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例奥密克戎感染,源头居然是——进口假牙

 mam666 2022-03-29

珠海

进口假牙引起的奥密克戎传播

2月25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和珠海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Notes from the Field: An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Omicron Variant —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January 13, 2022”的文章[1]

文章图片1

从2022年1月13日接报邻市中山发现COVID-19病例后,珠海市疾控在临近中山的三县开展了8轮、在全市开展了4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研究人员报告了在核酸筛查中发现的38例奥密克戎感染者,76%为轻症(26/38)或无症状感染者(3/38),24%为中度病例(9/38)。

文章图片2

🔺 38例感染者的症状出现时间及严重程度

此轮疫情的第一个病例是一名在当地C公司工作的34岁女性,在1月8日出现症状。其丈夫为游艇码头司机,女儿在B小学读书,儿子在A幼儿园就读,三人均在1月11日出现症状。

CDC工作人员认为,此次疫情是由家庭聚集性病例向幼儿园、小学和公司蔓延引起的,随后连续导致7个家庭出现聚集性病例。家庭继发感染率为15.8%。

文章图片3

🔺 38例感染者的传播链

值得注意的是,C公司主要承接国外假牙、牙膜的定制生产,货物是通过快递从欧美进口的。此轮疫情中的首例感染者正是该公司的一名客服人员,她在2022年1月1日至11日期间,曾在没有防护(不戴口罩和手套)的情况下在收货区帮忙提货。

1月16日,珠海市疾控中心从C公司采集了670份环境样本,检测出6份阳性样本,其中5份阳性样本来自感染者的工作区,1份阳性样本来自一楼进口模具包装的内部

该报告指出,早期发现和隔离在遏制这次 Omicron 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不及时阻止幼儿园和小学的疫情,很容易在社区蔓延并引发流行病。虽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冷链食品以外的材料能够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珠海市疾控中心认为进口假牙和牙模可能就是此次疫情的源头

北京

国际邮件引起的奥密克戎传播

无独有偶,北京市疾控和海淀、丰台区疾控的研究人员于2月24日在中国疾控周报上发表了另一篇题为“Notes from the Field: A Local Cluster of Omicron Variant COVID-19 Likely Caused by Internationally Mailed Document — Beijing Municipality, China, January 2022”的文章,披露了一起可能由北美邮寄文件导致的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北京聚集传播案例[2]

文章图片4

该文章披露,2022年1月15日,北京一名26岁女性(病例A)出现疲劳、发烧症状2天,核酸检测为阳性,当地疾控中心复核后确诊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

在接下来的7天内,又发生了5例与病例A相关的感染者,包括其母亲(病例B)、同事(病例C),以及病例C的三名家庭成员(病例D、E和F)。

在追踪感染源头时发现,病例A因工作需要,会不定期收发国际邮递来的文件。值得注意的是,她在1月11日(发病前2天)收到一份国际邮寄的文件,该文件于1月7日从海外寄出,到达该市后曾对文件的外包装进行消毒。当地疾控共采集了1054个环境样本,其中22个样本来自病例A收到的国际邮件。

qRT-PCR显示,在这22份国际邮件样本中,有12份的SARS-CoV-2 ORF1ab/N基因片段呈阳性,其中2份取自邮件外包装表面,2份取自内包装,另外8份取自内部文件纸上。此外,快速位点突变检测表明,所有12个阳性国际邮件样本都携带Q498R突变,表明这是Omicron变异株

在这6个病例的呼吸道样本和12个环境样本(包括内包装和病例A未触及的内含纸)中,共收集到了6个完整的病毒基因组。由于病毒载量低,仅从环境样本中获得了1个全基因组和1个近全长基因组,覆盖率为88.8%。

文章图片5

🔺 本研究分析的邻接系统发育树

新冠病毒的

物体表面传播

既往研究调查了新冠病毒在各种条件下的存活情况。Chin等人发表在Lancet Microbe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印刷纸和薄纸上只能存活3小时;而在经过处理的光滑纸张(如钞票)上,则可以存活天[3]。Van Doremalen等人发表在NEJM上的研究发现,在纸板上24小时后则无法检测到可存活的新冠病毒[4]

