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田的八景所想到的

 乡土蓝田 2022-03-28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蓝田的八景所想到的

杨少敏

蓝田八景指蓝田县境内的八景,除了县属的八景,还有汤峪八景、红门寺八景。今分别简单介绍。

蓝天八景有首诗:辋川烟雨沿途看,石门汤泉似火煎。玉山高并两峰寒,鹿塬秋霁穗通天。绣岭春芳生当面,灞水环流清且涟。云横秦岭八百里,蓝桥仙窟景无边。

1辋川烟雨

辋川烟雨在今辋川镇两河桥以北至辋峪口,古代这里空气湿度大,风力轻微,阴雨多,加之辋峪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阴雨和浓雾环绕山川,烟雨濛濛,形成一景,给人朦胧、多义、宽泛的诗情画意。

2石门汤泉

石门汤泉在古石门谷口(今汤峪镇汤峪口塘子村),自从唐代挖塘成功后,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来这里沐浴,赐名“大兴汤院”,建有五池:玉女、融雪、涟珠、漱玉、濯缨,热依次减,人们在老泉眼能把鸡蛋煮熟。其功效是:玉女养颜,融雪行气,涟珠定心,漱玉舒筋,濯缨去疾。解放后建成汤峪疗养院、碧水湾露天浴池等沐浴设施,每年农历三月三,洗桃花水的人车水马龙,形成一景。

3玉山高并

玉山在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蓝峪内,由于孝神王顺担土葬母又称王顺山;由于产美玉,美玉名蓝,又称蓝田山;由于山顶比较平,有称平顶山;由于其两座山峰像一个倒扣的车,又叫覆车山。“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出自杜甫《九月蓝田崔氏庄》的诗句。

4绣岭春芳

绣岭,又叫横岭,在县城以北,是秦岭北出西拐的余脉,其中心三官庙、金山街在县东北15公里处,东接元象山,西接骊山,东西长25公里,为岭南灞河水系与岭北零河、戏水的分水岭,海拔在850-----1093米之间,春季百花盛开,鸟语花香、万紫千红,村庄和道路多在岭脊,地形独特,多为土疙瘩,因此春天无论从那个方位看,鲜花都在当面。

5鹿塬秋霁

白鹿塬位于县城以西,是一个东南----西北走向的黄土台塬,位于浐、灞二水之间,南北宽约10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平均海拔650米,一条荆峪沟把它分为南北二塬,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分属蓝田、灞桥、长安,历史上曾隶属芷阳、灞陵、南陵、灞城、白鹿、宁民等县。白鹿塬地势叫平坦,秋季谷子(明末清初,玉米还没引进到中国)遍野,雨后天晴,谷穗沉甸甸的,黄灿灿的,一望无边,为蓝田一景。

6灞水环清

灞河发源于倒回峪内,有源于蓝渭交界处的箭峪岭南坡的九道沟而南流的北川水,有源于蓝田、洛南交界处的董家崖而西流的东川水(麻川水),两条河流在灞源街西汇合后,又接纳了湘子岔、南石门、何家川、曹家山诸水后,穿过王扒岭,进入倒回峪主道,又汇合了几条河水西流,到九间房镇冯家湾村下的三峰山脚下出山,流到许家庙街南的玉山村,北面接纳清峪河、峒峪河,南面接纳流峪河后,始正式称灞河。灞河源头,北源、东源流程基本相等(20几公里),经灞源乡政府研究决定,东川董家崖为灞河正源。灞河流到峣柳城南,河道平缓,河水清澈,且多涟漪,辋峪河从南注入,延缓了流速,又向北流去,形成了“灞水环流清且涟”的景色。

7云横秦岭

秦岭在蓝田县南,西起距县城30公里的石门岭,与长安交界,东到距县城33公里的木家台与商县交界,万山林立、沟壑纵横。在有雾的日子,秦岭云在半山腰,雾以下像波浪滚滚的大海,雾上的山头像小岛,景色极为壮观。云横秦岭八百里,是概数,不是基数,其它县也能用,但“云横秦岭”一词出自蓝田,蓝田人最有话语权。

