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借“宝”不还,​成​肖劲光心病,事后回忆:为自己的小气好笑

 lixj1028 2022-03-28

1937年12月,留守兵团召开了第一次兵团首长会议,正式颁布编制、任命干部,毛主席亲自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讲话,在会议上,他拍了拍肖劲光的肩膀,风趣地说道:“我在延安,就是靠肖劲光,靠你们留守兵吃饭啊。”

之后,毛主席还当众向肖劲光开了一次玩笑:“肖劲光啊,我准备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你也得做这个准备呦。”从这句话也能够看出毛主席和党中央对肖劲光的信任。

嗜书如命的毛泽东

毛主席博览群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著作到资产阶级学者著作,从古代到近现代,从中国到外国,包括文史哲经和政治、军事、地理、科技德国方面的书都涉猎过,并对很多书籍作了专门性的研究。

毛主席曾多次说道:“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从年少时的“活我照常干,书我也照常读”,到晚年时,躺上病床上床头上都是书。毛主席与书形影不离,书也是他的精神食粮。

也正是因为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使得他成为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一代伟人,那么,在此过程中,毛主席是如何坚持读书的呢?

文章图片1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8岁时,有了进入私塾学习的机会,在这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中,毛顺生送毛泽东入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儿子认认字,搞清楚家里的账目。

尽管毛泽东初入私塾时,年龄还比较小,但在面对这些书籍时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挑灯夜读,甚至偷偷在被子里读书。

也正是这些书籍的影响,使得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湖南图书馆的自学生涯是毛主席最为珍贵、最有收获、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这半年的时间中,他接触到了西方的一些书籍,通过这些作品并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毛主席萌生了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决心。

尽管只是短短半年的时间,但毛泽东却收获不少,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为劳苦大众献身的终生奋斗的目标。

后来,尽管到了革命最艰苦的年代,毛主席也没有放弃读书。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时期,每次红军攻下一个县城的时候,他嘱咐战士们除了搜集报纸之外,还要搜集一批图书。随后他就挑出一部分有用的带在身边。

在长征途中,为了搜集图书也曾有过许多趣事。

文章图片2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读书

有一次部队打了胜仗,毛主席问秘书有没有什么战利品,秘书们连忙把搜来的香烟送了上去,毛主席无奈地说道:“不是这个,我要的是书……”

秘书们这才知道,书对毛主席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从那以后,每到一个地方,身边的同志们都会为主席找书。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需要到处奔走,因此行装都比较简单,毛主席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书不能不带,他非常珍惜每一本图书。

1947年,从延安撤退的时候,丢下了很多日用的必需品,毛主席除了将一部分书埋在了地下,剩余的都从西柏坡带到了北京。

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书籍,毛主席格外珍惜,从井冈山到后来的转战陕北,始终都带在身边。在转战陕北的途中,因为实在不方便,为了保证图书的完好,毛主席还专门求过人。

那个时候,中央​机关撤离到了枣林沟,眼看敌人已经追上,毛主席走到刚刚入伍的一位警卫员马汉荣的身边问道:“汉荣同志,你是绥德人对吧?”马汉荣点了点头,表示绥德距离这里不远,半天就可以到达。

文章图片3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

毛主席看着自己的书籍,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个人有点事儿求你帮忙,我有​几箱​书籍,能放在你家吗?”

马汉荣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没问题,我家住在绥德的一道大沟里,离公路比较远,敌人也不会去,就算他们去了家里人也能对付。”

毛主席顿时​眉开眼​笑,惊喜​地​连声道谢:“那你就跑一趟吧。”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毛主席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全,而是自己书籍的安全,可见毛主席爱书之深。

当马汉荣带着书回来之后,向毛主席报告,书籍已经藏到了家中的暗口小洞,是土匪和国民党找不到的地方。毛主席这才舒展了眉头,连着说了三声谢谢。

即使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毛主席也在想办法搜集、收藏书籍,甚至为了借书,还和肖劲光闹过一次笑话。

毛主席向肖劲光借书不还

肖劲光和毛主席是湖南老乡,在五四运动期间,他通过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知道了毛泽东这个人。

1920年8月,毛主席和何叔衡等人在长沙筹办了俄罗斯研究会,肖劲光得知毛泽东在长沙的活动之后,立即放弃所在学校的毕业文凭,申请并加入了俄罗斯研究会,在此期间,结束了担任书记干事的毛泽东。

