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德不配位,必有祸端

 京博国学 2022-03-29

《易经》否卦第三爻的爻辞: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才德与收获不相匹配,所以心怀羞愧。

德行,泛指六德,即仁、义、礼、智、忠、信。立德行义,是做人的首要品行。

就如天上日、月、星辰有规律的运行,地上的万物自然生长。

以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为自己行为的法则,自会福泽深厚、财禄丰饶。

而付出的少,却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灾祸的根源。01

人生之路,德为基石

李白在《相和歌辞·君道曲》写道:“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垒土,可以成为高墙;积德,可以有立身的厚地。为人在世,德为立身之本。重视德行的人,往往会有大成就。

宋朝杨时,少年时,就聪颖好学。后曾拜在程颢、程颐两兄弟门下,研习理学。

程颢去世,杨时听说后,在卧室设立老师灵位哭祭。

一个雪天,他跟游酢同去拜见程颐。见老师正闭目养神,俩人就在门外侍立静候。等程颐察觉时,外面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二人已成雪人。

他尊师重道,"程门立雪",学得理学真谛;他"倡道东南",为在闽南弘扬理学,筚路蓝缕,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

其哲学思想,不仅对后来的朱熹、李侗等人,同时对我国的古代思辨哲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他担任地方官吏,秉公办案,刚正不阿;浏阳遇灾,他赈济灾民,积极如实上书朝廷,;在萧山,修筑湘湖,蓄水灌田。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不忘"。后人纷纷建祠堂、描画像祭祀他。

在朝廷任职,他忠心爱国、不畏权势、据理直言;力主抗金,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反对投降卖国政策。

晚年后,他隐居龟山,继续著书立说,人称龟山先生。

杨时的一生,成就无数;为国为民,功德无量。正是他一身正气,勤以养德,才能功在千秋、万古流芳。

做人德字为先,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让自己不致迷失,能够修在中脉上。

人生之路漫长,有悲有喜,有顺有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德。德为铺路基石,方能踏实敦厚、天阔地广。

人行世间,有德保驾护航,就如蛟龙入海、鹰击长空;海阔任你畅游,天高任你翱翔。

02

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周易》有言:“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当天地阴阳不平衡、不相交时,人间也污浊黑暗、混乱无光。有智慧的人,应当坚守勤俭寡欲之德,用以避免意外灾难。而不是为利益所诱,迷惑了心智,一味追逐富贵荣华。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逐利,是天性使然。却要谨记取之有义。当以正当的渠道和方法,赢取自己应得的部分。

所谓“商之大者,利国利民。”就是指,真正能做得大的生意,必定是,对国家和民众都有裨益,这就是德。德行大,生意自然广博。

见利忘义,以非法手段攫取的不义之财,只会给自己惹祸。看是坐拥豪车、豪宅,金银满柜、风流满床。殊不知,这些风光无限的背后,都标有高昂的价码,早已悄悄掘好坟墓。

现在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凡事都想走捷径。不想学习,却想一步登天;不想付出,却想一夜暴富;不想造福他人,却想身居高位。

金钱、名位,这些看是福气和幸运,其实,正是重压自己的物欲。想要承载,需要一定的才能,还有合符万物规律的德行。

否则,这所有的妄念,都是灾祸的根源。

《朱子治家格言》有句话:“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做人要守规矩,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然,很快会受到报应;自身的德行,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多积善修德、胸怀浩然之气。不行奸邪不义之事,否则必有灾祸降临。

与祸相对的,是福。生而为人,我们不仅要惜食、惜物,更要惜福。惜福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

人的福报就是你的能量,惜福的人,能量才能越来越满。而惜福的最有效途径,正是养德。厚德才可以承载福报和财物。

德行浅薄的人,受到的待遇越好,越会消耗自己的福报。德行与福报不相对,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战战兢兢。

荣华富贵,需要长久的付出、沉淀,需要奋斗和蛰伏。不劳而获的荣禄,就如同天上掉的馅饼,突兀而有隐患。

03

厚德于世,福禄绵长

史上最能称得上大德的,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姓姬名旦,又名周公旦,史称周公。是孔子视为一生的偶像。

周公孝顺,仁德,一直是父亲和兄长周武王的得力助手。是孝悌的表帅,更是贤德的臣子。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儿子成王即位。王朝初建,民心不定、外敌环伺、东夷部落时常作乱,西周危如悬卵。周公挺身而出,代替年幼的侄子周成王,执掌西周朝政。

三哥管叔不满周公掌权,联合其他兄弟,一起散布周公要篡位自立的流言。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周公顶着巨大压力,两次东征,平定管叔主导的“三监之乱”;在周武王早期分封的基础上,加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并推行“井田制”。这个土地管理模式,数千年一直影响着中国。

迁都洛阳, 在新都附近,组建周八师,使中央政权受到强悍的守护;他还着手制定礼乐,以此加强周王朝的统治。不仅牢牢拱卫了西周政权,还成为之后,中国社会的固有基因和准则。

摄政第七年,周成王长大,周公毅然放弃权力,还政于成王。

周公身处乱世、可以建功立业;面对流言,不辩自消;处权力巅峰,可以急流勇退,洒脱挥别。正是德行昭昭,日月辉护。

汉代思想家贾谊,对周公评价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诚然如是。

历史的烟尘,已经滚滚数千年,周公的名字,依然熠熠闪光。时至今日,世界上大部分华人,骨子里仍然认同周公当年制定的准则。

有人说,他是中华文明的总设计师。足见他对中国影响之深。由此也可知,一个人的德行,是何等重要。

时光可以远走,岁月可以更迭。人的身体亦可以消亡,德行,却可以穿越时空,万古不灭。

结语

《说苑·君道》里说:“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

看见人家遭殃,自己能从中吸取教训,行善积德,那么祸患就和你无缘了。

万事都有自主运行规律,也叫因果。懂得德为福本,方能平安顺遂;具备一定的才德,始能驾驭相应的财富。

德行,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更是一个人的上等风水。

积德不一定人人能见,德厚却一定能有天知。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梅心如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