8蓝桥仙窟

蓝桥仙窟就是蓝桥街附近的碧天洞,是中唐韩湘子修炼的地方,韩湘子是中唐韩愈二哥韩会的孙子,韩愈侄儿韩老成的儿子,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祖父韩愈夫妇抚养成人。长大后,在朝做了几年大理承的官,看破红尘,在南山锡水洞、碧天洞修道。碧天洞洞口仅容一人,洞内宽敞,钟乳石倒挂,琳琅满目,韩湘子在碧天洞上的珍珠楼烧茅炼丹,后来在成仙岭羽化升天,成为八仙之一。他修炼的锡水洞称湘子洞前洞,碧天洞称湘子洞后洞。碧天洞,幽深、神秘,因此有“蓝桥仙窟”之称。



红门寺八景

红门寺八景出自《蓝田文史资料》,我直接引自城关中学校本教材《蓝田人文史话》。

其诗曰:二仙四女架铁桥,打儿窝下悬崖路。白云关上三掌峰,两河水绕红门寺。天然石狮山尖坐,紫云仙山铁佛像。白岩照耀安基寨,护国寺上耸云头。

              1二仙桥、四女桥

二仙桥,有个优美的神话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支祸害百姓、殃及无辜的土匪,有天夜里进村抢夺山民材物时,突然一道灯光照射得土匪睁不开眼睛,土匪们全吓坏了,个个爬在地上直哆嗦,有几个都尿裤子了。这时有人看见万年灯塔下,有两个仙女在河边洗脚、戏水、私语,身旁放着一把长6尺、宽9寸的宝刀。土匪见状,仓皇逃走。

数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土匪又来骚扰村子,看见二位仙女手持宝刀站在长3米、高2米呈东西向的两块巨石上,拦在土匪进村的路上,土匪掉头就跑,从此再也没有侵害过山民。第二天早晨,山民发现两块巨石上架起了一座木板桥,为了纪念二位仙女,村民们便把这桥叫“二仙桥”。

四女桥也有一个神话传说,很久以前小寨镇东沟村有位王姓孝子,去柞水县高桥乡宽沟口村,为母亲购买棺材毛料,途径四女桥河口时,上游突发山洪,河水猛涨,王姓人正行至河中间,被洪水夺去了生命,人们为之叹息。此事感动了观音菩萨,下令四仙女下凡,在河上连夜搭起一座木桥。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这四位仙女,把这村子叫“四女桥”村。

              2打儿窝(崖屋洞)

二仙桥村三组有个石屋,石屋上方有个长形洞口,洞深约60公分,底高口浅。相传有对夫妻连生7个女孩,可还想再生一个男孩。到处烧香拜佛许愿,从而感动了送子娘娘,托梦对这对夫妻说:“三月初三早晨三点,用三十根香、三十张黄表去崖屋洞下,烧完后,用左手拿一小石子,背面扔向上方石洞内,如果掉不下来,就生儿子,掉下来就生女子。”这对夫妻到了那天,按梦里说的“办法”行事,果真石子没掉下来,夫妻俩欢天喜地回到家里。不久妻子便怀孕了,第二年春便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以后到这里祈求神灵赐予孩子的人陆续不断。

              3白云关上三掌峰

红门寺所在的山叫白云关,它是旧时翻越秦岭、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由于东西两河水蒸气上升,白云经常笼罩山头而得名。白云笼罩山头从气象上就是一景;山上有三个天然形成的“平掌”,高山上相对平的地形也是一景。

