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欢迎转载 01 SHUBAOWENZHAI 生命是用来“浪费”的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如果不考虑生计,你最喜欢做什么? 结果出乎意料,80%以上的答案都是一些看上去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 比如遛狗、种菜、骑行、摄影等等。 知乎作者“公子二哈”的回答里,就描述了他所认为的“无意义”的一天: 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至少不需要为自己的工作感到疲惫,能够让自己保持愉悦的状态浪费每天的8小时; 找一个喜欢的人,至少不需要每次回家都用10分钟鼓起勇气才能进家门,让自己在睡觉的8小时中保持快乐; 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在人生另外8小时中能够有人陪你打麻将、一起去露营、带着狗狗奔跑、剧本杀、去吃小龙虾。 正如《生活大爆炸》中所说: 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我们中有些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02 SHUBAOWENZHAI 找到你生活中的重点, 其它的可以适当忽略 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明明自己制定了一堆要完成的计划,结果总是被一些无聊的琐事给带偏? 一天下来,原来的计划一个都没有完成,然后怪自己自律能力太差。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你没有厘清生活的重点,把所有计划都列为重点等于没有重点,结果就是被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消耗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生活井然有序的关键,就在于四个字——删繁就简。 剔除大部分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的事情,把80%的时间花在人生的重点目标上,你的人生效率才会更高。 ![]() 03 SHUBAOWENZHAI 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才能发挥价值帮助更多人 最近网络上有一段伦敦街头采访视频火了,视频里主持人问路人:“你会对年轻的自己说什么?”视频里多是一些老人在回答。 其中有不少人在面对镜头时,都在劝年轻时候的自己,“要勇敢一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还年轻,正值大好年华,本应是勇往直前,放手大胆去做的时候,为何要畏惧? 不要在老去后回顾人生时,只能遗憾和后悔: 为何当初懦弱了,为何那时总在等一下,又为何明明机遇已在眼前却因为害怕而错失…… ![]() 04 SHUBAOWENZHAI 永远别尝试,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走 我以前在学校总喜欢参加辩论赛,赛场上唇枪舌剑,战胜别人,以此来证明对方的想法是错的,我才是对的。 后来有了儿子,跟爸妈住在了一起,我也常拿出辩论赛的架势来说服他们如何采取科学的育儿方式。 但结果可想而知,每次都以吵架和摔门而出结束。 “让别人按自己的想法走”这可能是最无理的要求了,因为即使你此刻面对的是个小孩,他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你让他往东,他很有可能还是会往西走。 ![]() 05 SHUBAOWENZHAI 既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也要时刻欣赏当下并不完美的自己 总有些人,因为自己的一些缺点就把自己说成一无是处,因为一点“瑕疵”就自我放弃。 殊不知,许多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仍难以如愿。 芈十四的《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里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无法避免的错误里,我们慢慢长大。成长不是变得世故冰冷,而是变得宽容通达,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人生。 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 ![]() 06 SHUBAOWENZHAI 那些喜欢打击你的人, 并不见得比你好 有些人明明自己过得不如意,却总喜欢打击别人。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通过打击别人,这样就可以显得自己比对方好。 比如当你工作有疏忽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跳出来“事后诸葛”,对你指指点点。 当你精打细算过日子时,他总用“年轻人靠省是赚不了钱的”来“鼓励”你。 在我看来,这群人批评别人倒是一套接着一套的,自己的生活却可能是一团糟。 试想一下,把日子过得充实且有趣的人,哪里有闲暇时间去管别人的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它会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你过得好与不好根本骗不了别人。 ![]() 07 SHUBAOWENZHAI 聚焦于当下微小的努力, 并相信它能带来积极的改变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在书中,揭示了让当代人无限痛苦和焦虑的两大根源: 一是避难趋易,二是急功近利。 这也是成年人身上的两大痛点,长大后我们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错觉就是“可以快速成功”。 在这点上,我们还真得向小孩子学习。 还记得我们刚学走路的样子吗?那个时候走得很慢,还时不时会摔倒,但我们并不会焦躁,摔倒了就再爬起来,直到自己真正能走起来、跑起来了。 可是现在,一件事情做了两天,如果还没有看到结果,我们可能就会选择放弃。 但每一个伟大成就的背后,都是靠一点一点的努力堆积而来的。 ![]() 08 SHUBAOWENZHAI 没有任何一件事能一劳永逸 当面临生活中的平庸和不顺时,很多人都习惯于给自己找“救命稻草”: 以为抱紧了某位成功人士说的话、专家给的建议或者高人给的经验,从此自己的人生就会变得非常顺利。 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让人真正一劳永逸的道理,正如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样。 真正让生活发生改变的还是要靠认知上的升级,以及实践后的经验教训。 作者简介:陈小星,自由撰稿人,左手奶瓶,右手写作的90后奶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