一般来说,新冠在纸上的稳定性不如在塑料和不锈钢上的稳定性。然而,在评估病毒存活率时,环境温度不应被忽视。冬季和一些高纬度国家的低温可能会导致病毒存活期延长[3]

此外,相较于原始毒株,新的病毒变异株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今年初,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新冠原始毒株与其4种变异株(Alpha、Beta、Delta和Omicron)在人体皮肤模型和塑料材料表面的生存和传染能力。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以在塑料表面存活193.5小时(大约为8天),几乎是原始毒株(56小时)和德尔塔变异株(59.3小时)的4倍,在人体皮肤模型表面的存活时间也是奥密克戎最长[5]

文章图片6

🔺 日本研究:不同变异株在熟料和皮肤表面的存活时间

我国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bioRxiv上的另一项研究,对比了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和原始毒株在5种不同的物体表面的传播性和稳定性。这5种物体材料包括不锈钢、聚丙烯和玻璃等三类光滑材料,面巾纸、打印纸等两类多孔、凹凸不平的材料。

如下表所示,在不锈钢、聚丙烯、玻璃等光滑表面上,奥密克戎在7天内仍具有一定传染能力,而原始病株在第2天的传播能力就大幅减弱,病毒活性分别减少了99.91%、>99.86%和99.9%。在面巾纸、打印纸等多孔、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奥密克戎可带毒传播30分钟,而原始病株则会在5~15分钟后就失去了传播能力[6]

文章图片7

🔺 港大研究: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率

虽然奥密克戎在物体表面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不过所幸仍对常用消杀敏感。上述来自日本的研究,进一步测试了酒精和异丙醇对各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消杀效果,结果显示低浓度酒精即可足以在15秒内灭活体外以及皮肤上的新冠病毒原始株和所有变异株(包括奥密克戎),但是体外消杀中,奥密克戎灭活需要至少40%的酒精浓度,稍高于灭活其他变异株所需的32.5%和35%。

文章图片8

🔺 不同浓度的酒精(EA)及异丙醇(IPA)体外(A)及皮肤(B)对新冠病毒的消杀效果

上述研究表面,奥密克戎在物体表面的稳定性有所提高,需注意物体表面引起的传播,而目前常规的75%酒精仍可对其进行有效消杀。实际上,为了防控境外物品携带病毒入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口岸对进口邮件和货物进行全面消毒,从而在关口拦截被污染的物品。目前已经报道了进口水果、国际邮件、进口义齿导致的感染案例,这提示我们除了要做好环境和物品消杀,还要注意坚持戴口罩、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Feng Ruan, Xuebao Zhang, Songjian Xiao, et al. An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Omicron Variant —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January 13, 2022[J]. China CDC Weekly. doi: 10.46234/ccdcw2022.032

[2]Daitao Zhang, Shuangsheng Wu, Zhenyong Ren, et al. A Local Cluster of Omicron Variant COVID-19 Likely Caused by Internationally Mailed Document — Beijing Municipality, China, January 2022[J]. China CDC Weekly. doi: 10.46234/ccdcw2022.031

[3]Chin AWH, Chu JTS, Perera MRA, Hui KPY, Yen HL, Chan MCW, et al. Stability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Lancet Microbe 2020;1(1):e10.

[4]van Doremalen N, Bushmaker T, Morris DH, Holbrook MG, Gamble A, Williamson BN,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 N Engl J Med 2020;382(16):1564 − 7.

[5]Hirose,R., et al. (2022).'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among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Omicron has higher stability'. doi: https:///10.1101/2022.01.18.476607

[6]Alex Wing Hong Chin, et al. (2022).”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s more stable than the ancestral strain on various surfaces”.bioRxiv.doi: https:///10.1101/2022.03.09.4837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