            4两河水绕红门寺

两河,指辋水西源的西采峪河的上源的东沟水、西沟水。西沟水发源于秦岭南坡的白岩沟,先东流,到肖家沟北流,流经白岩沟村(白岩沟在白石岩以南,白岩沟村在白石岩以东)、龙王庙,阴谋沟水从西汇入,流经齐家掌、小沟口、唐家湾,到红门寺村西;东沟水发源于红门寺东南的刘申沟,向西北流经罗家、大北沟、何家院、小北沟、姚沟口、甘家坪、七安子、大坪,到红门寺村东。两河水绕红门寺,以下称西采峪河,为辋水西源,到两河桥与东源汇合。

             5天然石狮山尖坐

距红门寺15华里处,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大石头,形若狮子,有躯、有头、有嘴。狮子座南面北,引人注目,行人在远处就可以看见。狮子对面的河边,又有一个“石绣球”,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

               6紫云山上铁佛像

海拔2100多米的紫云山,距龙王庙村15华里,在甄家沟山顶上,庙建于明代,庙内祭祀咸阳塬上兄弟三人。咸阳塬上黄姓兄弟三人来紫云山采药,走到半山腰,老大肚子饿了,让老二上山看莲花开了没有,老二让老三去,老三上去看到三株莲花都已经开放,就坐在中间那朵莲花上,化气成佛;老二不见老三下山,就上山去看,见老三已成佛,就坐在左边莲花上,也化气成佛;老大不见两兄弟回音,急忙上山去看,见两兄弟都已成佛,占了自己的位子,不高兴地坐在右边莲花上,也化气成佛。后来人们在三兄弟成佛的地方,建起了庙宇,塑了像,但中间的(老三)笑,左边的(老二)半笑,右边的(老大)愁眉苦脸。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8月移庙到今庙址。庙门端对白岩沟安基寨,用石条砌成三个洞,每个洞里一个铁佛像,每尊重一吨,还有三个铁香炉,正面有莲花花纹,每个重40斤,庙内有一口铁钟重1500斤,铁瓦100多页,每页长15寸,重15斤,瓦上有“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吉”九字,瓦中间有“灵应今重修金铁佛像”九字,庙内还有“紫云仙山”字碑,为光绪七年(1881年)四月立。

由红门寺到紫云山有七十二道汤房,山峰奇秀,峡谷幽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且气候凉爽,水甜花香,是人们游山避暑的好地方。

              7白岩照耀安基寨

横卧秦岭头上的巨大白石岩,背(西)靠汤峪河上游的月亮石,夜间月光照耀发出白色光带,直射对面的安基寨。

                8护国寺上耸云头

护国寺位于红门寺东边一座有两个大石狮子躺着的高山上,面朝北,天阴下雨,云雾笼罩,云头常常伸到庙顶上。

汤峪八景

汤峪是蓝田西南风景秀丽的地区,前几年汤峪镇政府出了一本《汤峪胜景》,其中也提到“汤峪八景”,除了几个有名的景点外,把几个不为人知的小山头也予以命名,其实这些小山头的名字,只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意念赋予的。我作为一个汤峪本地人,多年一直研究汤峪历史,现根据自己的理解,也提出“汤峪八景”,我没有现成的诗,自赋一首,作为开头。

石门汤泉似火煎,东峰道观几千年。汤泉湖影如画卷,大昌雄关数流年。驮骡古道通陕南,月石浐源仙境般。紫云秀色有铁冠,峙峪仙山在终南。

                1石门汤泉

唐石门汤泉,位于石门谷口,据可靠历史记载,发现于唐初年,据说挖塘时又出现仙女降临、白鱼呈瑞。石门汤泉水温高于眉县凤泉汤、临潼骊山汤,适宜洗病。唐代唐玄宗、杨贵妃来这里沐浴,命名“大兴汤院”,建有五池:玉女、融雪、涟珠、漱玉、濯缨。唐以后,国家政治中心东移,石门汤泉沦为民间浴池,屡被山洪冲毁,但屡毁屡建,一直是人们沐浴的理想之地。

