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第一回有一首堪称人间清醒之诗,悟得妙用无穷

 九歌珍藏阁 2022-03-30
卖个关子,先看孙悟空的一生。
孙悟空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缩影。
他从石猴变成猴王,过上很幸福的生活,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这种很幸福的生活应该满足了,结果他觉得不够,这么好的生活万一阎王来找我,不就什么都没有了。
于是他放弃眼下幸福生活,飘洋过海去寻找长生,整个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他也不回头,访道求仙之志坚。此志坚定不移实为欲望所趋,而非真心
等他学到七十二般变化之后,削了生死,脱离阎王之管辖,他又想到名,要称“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受到如来之镇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吃铜汁,身体不能动弹。

图片

为了脱离五行山,同意保唐僧西去,最后被设计戴上金箍。为了松开金箍,安心护送唐僧西去,终成斗战胜佛。斗战胜佛是孙悟空一直追求的目标吗?
斗战胜佛比美猴王更幸福更自由吗?
如果不是,那孙悟空一辈子在忙忙碌碌奋斗什么?
所以《西游记》第一回在孙悟空寻仙访道时就点出孙悟空的命运。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一首诗在我看来简直是人间百态之写照,有了骡就想换匹马,有了自行车想换辆小汽车。当宰相还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封侯受王。好了还要更好,认为这是必须的。
最后感叹没有一个人会在好的路上回头的,哪怕已经实现封子荫孙了,很好了还不够。
人生不知止,一生辛苦和烦恼永相伴,得之想再得或非得而是失也。所以诗中点出一句真意: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再反观我们的一生,我们忙忙碌碌又在干什么?

图片

孙悟空见到菩提老祖时他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等他会七十二变化后,天庭封他弼马官,他嫌小,封他齐天大圣,官是够大,他又嫌面子不够大,因为蟠桃会没请他。最后他说我来个大闹天宫,夺个玉帝之位坐坐,官够大,面子也够大。
如来笑他: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

图片

孙悟空说: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此时的孙悟空还是他初次见到菩提老祖时自称自己无性吗?如来说玉帝之位是德行积累,孙悟空的意思是应该轮流。凭什么轮流,自然是凭实力了,强者为王。若天庭和人间一直如此,就回到丛林法则,这是进步还是退步?谁最遭殃?
当然玉帝为什么不重用他也是有原因的,《玉帝为什么不重视孙悟空?
细读这首诗,再观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细细品悟可得“色即是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