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晋祠博物馆(上)

 hsgzlgg 2022-03-29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坐落在汾河西畔悬瓮山麓,为晋水源头。这里依山傍水,古树参天;亭台池沼,星罗棋布;楼阁殿堂,雄伟壮观;气候宜人,风光秀美。有山西“小江南”之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是太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游览胜地。祠内存有许多国内仅有的文物精品,当中包含着许多美丽动人的历史掌故,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纪念姬虞这位晋国开国元勋而得名。姬虞的封地古称唐国,本人为周成王之弟,故被叫做唐叔虞。

  叔虞到任之后,为政有方,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纪念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晋水源头,叔虞为晋开国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称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已无从稽考,不过,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和《魏书"地形表》有关记载可知,晋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经有了。这样看来,晋词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当时已经是祠堂鱼沼皆有,游客贵人光顾的游览胜地了。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晋祠布局较前大为改观。圣母殿成为祠内主体,规模最为宏大,殿前重修了鱼沼飞梁,会仙桥西树金人台。金代增建献殿,明万历年问在献殿前建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从而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除了上述景点,元明清各代还添建或改建了两侧的其他建筑: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吴天祠、东岳殿、文昌宫、三圣祠、胜瀛楼、景清门等,这就形成今天规模宏大的园林式建筑格局。


导游图中,红线为中路,是精华部分。黄线为北路。蓝线为南路。大部分游客选择中路,再走南、北线其中一条线。

  

我由于提前做好功课,计划游遍绝大部分景点。因此,组合为以下线路:1晋祠大门、2水镜台、 24钧天乐台、26 文昌宫、 25东岳祠 、23关帝庙、22 昊天神祠、 21唐碑、20唐叔虞祠、 7八角池 、8 松水亭 、 18善利泉亭、 9周柏、 朝阳洞  、云陶洞、 读书台、 待凤轩、 硕亭、  17公输子祠、16水母楼、15 难老泉亭、  不系舟亭、12 真趣亭、 11台骀庙、10圣母殿、 苗裔堂 、6鱼沼飞梁、 5献殿、4对越坊、3金人台、14胜瀛楼、13傅山纪念馆 、29子乔祠、28王琼祠、31晋祠文创展示中心、30晋溪书院、32.董寿平美术馆 、33 大钟亭、 34 翰香馆 、35 舍利生生塔、36柏月山房记、37十方奉圣禅寺、38唐刻华严经、 39 惠远门。

    晋祠是依山傍水的绝佳之地,背负悬山,面临汾水,水上架汉白玉石拱桥三座。


       对面3间朱红门殿,单檐歇山顶,灰瓦琉璃剪边,3孔石雕拱券门。




匾额上的“晋祠”二字为陈毅元帅所书。

门口还雄踞一对石狮。



60岁及以上免费,全国少有!



门上门钉7横6纵。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一建筑是水镜台。它坐东朝西,是一座戏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水镜台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


    从东边看去,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它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它又是殿。楹联:“水秀山明无墨尽书图画,鸟语华咲有声多色文章”。


    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

       从西边看去,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这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殿楼建于明代,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这种形制国内极为罕见。台前两侧各埋下4个大瓮,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4个“大音箱”,从而把声音传向较远的地方。据说,正是因为有了这大瓮音响,观众不论站在庙里的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这瓮扩音的原理,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是利用了声音共振以及声音沿固体的传播速度快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原理。

    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词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上方图饰雕刻极其精美。注意到这里的图饰雕刻全部是龙的内容,不知有什么说法?

水镜台精美的二龙戏珠木雕雀替。

水镜台屋顶飞檐。

水镜台屋脊龙形鸱吻。

转北路。

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文昌宫正殿明间额上有一砖刻大匾:篆文:“紫垣六府”, 文昌宫又称“六府”,“垣”是院墙之意,大意是:这里便是紫微宫附近文昌六星所居的文昌宫。(不开放)

流经文昌宫前的智伯渠。这条河渠是春秋末年晋国的智伯瑶所开,所以就起名为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瑶逼迫韩、魏两家与他联手攻取晋阳城,并开凿此渠引晋水围灌晋阳。因韩、魏两家倒戈,决开河堤倒灌智伯军营,智伯大败。之后赵、韩、魏三家又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后人将智伯开挖的这个水渠加以修浚,成为灌溉农田的水渠。

