

富丽堂皇的房子,洁净的村容建设的确是村民美好的希望。可是有的乡镇把村子统一建成白墙青瓦灰墙边的徽派建筑,村内几十年上百年的乡土大树砍掉统一载上一排排的花树,听不见牛羊鸡狗的鸣叫,这不能说不美,但过于整齐划一的村庄建设则失去了乡愁的寄托。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我们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在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各个村庄个性化的特征,不搞一刀切。也不可把乡村建成了城镇,使乡村失去了乡村的特点,失去了乡愁。

村鸡乡狗是乡愁最好的载体。但养狗安全问题太多,不仅伤人还极易传染疾病,于是人们渐渐放弃饲养。鸡则一般不会伤害他人,性子较为绵软,还能产蛋供肉,深受村民的喜爱,特别是受老人们的喜爱。应该提倡圈养,杜绝放养,以利于村庄卫生,防止环境污染。听着公鸡“喔-喔-喔”报晓的打鸣声,母鸡生蛋后“咯嗒-咯嗒”报喜声,你一定会一下子精神一震:啊,我们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村鸡是乡愁,村鸡是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因素,村鸡是乡村建设中不可遗忘的朋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魏增锋:蓝田厚镇山人,喜爱文字,偶有所感,不敢独享,愿与诸君同体味。

乡土蓝田平台投稿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