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明白这2点,买基金越买越亏

 追梦文库 2022-03-30

投资所面对的现象是客观的经济现实,但投资的执行者是人。

人有七情六欲,更被贪婪、恐惧左右。因此,看上去能被各种理论、各种数学公式阐释证明的投资变得无法琢磨。

可以这么说,短期交易市场是被人情绪左右,无法被预测。大家不妨做个实验,以一年220个交易日为限,今天猜测明天上证指数收盘时的涨跌情况,只猜是涨是跌即可。

坚持一年,大家会发现大盘涨跌的概率与硬币正反面的概率差不多,即猜测短期大盘走势都是“扯犊子”。

虽说市场短期行为无法被预知,但你明白以下这两点,长期来看投资基金会有更高概率赚到钱。

一.买基金不能只看业绩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最基础也得让自己手中的钱不贬值。买基金看业绩无可厚非,毕竟投资不是做慈善,不为了赚钱还不如放在家里每天数一数,看着一摞摞大团结还能神清气爽,可问题出就出在只看业绩。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这句风险提示大家应该都见过可很少重视。基金过去业绩好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未来不一定还能生效。只看业绩买基很可能要吞下基金业绩不能持续的苦果,右侧买入也更容易高位站岗。

举两个例子。

1.市场运营满三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与普通股票型基金有866只,过去三年业绩年年排前50%的基金有96只,占比11.1%;若将时间拉长,比如拉到5年,仅有11只能满足年年业绩进前50%的条件。

文章图片1

(每年业绩都前50%的基金名单,2017.2.28至2022.2.28)

图上的基金经历了2018年大回撤、2020年初疫情,质量在极端市场环境中经过了淬炼,回撤与收益做到了很好的兼顾,十分不错了。需要注意的是,中欧那只之前一直是周应波管理,去年底刚换人了。

现在不少主动基金年化动辄20%、30%,看着很美好,但大部分是靠着短期内的上涨填平前期波动留下的坑。

股市老手都清楚,大盘的上涨往往是在20%的时间内完成,剩下80%全是等待。这句话放在基金投资中一样适用。业绩短期爆发后,业绩好看了,此时上车可能处于那80%时间的开端,赚钱是得慢慢熬了。

2.过去10年主动基金每年涨幅冠军第二年表现大多一般。若是冲着冠军基金的头衔入场,大概率短期是挣不到钱的。

二.买基金要识别真正的风险

如“你们对于力量一无所知”这句名言,基民们往往对于基金的风险一无所知。买以股票投资为主的基金,其风险还较好理解就是股票涨跌的风险。然而买“固收+”基金与FOF基金,基民们对这类基金风险的认识就模糊了。

比如,近一年多来顶着银行理财替代品名头的固收+基金相当火,发行数量、规模蹭蹭蹭一路暴涨,最新规模约2万亿!固收+基金的底层资产是债券,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也是债券。如果大家买固收+只看“+”的这部分,就容易翻车了。

固收+基金“+”的仓位通常在20%到30%,这部分仓位如果吃了个跌停,能让基金收益起码少两个点。大家不妨想想,仅凭债券的收益要把这两个点收益涨回来得多久?君不见在今年的大回撤中多少固收+变成固收-?更何况,买固收+基金的主力人群本就风险偏好极低,一下子跌两个点,他们的心理能否承受住。所以网上盛传的一大妈因基金亏损几百元痛哭这个事也能理解了。

如果“+”股票,固收+基金最主要的风险就是权益市场风险;

如果“+”可转债,固收+基金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转债的波动风险;

如果“+”打新,本来打新是大A特色,妥妥的发红包。但2022年以来新股也屡屡破发。但整体来讲,打新是风险收益比最好的。

对自己所持基金的风险源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下跌时自然更有信心拿得住。

明白了这两点,就犹如武侠中修炼功夫入了门。长期坚持良好的投资习惯与纪律,就算不能成为一代宗师,也不至于被市场随便“欺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