清末,秦岭以北的山谷改称“峪”,石门谷改称汤峪,石门汤泉才有了“汤峪温泉”的名字。国民党时期,西京市政委员会在西沟口设“伤兵疗养院”,供在抗日前线的伤兵疗养,这是汤峪疗养院的前身。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建“疗养院”,1954年归陕西省管辖,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下辖的医疗机构。建院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贺龙、习仲勋前来视察并疗养,经济学家马寅初,画家李琦来院疗养。

现在塘子村大力开发温水资源,修了“碧水湾”露天浴池,群众浴池的沐浴条件也大为改善。汤峪温泉是蓝田文化的名片之一。

                2东峰道观

东峰山在塘子村东南河东,山像一个蚕茧,又叫“茧山”。东峰山道观,建在山的半腰一个平台上,面向西北。据庙宇的历史简介,东峰山道观建于秦代,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今庙宇是“文革”以后新建的。东峰山道观隶属汤峪镇河东村。

庙中第一进,有五间正殿,中间供奉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老子、李耳、老聃),叫“祖师殿”,右前侧为“瘟神殿”左前侧为“送子娘娘殿”,两侧庙宇各三间,都是硬山顶,两坡攒脊的古建筑。

第二进房屋与第一进同,中间为“玉皇大殿”,右前侧为“财神殿”,塑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左前侧为“药王殿”,塑药王孙思邈。

第三进是用石头箍的洞子,中间供奉华夏民族的始祖母----九天圣母华胥氏,两侧是她的儿子伏羲氏和女儿女娲。老母洞中间的一幅对联是:和谐社会托神福,慈心济世结善缘。

每年农历三月三,正是洗桃花水的时候,东峰山道观逢会,届时沐浴的、朝会的比肩接踵,人潮如涌,非常热闹,关中东府渭南市、中府咸阳市、陕南商洛市的朝会人很多。

               3汤泉湖影

汤泉湖是上世纪兴修水利的产物,当时的汤峪区组织焦岱公社、汤峪公社、史家寨公社在汤峪石门关外、塘子村南的东峰山、西峰山之间,修拦河大坝,蓄水,于1972年水库修成,叫“汤峪水库”。水库坝垂直高度39·5米,东西长186米,坝面宽5米。是两坡砌石、中间黄土碾压实心坝。水库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448万立方米。汤峪水库向峪口延伸约4华里,形成一个约4倾大的高峡平湖,水光山色引人入胜。

汤泉湖像一面镜子,春天两岸烂漫的山花、夏天两岸的浓阴、秋天两岸的万紫千红、冬天两岸的玉树琼枝都会倒映在水中;春夏秋三季,游船在湖面上窜,像鱼在水面窜,船上的伞像蘑菇在水上飘。景色极为秀丽。这里有沙滩、有湖面、有山,是游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4大昌雄关

大昌关就是石门关,位于汤泉湖以南,地形像一个石门,古代石门谷就以此得名。唐代在石门关设大昌关戍守出,驻军保卫京城长安,控制兴安道、协助控制蓝关古道,防止巴蜀、荆襄的反叛势力进犯京城。唐乾宁二年(895年),昭宗帝李晔坐镇石门镇圣寿寺调兵平叛,调东川节度使顾颜晖、西川节度使王建出石门古道,到石门镇圣寿寺勤王,这两个节度使就由大昌关出山到石门镇的。当时大昌关在唐军手里,勤王部队直出石门关到达行在,确保了昭宗一行的安全,为平叛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唐末黄巢在这里驻过兵,明末李闯在这里平过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经此出汤峪。

石门关还有一处历史古迹,就是西汉末年,王蟒赶刘秀到此,刘秀藏在关内半崖一个洞内,避开了蟒军的追杀。后来这个山洞叫“刘秀窑”,“五羊公司”给刘秀塑了像,作了说明,为这座古关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5驮骡古道

