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 | 哪有什么理所应当

 枚庸 2022-03-29

◎ 枚庸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总是折射出不同的镜像。
人站在镜子前,换一个视角观察,总能发现多出几个维度,与自己固有观念里不同的标准和状态。
当下南昌的突发疫情,似乎也像是这样一面镜子,正照着自己和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我不知道是不是观察角度的差异,却让我真切体会到,世上哪有什么理所应当。
 
第一轮全员核酸那天晚上,因是临时通知,下午五点才开始检测。我们吃过晚饭准备去的时候,早已排上了很长的队。当天气温骤降,室外寒风阵阵。
我和夫人、母亲,带着孩子一齐下楼,看情况至少要排上几个小时,意识到不能都这么耗着。于是,决定我和夫人先排队,让母亲带着孩子先回去候着。
其间我发现,在排队的人群中,年纪大的很多都七八十岁,早已花白的头发、颤颤巍巍的脚步,仍在队伍里缓慢踱步,岁数小的跟汐汐差不了多少,尚在襁褓的婴儿,也抱在手上、推在车里,跟着人流徐徐前行。
转头跟夫人说,我看等下老妈她们下来,站我的位置,我重新排队。她不以为然,何必呢,大冷的天,而且是老人带着小孩,不能算插队,别人应该会理解的。
后来我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也的确这么做的。在自己的认识里,别人排队者中,上有比老妈更年长的老人,下有比呵呵还小、跟汐汐一般大的孩童,凭什么照顾你们?
且人多嘴杂,一旦坏了规矩,如果有人出头吼不平,我们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也无力反驳。倘若如此,还不如自己做好本分,该排的队好好排,又不只是一家人的事。
事实证明,当晚的确有些地方,因排队产生纠纷。我亲身经历的是,临近零点、快轮到时,排在前面不远的兄弟,一下子插进家里五六口人。当然,都是老人和孩子。我没说什么,但总有人忍不住开骂,出现几句口角。
这就是人性,谁家没有老幼?大家一视同仁,没有谁可以破坏规矩。不过,后面几轮开设了老人和孩童特别通道,倒是个明智之举,毕竟理解,是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
 
疫情防控措施严格的日子里,我和单位的同事们,一如往常地上班、加班。虽然其中很多同志,都是一早做完核酸检测再匆匆赶到单位,或是克服距离较远的困难,全副武装坐着间隔十五分钟的地铁,准时抵达办公室。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越是疫情严峻的时候,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的压力越大,这个时候就越要坚守岗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面对南昌市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实行居家办公,省直单位似乎没有过多的怨言,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都是有条不紊地干着该干的工作。
但我在无意间又听说这样的情况,有些单位的个别人,打着疫情防控的幌子,能不上班就不上班,反倒欣喜可以借机在家休息。如果是封控区、管控区也无可厚非,也算为早日疫情“围剿清零”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是很多时候并非如此,相比而言,我身边两个鲜明的例子,却让我感到汗颜。他们的所作所为告诉我,其实坚守岗位未必是理所应当,或许还有别的力量。
一个是防汛抗旱处前年来的小伙子,家住在某高校,由于高校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进出管理都受限制。今年比往年提前了15天入汛,每天要增加防汛专班力量值守。
他因为工作需要,专门开具证明出了校门,却因为担心回去后出不来,已经在单位住了十几天了。特别是小伙去年才刚结婚,却只能让妻子一人独守空房这么久。
心想要换作是我,会不会这么干,还是乐得关在学校,白天在校园漫着步,晚上陪妻子聊着天?答案是不确定的,却肯定是犹豫的。我说他何必呢,他说工作要紧。
另一个例子是应急保障中心的两位兄弟,我周五晚应急值班,恰好碰上他们通信保障值班,问怎么你们两个人,不是每天一个人么?答案让我惊讶,已经好几天了。
原来几个负责通信保障的,不是在封控区就是管控区,根本出不来,只有他俩正常上班。但他们所住的小区也面临管控,担心回去就出不来,也干脆住在了单位。
这些天,所有任务都是他们的,白天晚上都在。同样的问题再次扪心自问,我会不会这么干。我问他们,就这么耗在单位?他们说,有什么办法,要不然事情没人干了。
这两个例子中,他们的回答都很质朴,仿佛都是理所应当。但对待工作没那么多理所应当,有人能推就推、能放就放,而有的人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责任、因为奉献、因为……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
不过,连熬几个通宵、累得站不住的社区干部,在核酸检测的间隙、坐在现场睡去的医护工作者们,还有风里来雨里去穿梭的公安民警,等等,他们在用行动给出答案。
 
周末两天,全市持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只为了今天全面恢复常态疫情防控。我所在的小区,也是严格限制人员进出,活动范围仅能在小区里。
大家都很理解和配合,毕竟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所有人好。早一天恢复正常,孩子们就早一天开学、小商贩就早一天开工、生活就早一天进入常态,这是理所应当。
可偏偏这时候就有人不守规矩,今天上午听到传言,后来南昌警方进一步证实。有这么两家人,置疫情防控要求于不顾,分别在前天和昨天晚上,组织多达20人和7人的聚餐活动,并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有时候真的想不通,什么样的聚餐是必须吃的,什么样的聚会是必须进行的,可以让他们如此不考虑、不担心后果?按理说,但凡懂点事的人都不至于干出这样的事。还是说在他们眼里,自己的率性而为,就是理所应当。
我不想作太多的评价,据说警方已经立案调查,他们的行为自然有法律法规来制裁,各类违法行为也必将受到应有的惩处,这也是我心里的,理所应当。
 
说这么多,实际都是废话。就像文章的题目,哪有什么理所应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理,自己特有的认知、处事的原则、坚守的底线……
正是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应当,我们更该学会给予别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即便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应当,我们也该学会约束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里的一切。
有些理,还是客观存在的。

写于2022年3月28日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