钧天乐台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钧天乐台正对着关帝庙,前部为三面开敞的元宝箍头顶建筑,后部为单檐歇山顶,台两侧设阶可供上下。 乐台高1.5米,面宽1.35米,进深10.5米,前台及两旁围以低矮的石雕栏板。台上前部为三面开敞的卷棚歇山式建筑,高7.5米,后部为面宽三间的单檐歇山顶乐楼,高10.1米,屋顶用勾连搭形式联结为一体。平面布局采用了移柱法,前檐明间扩大到4.51米,两次间宽仅为1.92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前台柱头上正侧两面皆施图形的大额枋承重,枋上设斗拱,拱头皆雕成下昂刻三幅云,明间平身科中间一攒雕作华丽的斜拱,柱头科及平身科后尾全部采用镏金作法,出五拽架,直挑金檩下,从台上仰视,给人一种清爽之感。乐台的背面置以扇,斗拱华美,前檐明间巨大的雀替镂空层雕,拱眼壁也用矮雕龙凤装饰,使整座乐台显得格外轻巧俏丽,是祠内清代建筑的代表作。

正面。

匾额:“钧天乐台”。楹联:“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像传神处拟才子奇书

画栋雕梁。

东岳祠又名泰山庙,俗称“阎王殿”,是奉祀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的庙宇。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1567年建筑,清道光五年(1825)、光绪三年(1877)曾经重修。

东岳祠坐北向南,祠前建有小巧的牌坊,也就是仪门,二柱一门,卷棚顶。匾额:“东岳祠”。


牌坊后面是享堂,方形歇山顶,四面无墙,像一个方形的亭子,四根角柱均用砖围砌成软心方形墙。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匾额:“治明理幽”。东岳祠正殿也没有开放。

汉槐。东岳祠东,仅留一根部枯木,虽已中空,但外观雄伟,气概非凡。据《晋祠志》描述,此株古槐原来“高可丈许,大十围,老柯全失,稚枝数条,根盘高起,皮尽脱落,磊坷多节,若瓜瓞之绵绵”。现在对此段枯树加以保护,供游人观赏。树龄约1500年,为特级珍稀古树。

长龄柏,2600年。此柏北侧枝干已枯萎,南侧枝杈却苍翠茂盛,余荫可覆盖两个篮球场,树干苍古突兀,三个成年人堪堪合围,根如铜铸,节骨嶙峋,轧枝奇异,形似禽兽,故当地人都说其树枝形态颇具“十二生肖”像。

昊天神祠是玉皇阁、三清洞、关帝祠的总称。祠分前后两进,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是关帝祠,后院是三清洞与玉皇阁。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葺唐叔虞祠时,关帝祠、玉皇阁、三清殿尚各自独立,各称其名。关帝祠、玉皇阁、三清洞创建年代不详。乾隆六十年(1785),在关帝祠旧址后,因地制宜辟筑前后两院,合称昊天神祠。

昊天神祠建在高台上。山门面阔三间,门开中心间,两边象征性的各开一窗,但没有门房,相当于顺墙门,但在门上加有宽大的门头,中心间加前厦。

昊天神祠分前后两进院,前院是关庙。右侧是隋槐。

隋朝古槐。树龄约1400年,为特级珍稀古树,是目前晋祠最古老,最雄伟,最粗壮,也是最茂盛的一株古槐,为晋祠之一大自然景观。

 关庙正殿并不宏大,面宽仅三间,硬山顶,檐下悬匾,上书“如天之平”四个大字,意思是与天同高,以此赞颂关公之伟大。此匾制于1861年。殿内供有关帝塑像,两壁是80余幅关羽故事的连环彩绘,为清代作品。

走进后院,正面是一座上阁下窟的两层建筑。下层为三间窑洞式建筑建筑,即无梁殿建筑,里边供奉的是道教三清。大殿两边另各有一间耳房,也是窑洞式建筑。窑洞的上方是一楼阁,也是面阔三间,四边带回廊,殿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两边厢房。

大钟。

唐碑亭又名“贞观宝翰亭”,原仅一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邑令周贾奉命,扩建为三间。此亭是为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二十年(646年)所撰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一碑而建的。匾额:“贞观宝翰”。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戒衣”。

李世民在贞观二十年(646年)所撰并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铭文歌颂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1203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刻工洗炼,可谓行书楷模。这篇铭文提出了兴邦建国以政为德等“贞观之治”的政治思想。

李世民像线刻石碑。

  

