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玫瑾教授家庭育儿精选视频合集,推荐收藏!

 忘忧草4321 2022-03-30

图片

李玫瑾简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分析孩子从0---6岁形成期、6---12岁潜伏期、13---18岁表现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家庭的抚养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图片

李玫瑾教授家庭育儿精选126篇!

注:为了便于大家系统观看,长视频放在最前面

青少年成长与家庭教育讲座
成长与心理发展知识讲座

从心理抚养谈早期教育

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

解析孩子心理问题的由来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1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2

孩子成长中的心理抚养

恋爱很容易 婚姻却需要选择


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应对策略
2018四川首届家庭教育论坛
2019四川二届家庭教育讲座
心理与人生
高材生犯罪的心理解析
心理的迷失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成长中的心理抚养
杀亲案的心理解析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
2019年家庭育儿讲座
你的示范为孩子性格的依据
眼里有什么,心里有什么
不养就导致毫无情感的人

家庭教育的6个理念  
教育关键在于教育父母
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服
早期教育缺陷的补救期
越宠孩子,孩子越“欺负”你         
教孩子从做家务懂得承担责任

慈父严母好还是严父慈母好
成绩很不错为什么过不好一生
孩子不要盲目夸
脾气偏激早年的抚养有所亏欠
孩子任性,家长怎么说不
教育孩子父母该如何分工

0-3岁养育期,3-6岁教育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怎样
凡事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
早年先养情感后养性格
为什么孩子控制不住爱发火
为什么三岁内必须跟妈妈睡

养人第一步养情感
孩子任性怕挫折怎么办
6岁前和青春期是最重要期
心理教育比物质更重要
孩子好吃懒做是有原因的
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老人宠养孩子有3个隐患
怎样防止孩子遭性侵
孩子抑郁问题
孩子被打父母该如何教导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善言辞
给孩子存钱不如教他做人做事

孩子12岁之前不要让着急去读书
孩子偷拿钱父母怎么办
孩子问题在于家庭环境和家长
三岁前有恩于他三岁后立威于他
孩子写作业比较拖拉怎么办
话多和话少的孩子?

怎么给孩子零花钱最合适?
教育孩子情感在前约束在后
青春期的孩子管不好会出大事
孩子哭闹时怎么与他沟通
青春期不运动易引心理问题
让孩子知道社会的真实一面

孩子任性父母该怎么办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早恋不用着急 
人性的养育重于智力教育
孩子痴迷手机怎么管
3-6岁性格形成期的训练方法 

在孩子早年,爸爸应该做什么
对孩子报培训班的建议
防止孩子自私应该这样培养
孩子为什么要苦着养
改变孩子行为先改变大人
孩子哭闹父母不光需要冷处理

怎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呢
孩子为什么不和你说心里话
什么样的妈妈是最聪明的
培养孩子会分享、坚强的性格
对孩子沟通性格的培养训练

爸爸常不在家,教育怎么弥补
如何解决攀比心和情绪问题
用哲学的思想谈教育
孩子的问题一定是大人造就的
你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守护明天》妈妈再给一次机会

要了解孩子的特长
为什么孩子会不择手段
孩子有暴力倾向该怎么办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保护孩子不等于替孩子做主
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

假期一定要给安排家务活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步入正确轨道
孩子两面派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好两个孩子
家暴出来的孩子同样以暴制暴
父母亲自带孩子的重要性

逼孩子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拥抱和陪伴是孩子快乐的来源
给孩子存钱不如教他做人做事
如果你不养的话就毫无情感的人
没有付出情感就没有约束力
生病在父母跟前病就会好的快

家长宠孩子是天性
克制训练、诱惑训练
青春期和孩子聊些什么
孩子上中学为什么学习不好
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
特活跃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好

单亲家庭的孩子怎么教育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六岁之前和青春期
青春期需要灌输的重要观念
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变化
不爱学习的孩子有另外的本事
有这种性格的孩子做不成大事
孩子为啥选择结束生命
抚养孩子能很自信地生活

图片

END

编辑:爱的道路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