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由来 ——许宏《何以中国》读后

 知易行难nev5ph 2022-03-29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心中总会油然而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可是“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

上世界60年达,在陕西宝鸡出土了一件称之为“何尊”的青铜器,在这件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上,铭刻着一篇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这上面的“中国”二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记载,但是这也是西周时期的事情了,在甲骨文中我们并未发现类似的文字。

古代文献记载,我们的历史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在古代能够确认的只有周,因而古人很是怀疑司马迁对夏商的记载,认为编造的伪史,知道清末甲骨文的出土,王国维对甲骨文的解读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商代帝王世系的正确性,和安阳殷墟一起确证了商的存在,但是对于有夏一朝,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可以证明其存在的文字或实物,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宣称确定了夏商周的年表,确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质疑,最后几乎成了一个笑话。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最早的中国,也不能确认夏的存在,但是一代代考古学人仍然不断努力探索,试图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夏商时期的中国图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老师的《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即是这一努力的展现。

司马迁曾经说过“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而考古发掘也表明了夏商周三代和河洛地区的密切关系,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一语,中国指的就是洛邑,而二里头遗址就在洛阳偃师,是现在发现的相当于夏时期的一个大型都邑诚址,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是夏都的地方,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都,我们无法确认,但是许宏老师通过对公元前2400年前后的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龙山文化聚落的分析,龙山文化之后的作为过渡的新砦文化,再到最后的二里头超大型聚落的形成,对山西陶寺遗址是不是尧都的讨论,对王城岗、瓦店、平粮台遗址的城的讨论,在考古器物中探寻各个遗址之间文化影响与传承的痕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部落争霸到广域王权国家形成的图景,试图回答何以中国的可能性。

也许随着新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明二里头是或不是夏都的存在,甚至可能会找到一个历史记载当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的政权的存在,但是都不能否认公元前2000年前后是“中国”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希望我们的早期文明能尽快从神话传说变成确实可证的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