 东面墙上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此联由清代著名文学家朱彝尊所题,由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著名书法家德砚香书,由晋阳书院主讲沈巍皆跋,刻石嵌壁。此联为集句联,出句集自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句集自杜甫《重经昭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全联反映了太宗以武力取得天下,用文教巩固政权的事迹。

唐叔虞祠。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 ,因最初封地在唐国,故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  ,母王后邑姜(姜太公吕尚之女 ),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故山西又称作“晋”。叔虞到唐国后,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造成日后七百多年唐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被称为是“唐虞之日”。

现存唐叔虞祠大殿为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虽经明、清屡次重修,但从结构和材料看,仍保留了元代风格。

祠门三楹,祠门外台阶高耸。

贴金篆书匾额:“唐叔祠”。

  

院中设享堂,将祠宇隔为前后两进。前院碑廊四绕,古木参天,幽雅清静。享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歇山顶。

两侧碑廊嵌有四十二块由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题咏,内容涉及到晋祠建筑、山水风光等,书法有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有不少都是书法佳品。

  

享堂里边陈列一组元代乐伎塑像。14尊塑像手持不同的乐器组成一个完整的乐队,似乎正在歌颂唐叔虞治国施政有方的功德。

打击乐器。


管弦乐器。

   

  

后院。正面为主殿,这座大殿本是元朝所建的唐叔虞祠的寝宫,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时由原址搬迁而来,并将其作为现在唐叔虞祠的正殿。东西配殿各三间。

其中东配殿里陈列着一组由天龙山附近收集回来的石雕造像。

大殿单檐歇山顶,前部抱厦,正面望去,大有重檐殿宇之势。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12.4米。

大殿廊柱上对联:“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分圭遗厚泽,惠我无疆。”

斗拱疏朗,前檐每间设补间铺作一朵,并且明、次、稍间补间铺作昂形各不相同。山面与后檐只设柱头铺作,简洁古朴。

大殿前廊下东西两侧各立大碑一通:东为元至元四年(1267)《重修汾东王庙记》碑。

西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唐叔虞祠记》碑。

唐叔虞像,只见他身着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气宇轩昂。叔虞两侧分别是两位侍童以及两位文武大臣。神龛两旁红漆园柱上,盘绕着两条木雕蟠龙。

八角莲池,又名放生池,始建于唐代。其形八角,池水终年恒温在17摄氏度。池中的莲花是睡莲,翠叶圆如碗口,浮于水面,花分红、白二色,有手掌大,花期很长,每当日暮便将开放的花瓣合拢如蓓蕾状;日出便会渐次开放,且朵朵都挺立在碧绿的翠叶之上,与“睡莲”二字名副其实。

松水亭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卷棚歇山顶,长方形四角亭,前后明间辟门,建于清代乾隆末年,过去乡人祭祀时会在这里摆放供品,松水之名,取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时上流之意。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   荷花世界稻花乡”。

楹联:“圃蕊城萝随点缀,事来功赴谢玄虚”。  

善利泉亭,《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亭子是北齐天宝建筑。

晋水第三源泉,现已无水。

北部最后沿山坡建有一组建筑,巧借山势,错落有致。沿石蹬拾级而上,依次有朝阳洞、云陶洞、开源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仙阁、老君洞等建筑。登高远眺,豪情万丈。

台阶尽头尽头是朝阳洞,负山向东,每当旭日东升,该洞先得阳光,故称朝阳洞。

面宽7.5米,进深4.5米,占地面积33.75平方米,悬山顶。洞檐前横匾为“别一洞天”,檐里有榜书“朝阳洞”。楹联:“胡岚烟水连空翠,暮花松云拂洞空。”。

从匾联的字句中,我们就可以享受此地幽雅寂静、别有天地的美妙风光。洞门里还有里人杨二酉书写的“眼底壶天”横匾一块,不仅书艺超群,而且寓意饶有景趣。楹联:“石磴登云原有路,洞门迎旭别开天。”

云陶洞原为古代躲避战乱的地方,明未清初,傅山骨曾隐居洞中,手书云陶,故名。楹联:“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

旁边有月亮门,匾额:“白云深处”。

过月亮门,拾级而上,上面是“三台阁”。

“三台为天阶”也作三阶,又称泰阶。此阁建于悬瓮山腰,为晋祠最高处,天阶最高,故名“三台阁”。清光绪初晋祠住持僧续昙募建,东向三楹,面宽9米。楹联:“三台瑞色临黄道,地接风云会虎龙。”。

