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大师袁松年先生山水画欣 来源:@mm ![]() 富春烟雨 袁松年(1895--1966),又名袁十,字鹤文,广东番禺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西洋画。当时康有为、吕澄、陈独秀等主张利用西洋画法,变革中国画。袁松年受到他们的影响,毅然放弃西洋画,专事国画创作,并提出了“国画合理化”主张,做了许多借西洋画法新国画面目的尝试。 ![]() 巫峽春帆 ![]() 水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 松溪观鱼 ![]() 黄山消夏 ![]() 黄岳高千仞 蒼茫云海间 ![]() 云海松涛 ![]() 赤壁夜游 ![]() 光接天织一 苇之所为凌 ![]() 松荫论道 ![]() 山间明月 江上清风 ![]() 幽谷覌泉 ![]() 寒林鸦噪 ![]() 渔村雪霁 ![]() 松风稷稷 泉响淙淙 ![]() 蜀山帆影 ![]() 松风泉韵 ![]() 松鹤延年 ![]() 渔舟图 ![]() 水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 柳荫渔乐 ![]() 柳拂东风春日丽 湖光岚影燕归来 ![]() 流莺处处春三月, 碧柳烟笼障晓溪。 倚槛徘徊风细细, 赋人情绪画桥西。 这幅袁松年的山水画作境界开阔,绘河岸一边,古木参天,一桥横跨,桥上一女子背对画面,倚阑干凝望远方。 画作对于景物的描绘相当细腻,尤其是对横跨画面的桥梁阑干的细节刻画几乎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整幅画作试图将画中女子的离愁别绪烘托到位,在人物仅有背景的情境中,只通过周围环境的描画却妥帖的渲染了画面气氛。 ![]() 春风楊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