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在大学教育的基础上还原中医书院式教育?刘毅院长这样说...

 金方TCM 2022-03-30

成立国医书院的初衷

记者:我非常想了解当时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国医书院的想法和目的是什么?

刘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书院实际上是一个教改项目,我们以国医书院的这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教学改革。大家都认识到了在中医的教育过程中,高等教育确实通过65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有短板和不足。

这个不足就是现在的学生传统文化功底、文化背景都比较差,这是个短板。教改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医,特别是要研究中医典籍。

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种改革方式,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弥补这短板。这是我们成立国医书院的初衷,这对于学生的提升还是非常有利。



大学书院与社会书院的不同

记者: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书院是大学办书院,金方书院是社会力量办的书院。您怎么理解这两种不同模式的书院以及各自的特点?

刘毅:大学办的国医书院跟社会办这种书院,肯定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社会办书院,我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继续教育,比方说中医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从医的过程中进行以书院模式再教育、再培养。

而大学里面的书院跟这个是有明显的区别。大学里的书院不能够脱离现在教育本身,因为现在教育的有关推进、管理、学时等是有固定要求的,所以我们只能在现在教育基础上,挖新的方式。

比方说选择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我们选取了9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和8年制中药基地班的学生,这两个都是属于高层次的学生,把他们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国医书院,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多交流,多共创。我们在寝室安排上进行交叉安排,这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医、药有融合。

我们知道,实际上传统的中医既懂医又懂药,现在我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这方面也是一个短板,有的就懂医,对药差一点,我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

还有我们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作为第二课堂,把他们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一个传统文化的教育。包括开展一些课程,如早晨的晨读、晨练,用这种氛围来沁润他们。我们采取早临床、多临床,确定导师等形式,(这就跟当初在北京中医学院,初祝谌予祝老师在的时候,他倡导的原则非常接近),我们采取这种方式来弥补短板。

因此跟你们继续教育严格的教学计划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只能在现有教育范围内的框架之下去做一些探索,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途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摸索。


书院教学的优势

记者:金方书院作为杏园金方国医医院医院的教学基地,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医生。其他医馆可能需要外聘专家,但我们医生资源会比较多。您怎么看待我们这样的模式?您对我们将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刘毅:我觉得这种模式应该还是很好的。成都中药大学它的前身是四川国医学院,金方书院的前身是华北国医学院,我了解当时中国国医书院在各个地方都有分院,它包括北上广加成都的四所老校。

我们今年65周年校庆时,研究过一些过往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实际上在这四所老校创办之初的师资来源,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些地方的国医书院当时培养起来的人才,他们是主要的师资力量。

金方书院吸收了这种传统,书院本身的师资力量比较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觉得这个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图片

图片

刘毅


刘毅,教授,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书院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图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医学史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1项,部省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各家学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师承系列教材”《中医学派概要》,主编《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等专著5部。

历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隆昌县委副书记、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宣传统战部部长,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等职。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治学评审专家库成员、省委宣讲团成员。“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