汤峪河西白家沟口以上,就是骡子道口,骡子道由骡子道沟口向西南18华里,到骡子道岭头的蓝柞分水岭。骡子道的特点是迂回大,路宽,两个驮骡驮着货,可以错开。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山里山外物流的重要通道,战时是战马、驿马、驮辎重的驮骡经过的地方。由于有骡子道,所以古石门谷既是物流要道,又是军事要道。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东方吴楚七国叛乱,朝廷派太尉周亚夫走峣关道(蓝关古道)前往平叛。前线不断有战报送达朝廷,朝廷不断有诏令送达前线,但峣关道不断被叛军阻断。于是朝廷重开了一条出长安东门或南门,由石门谷过秦岭到达前线的驿道,往来公文由驿马经石门谷骡子道送达,保证了平叛战争的胜利。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骡子道主要是驮骡驮货,在汉水流域和渭水流域进行物流。这种物流一直延续到解放后1958年。

石门谷骡子道的驮骡运输同云南、西藏的茶马古道一样历史悠久。石门古道上,过去长年累月地响着驮骡的铃铛声,回荡着赶骡人粗犷的秦腔。由骡子道岭头过岭,到柞水县石窑沟、沣河街,向东到安沟口,向南到银碗街、蔡玉窑、凤凰嘴,再到汉水中游的兴安、蜀河镇;向东可到镇安县米粮镇、湖北省郧西县;向西南可到镇安县云盖市镇、宁陕县、石泉县。通陕南、湖北各地,骡子道是个瓶颈,因此骡子道是汤峪一景,骡子道沟口的摩崖石刻有“骡子道”三字,它正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6月石浐源

《陕西导游》新编(陕西旅游出版社)“浐河”条这样写道:“浐河发源于蓝田汤峪月亮石”,认为蓝田汤峪“月亮石”是浐源标志。浐河有几大支流,从西到东有库峪河、汤峪河、岱峪河、荆峪沟河,按照“以远为源”的原则,汤峪河最长。汤峪河在山内迂回曲折,有“七十二道脚不干”之说;岱峪河是半截峪子,比汤峪河短10多公里,到焦岱镇嘴头村,岱峪河从东南汇入汤峪河;汤峪河继续西北流,到长安区鸣犊街道办嘴头村,库峪河从南面汇入。《蓝田县志·光绪志》88页,记载“汤峪河西至库峪河十里,库峪河北至咸宁县”。这就可以看出汤峪河比库峪河流程长10里。

月亮石位于汤峪河东源,其水由文公庙、搭木桥、流到月亮石,在骡子道口端南约3华里的地方,河东有块约一间大房大的半月形的石头,这就是“月亮石”。这里原来有人居住,解放前汤峪石门坊有户杨姓居住在此,解放后该户回到石门村十组;解放后汤家在此居住,低标准时,进山肩粮、肩木头的人很多,汤家的店很红火,改革开放后,汤家没了生计,迁到淳华县去了。

现在这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野花四季不断,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引人入胜,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7紫云铁冠

紫云山在秦岭主脊以北,汤峪河与西采峪河的上游,其东面的水,都流入西采峪河,是辋水西源;其西面的水都流入汤峪河,是浐河上源。因此,紫云山是灞河、浐河的分水岭。

紫云山又名铁冠山,由于山顶有铁瓦殿形似铁冠而得名。《蓝田地域,文化概览》记载:“紫云山(又名铁冠山),原玉川乡、汤峪镇、小寨乡之界山,在县城西南26千米处,传说有紫云真人在此修炼成仙。”传说老子在此学道,开悟了上善之道,到周至楼观台筑台讲经。