而当时,毛泽东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社会活动家,而肖劲光也只是一个学生,当俄罗斯研究会准备派第一批学生赴俄勤工俭学的时候,肖劲光就被挑选上了,就这样,肖劲光踏上了赴俄学习的旅程,走上了革命的第一步。

文章图片4

毛主席和肖劲光

1930年,毕业之后的肖劲光回国参加革命斗争,被分派到闽西,担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即将在瑞金召开。肖劲光作为闽西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再次见到了毛泽东。

这次是他回国之后首次见到毛泽东,和过去的战友久别重逢,肖劲光显得十分开心,也滔滔不绝地向大家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当时肖劲光刚刚从苏联回来,年少气盛,发言时嗓门很大,说了很多关于苏联红军的情况,也对苏区红军的建设提出了不少意见。

对此,毛主席也并不恼怒,只是亲切地说道:“你喝口水,坐下慢慢讲。”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才让肖劲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言论不太得体,也不够谦虚,虽然自己在莫斯科学习过,但是有些意见不一定是适合中国的。

就在会议前,毛主席还专门找到了肖劲光谈话,告诉他为了适应革命的形势,迫切需要培养一批红军干部,考虑到肖劲光学习的军事知识比较系统,所以组织上准备派他担任红军学校的校长。

因此,在征求肖劲光的同意之后,肖劲光被正式任命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

文章图片5

肖劲光

红军时期,肖劲光的军事才能得以展现,在一次兵团首长会议上,毛主席风趣地对肖劲光说道:“我在延安,就是靠肖劲光吃饭,靠你们留守兵团吃饭啊。”

在长期的作战中,肖劲光和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也发生过不少有趣的故事。

1940年的一天,毛主席来到了肖劲光的窑洞,他看到正在修改讲义的肖劲光,顺手拿起旁边的一本讲义,问道这是谁弄的呀?

肖劲光回答,这是我们司令部的几个参谋弄的。毛主席接话道:“你们留守兵团可是有人才噢,听说你这藏了不少宝贝,给我看看怎么样。”

肖劲光一时没意识到毛主席口中所说的宝贝是什么意思,问毛主席“宝贝是什么?”毛主席这才说道:“昨天子珍来,说你这么藏了很多宝贝,我今天要来挖一挖哩。”

毛主席的眼光停留到肖劲光桌子前一摞书上。肖劲光这才知道,毛主席所说的“宝贝”就是这些书啊。

他说道:“我就这么几本破书,以前有过好多书,长征的时候都丢掉了,可惜啊,现在找一本书太难了。”毛主席应和着:“是啊,物以稀为贵。”

文章图片6

1936年,刚经历过长征的毛泽东

毛主席看到桌子上的书,忍不住拿起来翻看,当他看到《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的时候,眼睛突然一亮,对肖劲光说道:“我想研究军事问题,这两本书我拿去看看。”

肖劲光没有说话,对他来说,这两本书真的是他的宝贝,长征时期那么艰苦,爬雪山过草地他都带着,始终都带在身边舍不得丢掉。

军委的不少领导也都向他借这两本书,但他都舍不得,可以说,这两本书已经被肖劲光视为珍宝,所以当毛主席开口要借的时候,肖劲光担心这两本书再也回不来了。

毛主席看着默不作声的肖劲光,笑着说道:“怎么,舍不得了?你好小气哟。”

文章图片7

毛主席

肖劲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是有些舍不得,我就这两本军事书,部队教育还靠他们当拐棍哩。”

毛主席拿着说,讨笑着说道:“那给我也当当拐棍吧,借你的一定会还给你的。”肖劲光这才表示,主席要的话那就借给你。毛主席开心地一再表示:“我好借好还。”

然而,没想到的是,当毛主席兴高采烈地拿着这两本书走出窑洞的时候,却再也没有还回来。为此,肖劲光心疼地好长时间。

多年以后,对于此事他仍旧记忆犹新,他感慨地说道:

“这两本书就这样借给了毛主席,以后毛主席也没有还我。现​在​想起来,还为自己当年的小气感到好笑。那也是延安的艰苦条件造成的,那个时候要想在边区搞到这些书,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

