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概念化:问题+原因+对策,原因包括“诱因、素因、维持因”

 王明鹏 2022-03-30

这几天思考认知的心理学定义,我给出的是“认识自己无知,知道为了做到”,根本原因在于道理是知道,而心理是做到。无知常见表现,如佛学五毒八风,哲学变化观,心理学思维误区不合理信念等。

今天来看看认知疗法对此深刻洞察。

关于如何写文章,有位大咖提出了“钻石法则”,即“开始+主体+结尾”,而主体部分又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认知疗法提出了很重要的一个术语叫做“个案概念化”,也就是理解为何一个人会呈现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提供有益帮助,这个个案概念化类似钻石法则,也就是“问题+原因+对策”,原因部分包括“诱因、素因、维持因”。

所谓认知合理的典型特征是要认识到自己无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单一归因。

为何我们那么容易固执?自恋背后是心态不开放,固守己见和成见,把自我解释认定为唯一正确的,不容挑战,这就是最大的“我执”,这就是无知。

承认自己是井底之蛙,这才是认知合理!

当我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候,一般会看到情绪失控和问题行为,这些是症状,是表现,更是信号,是资源,是表达“我希望变得更好”!

如何理解这些问题或者说信号,认知疗法理论给了多个解释。

第一个是诱发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引起问题的外界事情,比如我们看法被人家拒绝,突然遇到不顺事情,甚至感冒这样日常事情,当下出现的事情引发问题。

这是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却不是根本原因,当然也不是唯一原因。

第二个是素因,表现为原生家庭环境,小时候生活经历,过去发生的重要事情,重要他人对自己影响,甚至包括遗传等。举个例子,一个爱发脾气的人,你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很可能属于气质类型,带有先天特性,理解这点才容易共情。

第三个原因是维持因。是什么导致问题,这是因果思维,出现结果之后回头找原因,属于常规思维模式。而心理学视野下,更加重视的是什么维持着问题,问题出现给了当事人什么好处。

这里涉及到三种思维模式,即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这就是固有思维认知带给人的影响,从而导致问题的存在。

比如,遇到事情习惯逃避,不敢面对,自动思维就是怕麻烦,怕出丑,怕担责,怕冲突,中间信念可能是面对事情自己会崩溃,回避让自己舒服,核心信念则可能是自己必须完美,出点差错就是灾难化,不安全感心理作祟。

还有其他许多可能维持原因,比如环境给人影响,人际关系影响,社会资源缺乏等,比如问题导致潜在获益,回避带来好处,过度准备满足欲望等。

所谓个案概念化,可以理解为钻石法则表达“三阶段+三问题”,三阶段为问题、原因、对策,而认知思维局限问题表现为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