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谷和大米

 古蔺同乡会 2022-03-30

稻谷和大米

宋英富

如果问到大米是怎么来的,可能有部分年轻人会回答,是从超市买来的,回答好像没错,那么大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大米是稻谷加工后的产品。稻谷又分为旱稻和水稻。稻谷经清理、除杂、碾米、成品整理后就成了大米,经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种植食用稻米。
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就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根据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就是有力证据。那么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应该也就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了。
后来人们在食用稻谷的过程中,逐渐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杵臼的发明就渐渐被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二十世纪后期制米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色选自动清理水平不断提高。
由稻谷到大米的具体加工过程是这样的,刚收获的稻谷最外层还包裹着厚厚的颖壳,颖壳那是无法食用的,因此刚收获的稻谷要经过一道砻谷脱壳的程序,之后出现的表面光滑拥有黄褐色色泽的颖果便是糙米。加工成的糙米基本上就可以食用了,但是糙米的口感很差,烹煮起来也比较麻烦,因为其表面还拥有一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米糠层,也就是稻谷的果皮。糙米经过碾米等一系列工序之后才是我们市面上常见的大米。
杵臼制米在辊式米机被发明之前的几千年一直被人们用来分离谷糠和大米的主要工具,那么杵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呢?
杵,臼是舂米的木棒,臼是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头制成,杵臼作为舂米的器具,历经几千年,在不同的地区和年代,其形状式样多少也有些不同,传到我们这代人,舂米就多了一套工序,也就是舂米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土磊子拉谷子,为什么叫做土磊子呢?这是相对于石磊子而言的,因为石磊子也就是石磨,这是以碾碎玉米,麦子等无壳粮食的加工工具。土磊子是用青杠木(一种硬木材)、竹篾和白善泥等材料制作,是圆形的,一般用人力作为动力,剥谷壳的过程俗称拉磊子。用青杠木作磊子齿齿,是因为这样不会把米碾碎,同时能把谷壳和米分离。当然这道工序不能保证所有的谷壳能剥离,然后用米筛把未剥离的部分筛出来,放入磊子再碾一道。这样就只剩少许未剥离的稻谷,这时才进入臼中用杵进行舂的过程。
我们当地的杵臼叫做碓。碓是由碓窝、碓杆,碓咀和碓夹石组成。其中碓窝是由石头制成,把一个整块石头挖成窝状,用于装稻谷,是舂米的核心区域。碓夹石就是碓杆的支撑点。碓杆是用木头做成,中间装上支撑,前重后轻,前面重的部分装上碓咀,人在后面用脚把碓杆踩起,前面部分再利用重力落下,碓咀在碓窝内与稻谷接触,即可去掉附在稻米上的谷壳和土磊子未去除的米糠部分。通过舂后的稻米,就是米和谷糠的混和物,然后就要用风簸把谷糠分开,然后再用筛子把整颗的米和碎米分离。通过这些程序后,大米就正式加工完成了。
从杵臼到辊式米机的发明,经过了几千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从辊式米机到光电色选自动清理系统却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辊式米机从发明到淘汰,其使用的动力先后采用了水轮泵,柴油机和电动机。现在不但碓要在农村博物馆才能见到,就是辊式米机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过去,唐朝诗人李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样的不朽诗篇。深刻反映了当时粮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可是,今天的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粮食的可贵和来之不易呢?

文字 | 宋英富
图片 | 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