三台阁北侧是待凤轩。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创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1982年重建。

三台阁南侧是读书台。楹联:“碧海青天长啸去,白云黄鹤朗吟来”。

前廊两边有狭长拱门。南匾额:“擥翠”,“擥”同“揽”,北匾额:“含晖”。

硕亭。楹联:“水繞樓清濯鶴,山環玉洞嶺棲雲”。“僲”同“仙”。

出了这个小门。

沿石阶向南,到公输子祠(鲁班庙)。

公输子,年龄期间鲁国人,相传为能工巧匠,木匠、石匠、泥瓦工所利用的东西,均属他创造建造,被称为祖师。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之物。祠坐西朝东,建于高2.75米的石基之上,正殿三楹,檐下悬"巧思出神"匾。

供奉公输子。

下山,到水母楼。水母楼是奉祀晋源水神的祠堂,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官,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二层楼阁。四周围廊,但一层为三洞砖窑,形制特别。

        上下两名匾“悬山响玉”“沾濡悬瓮”,不仅道出晋祠风光的最大特色,也表达了对恩泽百姓的晋水的感激之情。

  

  

  中间洞内这尊水母像为铜铸,高1米多,端坐于瓮形莲花座上,神态自若,束发未竟,一副村姑模样,与一般神像大不相同。水母的这一形象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水母名叫柳春英,太原金胜村人,嫁到古唐村(晋祠)为媳。春英生性善良贤慧,勤劳俭朴,能忍能让。而她的婆婆却十分刁蛮。柳氏所做饭菜,婆婆嫌缺盐少醋,常常倒掉重做;柳氏从好几里以外挑来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净而倒掉,只吃前桶,这样害得春英天天都得去挑水。但春英对这些刁难并无怨言。

  有一天,她正挑着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牵着白马的老头,请求让他的马喝点水。柳氏指着后桶水说,喝吧。老人为难地说,这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应。如此三日,柳氏都满足了老人的要求。尽管自己多挑了三趟水,但第三天饮完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时,老人对春英说:我是白衣大仙,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条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时只要轻轻一提,水就会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万不要提过瓮沿,不然就会遭水淹,切记!说罢,老人和白马化作一朵白云而去。柳氏望着空中拜了几拜,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从此免却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邻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但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马鞭藏起来,可马鞭刚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顷刻涌上,转眼间淹了整个村庄。正在娘家的春英闻讯,来不及把头梳完便急急赶回家中,把一草垫扔在瓮上不顾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顿时变小,只剩下一股泉水从坐下溢出,这使是晋水源头——难老泉。洞中这尊铜像正是依照这一传说塑造的。

  楼上水母则是供奉梳妆后的水母坐像。

       两侧这8尊侍女塑像,从前面看完全是身段苗条的美少女;而从后面看则呈鱼形,衣纹飘动十分优美,可以称得上中国的“美人鱼”。

  

难老泉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泉水温度为18℃,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

看那泉水从龙嘴中喷涌而出,颇有气势,据说那是人工加了泵才有的效果。自80年代以来,难老泉水就越来越少,终于“老”了,干涸了,这是人们长期以来超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炭资源造成的结果。难老泉边有一个龙头出水口,下面有一和尚石雕,手举石钵接水。


       泉水晶莹透明,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澜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奇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赞美不绝,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百尺清潭写翠娥”的佳句。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17度,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就是咏颂晋祠的泉水的。

    从“难老泉”向前走几步,下有一小石舫,名为“不系舟”,出自《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句。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目击高飞鸟,身轻不系舟。”“不系舟”用汉白玉低栏围成船的样子,因此得名,不系舟是1930年,在冯玉祥捐资和督促下,仿颐和园的石舫而做的。

他以晋溪渔夫的笔名,为石坊题写篆书不系舟额匾(今佚),并顺题楹联碧水名泉,不舍昼夜,古松老柏,难耐风霜(此联曾挂于不系舟楹柱上,可惜抗口战争期间失落)。不系舟四周为难老泉流出的泉水形成的清潭。潭水冬温夏凉,寒天水汽蒸腾,象云雾一样。水面有浮萍,谭底有水草,都冬夏常青。长长的水草随着流水波动,象风吹麦浪,荡漾起伏。有人题诗说:“涓涓难老泉,分流晋祠侧,中有长生萍,冬夏常一色。”


