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臧兆林||陕西武林一代宗师王东曹

 乡土蓝田 2022-03-28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陕西武林一代宗师王东曹

文/臧兆林

   在陕西武术界提起蓝田的王东曹老师真可谓是名声显赫,王东曹老师出生在蓝田县白鹿塬上离孟村镇不远的石官寨村。

王东曹老师是陕西当代难得地一代红拳宗师,早在民国时期已在西安、渭南、蓝田等地名声大噪;他用一生专研武术,传承了陕西、河南北方少林流派拳种。

王东曹老师特别对红拳系列深有研究,他精通大红拳、小红拳、四门锤、炮锤等传统套路;他的拳路很广而且将冷兵器玩的娴熟,他对武术器械里的刀、枪、棍、剑样样都精通,更可贵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冷门兵器对他来说也不在他的话下,除了我们常见到关公刀、月牙铲、最拿手的是他那对虎头双钩,王老师玩虎头双钩堪称一绝。   

   王东曹老师不但拳打的好,他为人非常仗义、好交朋友、平易近人,王老师爱徒如子,他时常教育徒弟要想学拳先学做人、凡是跟王老师学过拳的,都惦记他的一言一行,王老师一生桃李满天下。

左四:蓝田武协主席王东曹老师武术传承人

   非常遗憾一代武术宗师王东曹老师如今早已仙逝,但他的声望依然誉满三秦,王老师事业已在秦东大地深深扎下根。

如今陕西武术界许多掌门人都是王老师门生,如现在西安的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靳根省就是王东曹老师的徒弟;渭南传承红拳的张文轩(久居渭南的蓝田人)退休后在渭南办红拳武馆,他也是王东曹老师的徒弟。

王老师的根扎在蓝田白鹿塬,他自然让这个根永远扎在家乡的黄土地里,王老师临终把他的事业传授给了他的得意门徒叶永乐,叶永乐是王东曹老师一手调教出来的,他八岁入行历经六十多年地磨练,掌握了师傅大部分的武术套路。

如今在陕西武术界,特别是在挖掘红拳历史文化遗产事业上叶永乐贡献不小,尤其是他传承了王老师那套虎头双钩和他的拿手好戏猴拳、猴棍,这些都是武术里的精华,他现在是蓝田武协主席,并经常代表陕西参赛。

2017年他代表中国红拳陕西代表队参加了第七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他参赛虎头双钩和子拳均荣获金牌(这个赛事是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办的)为陕西赢得了荣誉,他无愧于一代宗师王东曹老师的接班人。

   最后说段为什么我掌握这些讯息,只因本人不才少年时也喜爱舞枪弄棒,起先我迷上戏里的武打,就在县民光剧院后台看武把子练功,自己就在下面偷着练。

后来我父亲发现了我的秘密,就委托体委的赵直森老师介绍认识了王老师,为父请老师在寒舍吃了顿饭,给老师买了两把卷烟做为见面礼、就算拜了师傅入了行,(那时王老师在县城有四大徒弟,蓝田利群木器厂职工高才、西寨庞国栋、叶永乐,加上县政府通讯员林宝安)既然当了武术宗师的徒弟,就不是原来自己偷学唱戏的练花拳绣腿那样轻松了。

那时我们每天起早摸黑、闻鸡起舞、拔筋压腿、站桩、倒立拿顶、双肘击树(我们叫挄膀子),几年下来虽然不成大器但基本功确实练得还是扎实,(这些是我终生受益匪浅); 那时王老师常带我们到乡村去(穆家堰等)拜访老拳师、相互交流表演收获很大。

上初中后我参加了王愿年老师组织的校武术队(那时学校武术队有刘培民、王向兰、闫聪慧、陈迈道、还有一高中生记不清名字),还多次参加县武术队(王老师又收东小郭跃、王选民等一批小孩)我们也一起参加过县、渭南地地武术表演。

  世间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后来由于文革的缘故,师徒分道扬镳,这一切就像我的学业一样统统都被荒废了,一晃几十年过去,如今年事已高,也不讲究什么套路,只是重拾师傅当年传授的练功之法,活动筋骨老有所乐吧。

谨以此文告慰师傅上天之灵还我一心愿!

 2019/06/01

作者简介

乡土蓝田作者:臧兆林, 网名王顺山人, 西安市蓝田县人氏 现居渭南供电局 ,喜好文学 经常在360doc,华商论坛,蓝田在线发表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曾经在陕西劳动者导报,渭南日报发表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