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苦做好了研究设计,问卷发了一堆,但是最终收集的结果,真的惨不忍睹。

 Nursing小班长 2022-03-29

正如标题中提问的,“怎么样让研究对象好好答问卷?”

这个问题,只要是做过问卷的老师基本都是深有体会:辛辛苦苦做好了设计,问卷发放了,但是最终收集的结果,真的惨不忍睹。

我们一直怀疑数据的不好是因为结果不是我们开始“预期”的,但是开始的“预期”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或者是符合实际的吗?原因真的是来自受访者吗?

答案是肯定的。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受访者。这个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细节的小原因。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也给大家提示过:①能纸质版调查,尽力不要电子版。(电子版已经让受访者“放松”很多。如果是面对面访谈,想必就会好得多,当然这只是提示)②把研究设计好,只要是能把研究的问题讲清楚,尽力不要使用过多的问卷。(问卷并不是越多越好,你完全可以“一个研究只做一个小问题”。如果想节省时间,可能并不一定收集到好的数据。)

# 假设我们上述都做好了,我们怎么样检验收集的数据是不是还有很大的误差?

这个时候就用到:共同方法偏差检验该方法主要是检验“共同方法偏差”。

共同方法变异 (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 是指使用同种测量工具会导致特质间产生虚假的共同变异,常见于自陈量表测量的数据中。

CMV主要来源于相同的数据采集方法、项目本身的特征、被试的反应偏向等。由CMV引起的偏差称为共同方法偏差 (common method bias,CMB),是与特质无关的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的效度。

心理学研究中常用Harman单因子法 (Harman’s single-factor test)。简单来说,就是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公因子,看一下第一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如果方法贡献率小于40%,则认为误差在可控范围内。

后续还会讲。

奇葩说明:

分享护理科研的一些内容

大多数是小班长的观点

不一定对

但一定是存在ing的一些话题/问题

当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