    难老泉水流出的地方给三七分开了,也就是小堤坝上的孔洞。据说有一年晋祠南北两渠的村民争水,就在油锅里放置了十枚铜钱,如果哪一方捞得多就能多分到水。北渠有个青年跳进油锅捡了七枚铜钱,壮烈牺牲了,最后北渠就分得了七孔水。三七开之间的石碑据说就是埋葬青年的地方。


    七孔流向智伯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是晋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晋祠馆区中部,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穿流而过。据传说,春秋时候晋国的智伯为了进攻晋国的赵姓大臣,修建了这条渠引来份水淹晋阳,没有想到赵国反过来又联合韩魏反灌智伯的军队,之后三家瓜分了晋国。

    三孔流出的水则向西北方向。渠间有曲桥,渠边墙壁上有一排石碑。

墙壁上的石碑。

郭沫若诗题:

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
唐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
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
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穿过“洗耳洞”。洗耳,是表示不愿宦海为官的意思。上面是真趣亭。

 真趣亭,长方形,歇山顶。坐在真趣亭上,晋祠的亭台楼阁古树流水尽在眼前,仿佛置身江南。楹联:“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南面明间檐下有匾“清潭写翠”,楹柱有柯璜题联“此地饶山中兴趣,到处皆水面文章”。

亭东西两面明间迎风板上分别有匾“迓旭”。

“挹爽”。

 到台骀庙。为明代的东庄高汝行所建。

  

  

相传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根记载,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继承了父职,治理汾河、洮河和大泽。开始时,台骀居住在太原。因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因治水有功,后人为其建庙祭祀,即为台骀神庙。他是黄帝的五世孙,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赐姓张,因而台骀又是张姓祖先。

里面塑着台骀神像,白面长须,神清气静。

四周是彩绘壁画,内容为先民们渔猎耕种,一派田园风光,表明台骀治水功成后,先民得以生产繁衍,暗含着对台骀的赞颂。

  

  

  

  

  

墙壁上部是一组白描画。

  

下一站  圣母殿。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陈毅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钻天杨,像陈毅本人一样,树干挺直,直指苍穹;而枝叶浓密,又把绿荫赐给人间。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坐西向东,独冠中居,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其珍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内塑像两方面,可谓宋代建筑水平和泥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圣母殿前临鱼沼,后拥危峰,殿高19米,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整个殿宇富丽庄重、雄伟壮观。
圣母殿琉璃脊兽。





    殿内的光照环境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殿内幽暗,前廊光线透过柱廊,斗拱愈显柔和,殿顶瓦垄密密排列,明暗相间,阴阳交错,殿前鱼沼波光粼粼,形成了富于韵律的光影效果。通过自然光,透、折、控、滤等手法,利用人们的心理效应,创造了忽明忽暗、朦胧仿佛、高深莫测的感觉,使人敬意倍增。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


    晋祠圣母殿内没有一根柱子。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殿内共减少16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丰碑。 “减柱法”的熟练使用。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


    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

    下檐斗拱五铺作,单拱出两跳,柱头出平昂,补间单抄单下昂。上檐斗拱六铺作,单拱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出重昂,并施异形拱。柱头与补间不同,上檐与下檐相异,可谓穷极其巧矣。


    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宋喻皓《木经》中的上中下之段的比例法则,《营造法式》中以材为祖的模数,都灵活运用其中,通过匀称和韵律取得了和谐美。


    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大殿前廊柱上雕饰的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二年 (1087年)。八年,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梁架、斗拱上的彩绘。 圣母殿东侧墙壁上的壁画,虽然颜色已经有些消退,但是依然能看出其细致传神的描绘。


殿外的的回廊上有很多古碑。

圣母殿修缮碑记

  圣母殿是晋祠楹联匾额最为集中的地方,共有楹联10副、匾额16块,款款都是立意鲜明而深长,书写和雕刻手法极为精炼的上乘佳作。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前廊正中所悬慈禧御笔“三晋遗封”。


    “永锡难老”一匾,此匾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祁县渠本翘所书,原本是弧形贴金大阴字,由于技艺高超,阳光反射映人人们视觉的却是时凸时凹,人称活字匾。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


“显灵昭济圣母”圣母殿前廊悬挂,是宋代原物。





    匾额中有不少用“桐封”两字。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长子姬诵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辅佑下做了国君,即周成王。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他把一个桐叶剪成圭形,送给弟弟并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请成王择吉日良辰封叔虞为侯。成王不以为然地解释说:我是和他闹着玩的。史官却很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周公旦也认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诸侯。这就是广为传诵的“桐叶封唐”或“剪桐封弟”的故事。简称“桐封”。

 




来源于李白漫游晋祠,写下“ 晋祠流水如碧玉” 的诗句,

“灵源惠泽”

“泽被河汾”

“万汇含孳”,不知何意?

