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玉伟|| 我的退休生活

 乡土蓝田 2022-03-28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我的退休生活

刘玉伟

        我2000年年底从单位内退,2010年正式退休后,我的爱好:读书、看报、写作,几十里一直都没有改变。这种爱好和追求,就是我的退休生活。 

        我在工务段的三十多年里,两次被评为郑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积极分子。连续十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被《陕西工人报》聘为特约通讯员。从1974年到2001年,已有四百多篇新闻和文艺的稿件,被铁路和省内外的报刊、广播电台采用。

        我1968年下乡,1970年工作,在三原工务段从养路工到党委宣传干事、办公室秘书、工会指导员。每天读书、看报、写作就是我的主要工作。我退休后这种习惯依然没有改变,而更多的空闲时间让我一天不写点东西就会寝食难安。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我的母亲在我11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继母对我们兄弟三个也不好。因此,我在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写了电影文学剧本《没母儿》,还寄给了西安电影制片厂。1966年年初剧本退回到学校,还给我回了一封长信。这件事被学校有些人知道后,说我的剧本就是一棵毒草,还要开会批判我。后来,这件事被我们的班主任和其他老师挡住了。

        我并没有因为差一点受到批判,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追求。我下乡后也经常写一些东西,县委宣传部的人也很重视我。参加工作后就是因为喜欢写作,我参加了西安铁路分局的通讯员学习班,我还经常被抽到分局、工务段和领工区帮忙写东西。还是因为喜欢写作,我被提升为干部,并且加入了党组织。

        1979年第七期《陕西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赛》,1983年10月三原县文化馆编辑出版《无名花》一书,就收录了我的三篇小说《赛》、《两家人》和《轨检车到来之前》。1985年6月西安铁路分局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成立,我成为文协的会员。

        我2001年回到西安,2002年住进大明宫铁路小区,虽然说没有了上班时的忙碌,但是写作更是我退休后不会放弃的一项主要爱好和追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就先后写了《那年那月》(3万字),《铁路之恋》(3万字),《似水情缘》(4万字),《百姓故事》(2万字),《珍惜亲情》(4万字),《美好时光》(4万字),《跨越世纪》(5万字)等7部中篇随笔,记录了从1950年到2005年我所经历过的大事小情。

        我以后还陆续写了反映同性恋的长篇小说《古城传说》(约24万字)和《男人档案》(约23万字),科幻和神话的长篇小说《梦幻天空》(约25万字),还有反映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多情大地》(约30万字)和《姐妹兄弟》(约30万字)。另外我还写了《儿女婚事》、《工区故事》、《机关闲事》、《家属碎事》和《男女那事》等5部中篇小说,每一部都在5万字左右。

        这些随笔和小说共计有180多万字,我都是先在电脑上写,然后再抄写在稿纸上,装订成册后存放在书柜里。因为我知道文章发表难,出书比发表更难。这样装订成册,有时间拿出来看看也是一种享受和快乐。

         2003年3月11日,西安的《华商报》发表我的诗歌《你我相伴直到永远》。4月7日,我把写好的中篇小说《儿女婚事》送到《华商报》社,因为在非典时期,门卫不让上楼,我就把稿件交给了门卫。以后就石沉大海,再无音信。2007年7月1日,《华商报》社开展自查问题的活动。7月2日,我把送中篇小说《儿女婚事》一事写信给了《华商报》社,晚上7点多报社就派记者卿荣波来小区家里采访我,7月3日《华商报》用了几乎大半个版面刊发了我写给报社的信和记者采访我的消息。

        我真的很感谢今天的新时代,是手机和网络平台让我又有了用武之地。我是2018年4月知道知青网的,4月14日知青网就发表了我的诗歌《我们永远是兄弟——写给下乡的知青朋友们》,阅读量在13777人次。后来我每月都在知青网上发表4到5篇诗歌或者是文章。我2018年11月7日在知青网上发表的诗歌《再唱赞歌给知青》被《指间秀》网站制作的《纪念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选用后,阅读量就达到了525万多人次。后来,我又先后在《情感文学》、《作家前线》、《铜川大视野》和《中国诗歌报》、《天安门文学》、《中国爱情诗刊》、《书香文学传承社》、《乡土蓝田》等网络平台,以及西安铁路文化艺术研究会的《清秋》杂志,西安局集团公司老年诗词研究会的《西铁老年诗词》杂志,《中国诗歌报》纸刊2020年上卷和2020年特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至今也有1000多篇了。另外,我的一首诗歌《等待》还被收入《中国最美爱情诗经(第二部)》一书。我写得多篇文章也先后被收入由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离退休管理部、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关工委编印的《四十春秋铸辉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特辑》、《铁路好故事——路风家风篇》、《我和我的祖国——西安局集团公司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离退休职工优秀征文集》等书。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我现在是《情感文学》和《作家前线》的签约作者,《中国诗歌报》的会员,《中国爱情诗刊》的在线诗人,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的会员,也是我们西安铁路局老年诗词研究会的会员,还参与了近几期《西铁老年诗词》的编辑工作。

        我已年过古稀,为了能给我和孩子们留下点值得纪念的东西,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在2020年自费出了三本书。诗歌集《诗意流淌》里收录的114首诗歌和小说散文精选《工区里长满了故事》里收录的13篇小说,30篇散文和随笔,大部分都是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过的。《丫丫》是我新写的一部记实文学,有10万字左右,是我写给外孙女丫丫的一本书,记录了她从出生到十岁的成长经历。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退休的那一天,但是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爱好和追求不能丢掉,退休应该成为我们新生活的开始。我也更知道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所有的东西也都成为了历史。我今后还会继续努力的,只要是身体许可,我会一直写下去的。这就是我的退休生活,只要心里有信仰和追求,累也快乐!苦也快乐!

刘玉伟,2021年3月23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刘玉伟简介:笔名晓柳,老三届,老知青,老党员。以前在省、市和铁路的报刊电台上发表过新闻和文艺作品400多篇。近两年来在作家前线、中国诗歌报、中国爱情诗刊、西铁老年诗词、知青网、情感文学和铜川大视野等网络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近400多篇。是作家前线和情感文学的签约作者,中国诗歌报的会员,中国爱情诗刊的在线诗人,西安铁路文协的会员,西铁老年诗词研究会的会员,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的会员。


投稿文责自负,要求300字以上,【投稿前请仔细完善作品段落,字词引用,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作品原创首发请注明作品如有抄袭永不录取作品一周内没有发表请另投别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