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新高考】柳宗元《南中荣橘柚》古代诗歌阅读与答案
2022-03-30 | 阅:  转:  |  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南中荣橘柚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①。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殊
风限清汉②,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③。【注】①整联典出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
更壹志兮”;炎方,南方,此谓永州,为柳宗元贬谪之地。②殊风,指江南、江北风俗各异;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则为枳。③熊,熊
耳山,在今河南省;湘,湘山,在今湖南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怀着美好品质的橘柚
接受命运的安排,生长在炎热的南方,适应了这里的水土。B.橘柚在林中红绿相映,色彩斑斓,又经冬不衰,一年将尽之时还能散发出香味。C
.颈联将橘与雪进行对比,橘生淮南而难以北上,飞雪只能滞留北方而难以南下。D.本诗与陆游《书愤》皆“北望”,陆诗是因诗人渴望收复
中原,本诗则与之不同。沈德潜评价柳宗元诗“得《骚》之余意”,请结合全诗对此予以简析。(6分)【答案】15.C16.①诗
人由北方故乡被贬至南蛮之地,思归不能,志向难伸,满怀哀怨,与《离骚》表达的贬谪之怨相近。②诗人虽然被贬,但依然心怀贞质,“受命不迁
”,与《离骚》中屈原对节操的坚守相近。③本诗借橘抒怀,托物言志,与《离骚》经常借香草抒发高洁的情怀相近。【解析】【15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将橘与雪进行对比”错误,诗人借橘与雪表达道理类似,构不成对比。
橘应生在南方,而雪滞于北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橘柚受命江
南,不可北移,可作者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柳宗元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
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志向难伸。《离骚》中屈原,由于
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后来流放汉北,放逐江南等
。诗人虽然被贬,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
慨。《离骚》中,屈原因为忧愤国家的前途命运,用“赴死的决绝”坚守理念,甚至“虽九死其犹未悔”。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前两
句说橘柚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
品性。借橘抒怀,托物言志。《离骚》中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
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