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共和国军队大授衔,共授予共和国元帅十名,在元帅排名中,林彪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朱德与彭德怀,做为南昌起义的参加者却位在南昌起义的两位领导人贺龙、刘伯承之前。为什么林总后来居上荣膺元帅探花之位,而又无任何非议!林彪排元帅第三,完全是战功所累和他对革命的巨大贡献所获得的,当之无愧。关于林总排元帅探花,归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第一,在军中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是林总排位元帅第三的最重要的因素。林彪,23年入团,25年冬入党,26年3月入黄埔军校四期学习,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随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做为我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参加者与实践者,对创建我军武装力量做出了应有贡献。井冈山会师后林彪的军旅生涯,其时就是一部中央红军主力的浓缩史,做为南昌起义的参加者,井冈山红28团团长,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见证了红军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爆发后林彪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做为我军的高级领导率领115师取得平型关与广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举世瞩目的抗日名将,名声鹊起。解放战争中,林彪分别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下了卓越功勋,他先后率领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取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一系列胜利,陆续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与中南地区,为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林彪元帅军衔的获得并位列第三位,完全是战功所得,是根据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而授予的!元帅探花,理所当然。 ![]() 其次,林彪的现任职务是他排位元帅探花的重要依据之一。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隶属政府系统的中央军委,林彪在新成立的军委中当选为22位军委委员之一,并排位第四,列在贺龙,刘伯承,陈毅之后。51年11月林彪从苏联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五副主席,并代替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此时的林总在军委排名中一跃超过贺龙,刘伯承,陈毅三人,仅排在军委副主席朱刘周彭四人之后。1953年上半年中央军委拟实行军衔制,在草拟的初评元帅名单中排名第五位,排在55年实授十元帅中的第三位。这表明,林彪军委副主席的职务让他在元帅排位中超过其他7位非军委副主席的元帅人选,后名列实授元帅的第三位,名符其实。 ![]() 第三,林彪的军队级别是他排位元帅第三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1952年3月,共和国军队进行了评级工作,林彪被评级为军队最高级别军委主席副主席级,当时评定的军队最高级别中只有3人为55年授衔元帅,分别为朱德,彭德怀,林彪,林彪列第三。而其他七位55年元帅在52年评级中均定级为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他们的级别低于林彪一级。故林彪的军队级别决定了他在元帅排名中名列探花第三位。 第四,林彪排名元帅第三是山头综合平衡的结果。林彪的元帅军衔是红军时期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的代表,抗战时期他又代表了八路军一一五师。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是第四野战军元帅的象征。53年元帅初评时,按中央规定,中南军区分得两个元帅名额,林彪做为中南军区司令员理所当然占有了元帅一席,而元帅另一席位则归属叶剑英与张云逸两者选一。做为实力最强大的野战军的代表排名元帅第三,是元帅综合平衡的产物。 ![]() 1955年9月共和国十位元帅产生,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并位列元帅第三位,实属实至名归,功勋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