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让学生成什么样的人

 成都大学陈大伟 2022-03-29

教育让学生成什么样的人

 刊于2016年4期《江西教育.教研版》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要育人的,也在天天做着教育的工作,但对“育什么样的人”却可能缺乏自觉和深究。笔者曾经对此思考,有这样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期望引起大家对这一类问题的审视。

对人,马克思主义有三点基本认识: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教育培养完整的个体的人,就需要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诸方面对学生有所帮助。


  
自然因素表明人具有生物属性。满足生物属性要求,促进自然生命的成长,教育需要“野蛮其体魄”,教学生谋生的本领和能力,使学生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赢得生存的机会,这是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但仅有存活的本领和能力不能保障人的生存,生存需要存活意愿,教育还要让学生学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自然生命是前提,但人生仅仅停留在追求生物需要的满足,人就会随心所欲、弱肉强食,就只有“兽性”,是“畜生”。改变人的“兽性”需要社会化教育。使学生习得在与他人共处时,知道收敛、懂得克制、学会合作和互相帮助,需要认识了解、内化体悟、外化践履社会道德规范,需要接受社会文明。社会化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使人合群,获得社会属性就意味着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纳,人生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社会属性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传递基本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文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文明其举止”,促进社会生命的成长。


   
仅满足社会规范获得而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人又只是奴隶。人既不能像动物一样存在,也不能像奴隶一样活着,人不仅要在改造自然活动中生存,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适应,更重要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要追求自由,人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活”出自己的独特价值。精神属性是人的内在高贵品性。人的精神属性表现为自主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人的不断创造使人性不断完善、社会不断进步。另外,人的自我超越没有终点,自我完善“永远未完成”,正因为这样,人又需要终身学习。让学生精神上成“人”,就需要在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使学生有理想,有追求,终身学习、终身修养、不断创造新的自我。


培养完整的人需要在教育活动中满足他们自然、社会、精神方面的需要,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在生活中育人。

首先,教育需要关注教育生活的当下性。时间是流动的长河,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今天的学校、课堂生活质量是未来生活质量的基础和条件,当下生活的幸福是未来社会生活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组成部分。从这种意义上,教育为了学生不能仅仅是“为了发展”,同时还应该“为了现在”——为了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灿烂的笑容,为了更高水平的现实生活质量,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其次,教育需要关注教育生活的意义和快乐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这样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可爱的生活,学生能感受生命宝贵,生活可爱,知识有意义,学习有价值,从而对生命充满渴望,对知识充满渴求。如果学校成了监狱,教室成了牢笼,教学成了禁锢,学生想的是“我去炸学校,校长不知道,你拿枪我拿炮,轰隆一声学校不见了”。学生就不可能有美好未来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是受尊重的生活,学校和班级管理制度人性化,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有序,人与人之间充满尊重和关怀。学生能意识到好规范和制度的价值与意义,自觉维护规范和制度,而且能参与制度、规范建设。这样的生活还应该是鼓励选择、张扬个性的生活,异想天开有人欣赏,个性张扬得到鼓励,充分自由发展得到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