紫云山原始森林茂密。一年四季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这里空气清新,如世外桃源,是游山玩水、避暑休闲、陶冶心灵的好地方。汤峪镇汤四村陡沟以北,河东有个口朝西北的铁冠沟口,沟内朝东南方向叫铁冠沟,沟内树木葱茏,鲜花遍布房前屋后,果子、蜜蜂箱随处可见。15里到达峰顶,这里有铁瓦覆盖着的庙宇,叫“铁冠山”。向东南过岭就到了西采峪红门寺的甄家沟。有人从汤峪河去红门寺就走铁冠沟过梁。

人们从铁冠沟游紫云山,看山顶铁瓦殿,看沟内农家的田园牧歌,看原始森林。

               8峙峪仙山

峙峪在塘子村以西1·5公里处,从峙峪沟口的上峙峪村进山,到佛山寺5公里,基本东北----西南走向,从佛山寺到梯子沟岭头,2·5公里,南北走向。峙峪在“文革”后大兴宗教建筑,峙峪沟口有坐西面东的“香云寺”,两层仿古建筑,供奉佛祖释迦摩尼以及阿弥陀佛、西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雷家以上,白家一下河西路西有土地庙,供奉当坊土地和巡山土地。10华里后转折处有规模宏大、建筑辉煌的宗教寺院“佛山寺”,这个寺院是文革后新盖的,四层,第一层是山门;第二层供奉佛祖;第三层供奉九天圣母以及送子娘娘;第四层供奉南海观音、峨眉山普贤、五台山文殊三位菩萨。佛山寺“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驻有四五十个僧尼,每天作功课,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佛山寺以南沟道转为南北方向,河西的老洞沟口有个道观----“慈惠观”,但却供奉着道教的真武大帝、佛教的观音大帝、儒教的南孙真人(药王孙思邈),体现了中国宗教的兼容并蓄。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逢会,届时方圆百里的香客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峙峪上下十多里的山谷中人潮涌动,唱佛诵经之声不绝于耳。非常隆重、庄严。

                 写后的思考

所谓“八景”,是个动态的概念,不是静态的。蓝田八景是明末清初人提出的,由于气候、时局的变化,有的已经名不副实了,只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例如现在气候干旱了,“辋川烟雨”“云横秦岭”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秋季的主要庄稼是玉米,不种谷子,“鹿塬秋霁穗通天”也消失了;灞河在县城附近设了许多橡胶坝,蓄水造湖,在县城段造成一连串人工湖泊;横岭上人住多了,村庄、公路、养殖场、果林、企业多了,那种自然状态的“春芳生当面”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更美好的景色。

红门寺八景,主要是自然景物及其传说,“白云关”的名字早已被“红门寺”取代,只是其传说还流传着;二仙桥、四女桥已被水泥桥所取代,成为村中人永远的乡愁;“护国寺上耸云头”由于气候变干燥了,已经消失了。

汤峪八景,汤峪镇政府的《汤峪胜景》、塘子村出的《魅力汤峪》都写了“汤峪八景”。他们对汤峪美景的讴歌都作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但有的内容仍值得商榷。《汤峪胜景》把水库以西西峰山的四座小山峰分别命名为“锦茵峰”“清浦峰”“翠微峰”“绣虎峰”,这是作者凭自己的意念赋予的,连个立足点都没有,不能算四种景物吧。“大兴汤院”与“汤泉碧水”属于种属概念,不能并列;西峰山没有上山的路,三间庙宇破败不堪,不能算作汤峪一景;没有仿唐建筑,“大唐风情”不能算作汤峪一景;云台山位于汤一村、汤二村以东,是汤峪与岱峪、洋峪的界岭,史料记载从洋峪向南进山可到云台山主峰,云台雪景不算汤峪一景。在弘扬地方文化的今天,我根据历史人文深厚、新建的景点有创意、为广大知识界和人民大众所认知的要求,写了“蓝田八景”。


投稿文责自负,要求300字以上,【投稿前请仔细完善作品段落,字词引用,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作品原创首发请注明作品如有抄袭永不录取作品一周内没有发表请另投别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