“灵爽式凭”,“灵爽”,指神灵。"式凭 "。依靠,依附。

大殿两侧各一巨大的护法神像,那真是威严耸立、气势恢宏。




    楹联:“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这几幅对联对晋祠山水和历史做了很好的概括描写,写出了高耸的悬瓮山下碧玉一般的晋水分流而去灌溉着广沃的土地,日夜奔流不息哺育着唐地的百姓。



  殿内43尊彩塑更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

  主像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


    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出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怨。其中有着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僚5尊,侍女像33尊。女官穿男服大概是为了出入宫廷方便,宦官是宫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更多的当然是丫环侍女了。

  这群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大或小,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

    著名学者郭沫若一九五九年曾游历晋祠,对仕女像惊叹不已,他这样形容和评价仕女像:“其年幼殆仅十五六,长者亦无过四十,中各有所奉,姿态生动,如笑如语。祠寺中塑像似此采取现实主义手法而饶有艺术价值者,殊所罕见。近人多夸称米克朗杰罗或罗丹,可谓数典而忘祖。”

圣母南侧房间。


    这组塑像突破了神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神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

    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众多塑像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尊,身为圣母的侍女,立于大殿之上,悄悄的斜着眼偷看圣母的尊荣,身子又不敢过于扭转,真是一幅很难拿的姿势。

    看看这宦官的神情,不能正视圣母,但要仔细听圣母的指示。塑像的靠内那侧耳朵大,靠外侧的耳朵小。


    圣母北侧面北的有5尊唱戏侍女,自东而西分别扮演生、旦、净、末、丑诸种角色。当中最出色的便是第二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一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一番表情。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反映出她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    

    这些真人大小韵味无穷的侍女令所有参观过的游客叹为观止。据说当年梅兰芳大师曾在此尊侍女前伫立良久,仔细品味她的动作和内心,并且大加赞赏。

   面南的右二(下图右边)是个小宫女,才进宫不久,犯了错被批评,很不服气的样子。

面东的中间这位,属于在宫里心高气傲,不同流合污。

    圣母殿北侧的齐年柏,也称"周柏",为晋祠的三绝之一。原本大殿两侧各有一株,相传同植于周代,原生长于悬瓮山南涧,圣母殿建成后,将这对连理柏移来分栽于两侧,有比翼齐年之意,故称齐年古柏。一棵形似俯瞰大地的苍龙,故名“龙头柏”,一棵因像凤尾翎毛披覆地面,故称“凤尾柏”。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这一棵向南倾斜的龙柏了。

   相传在道光年间,凤尾柏身上长出一棵毒瘤,而两颗柏树本是同年种植且连理想通,人们怕毒瘤会殃及到龙柏,于是风柏就被砍伐了。从此多情的老龙柏就向风柏的方向慢慢地倒下去。奇特的是树身还长出一个树节,形似龙眼,每逢天阴下雨时节,这只眼睛就会慢慢地往下滴水。人们说那是因为失去风柏而伤心落泪呢。古柏已有28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令人称奇的是,不知何年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辈,义不容辞地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是那样的自然天成,令游人赞叹不已。这株翠柏被称为“擎天柏”,树龄亦在千年以上。

古柏已成为不老的象征,与古柏合影便成为人们表达希望自己亦能长生不老的最佳方式。

     傅山隐居期间,傅山先生在此还留有许多书法作品,其中嵌于周柏旁壁间的“晋源之柏第一章”最为要紧,其字行楷中揉魏碑,舒缓里见矫捷,遒劲得力,练达通脱,一看便知是高逸出世、遗身物外之作,难怪能被阎若璩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龙柏后面是专门求子的场所——苗裔堂,百姓叫它“子孙殿”。




    苗裔堂里有神像七尊,中间是子孙圣母,旁边是培胎娘娘,癍疹娘娘,送生娘娘等等,分工很明确。

两边立着侍女。

请看下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