文章图片8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

然而,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藏书习惯,也为党和人民保护了大量财富,董必武也曾说道,我党我军在战争年代的大量宝贵资料,都是毛泽东个人保存下来的。

嗜书的毛主席经常向人借书,有一次听说黄炎培先生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毛主席立即向其借来看。每天都会看着琢磨,有时候还会拿起笔来对着练。练到兴头上的时候,连饭也不记得吃了。

当然,黄炎培本人也自然十分珍惜这本“珍宝”。当毛主席借了一个星期之后,黄炎培接连打电话询问要让毛主席还书。

有一天卫士尹荆山在倒茶的时候,告诉毛主席黄炎培又来电话了,毛主席不高兴的说道:“怎么也学习逼债了?不是说好了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

尹荆山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席,他们不是催要,是问您还看不看。”

毛主席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毫不犹豫地说道:“我看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就催讨,是他们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文章图片9

黄炎培和毛主席

尽管毛主席一再保证,一定会归还,但黄炎培依旧电话不断。

有时,开头问的别的事,结尾的时候总会问上一嘴什么时候还书,毛主席问道:“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都沉不住吗?”

李银桥也在旁边说道,跟主席讨债似的,没深浅,毛泽东听后这才消气,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一个月期限已到,毛主席将这本真迹小心翼翼地包装好,交给了尹荆山并嘱咐道:零点前必须送到。

尹荆山表示,黄老已经来了电话,说主席再看几天没关系,毛主席也不再强求,要他赶紧送过去,朋友交往也要重信义。这本真迹终于完完整整地回到了黄炎培的手中。

毛主席读鲁迅著作:这套书保存下来不容易

在现代作家中,毛主席最喜欢读的就是鲁迅的著作,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曾读过鲁迅的一些著作,但却没有系统地读过鲁迅著作。

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的20卷本《鲁迅全集》出版,毛主席也得到了出版社赠送的一套。毛主席收到书籍之后,把它放在办公桌旁,只要有空就会拿来读一读。

文章图片10

毛主席在写字

经过系统性地阅读鲁迅的著作,毛主席开始对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所以在毛泽东后来的著作、谈话和报告中也曾多次引用鲁迅的书中的一些语句。

对于鲁迅的这套书籍,毛主席特别珍惜,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带在身边。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书籍在战争中丢失,但这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却一卷都没有丢失,完完全全地被毛主席保存着。

到中南海居住之后,毛主席在书房中阅读着《鲁迅全集》一边翻阅,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这套书保存下来不容易啊!当时打仗,说转移就转移,有时在转移路上还要和敌人交火,这些书都是分给战士们背着,他们又要行军,又要打仗。”

1949年12月,毛主席出访苏联,在临走前夕,毛主席亲手挑选了几本鲁迅的著作以便在路上和空闲的时候看。

有时看到精彩之处,还会自言自语地连连称赞:“说得好!说得好!”看得心满意足才会吃饭。

1956年到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带注释的10卷本的《鲁迅全集》,毛主席对此十分珍爱,始终放在床头,反复观看。

毛主席对于鲁迅的每本书和每篇文章都非常清楚发表的时间和出版的时间。

文章图片11

毛主席在写字

70年代初,毛主席已经步入耄耋之年,80岁高龄的他身体不如从前,日日夜夜躺在病榻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坚持阅读鲁迅的著作。

为了方便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阅读鲁迅的著作,工作人员专门将50年代出版的带有注释的十卷本《鲁迅全集》印成少量的大字线装本。

毛主席收到之后,看得很快,也会翻看好几遍,也在一些封面上能够看到毛主席亲笔写的“1975.8再阅”。

毛主席最喜欢的是鲁迅的杂文,在阅读时经常思考进行拓展,也会用杂文中的思想和言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毛主席也非常喜欢读鲁迅的诗,生前练书法的时候,也会经常写鲁迅的诗句。也会把书写的诗句送给外国友人。

可以说,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光,《鲁迅全集》陪伴他度过了最后的几年路程。

文章图片12

毛主席在写字

毛主席爱读书也爱藏书,全国解放后,毛主席曾提出,要把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进行收藏,但这一愿望始终都没能实现。

但是在他几十年的搜寻中,毛主席晚年的藏书已经近10万册,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极具藏书规模的小型图书馆,而毛主席也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真正的“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