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天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播出后有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说伤痕文学,抹黑了国家形象。另一方说很真实。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双方争论的有点不可开交。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我来说说自己在那个年代的经历,我家兄弟姐妹五个,在那个年代家庭中,也不算多也不算少。当时家中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在一家工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2.5元,还算工资高的,母亲没有工作,在家带我们兄弟姐妹,三个上学的,两个弟妹还小,7口人之家,每月42.5元收入,月月捉襟见肘,经济上还是很困难的。电视剧里郑娟(樱桃饰)糊纸盒子的镜头,在我们家真实发生过,为了补贴家用,我母亲从居委会领回来在家糊,我哥、我和我妹三个人放学后也帮忙糊。电视剧里出现的提水桶排队接水,也真实的在我们生活中存在,那时我跟我哥两个人每天提着水桶排队接水。电视剧中出现的桃酥、江米条,对我们来说那是一种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的,以至于多年以后给父母上坟,我哥还买桃酥和江米条,在少年时都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住的房子是三间土坯房。砌起来的火墙、烧的煤炉子,一到冬天把人冻的不行。穿的也不如电视里面的好,我上初中的时候,所有穿的衣服、裤子和鞋都是打补丁的。关键最要命的是粮食不够吃,每到下半月,我父亲到晚上骑自行车偷偷的去乡下黑市买粮,白天不敢去,怕被人发现,那时革委会有民兵联防队,如果发现了就把人抓起来了。买的粮食也不是细米白面,都是杂粮,有玉米、高粮、红薯。喝玉米粥,吃玉米面饼,高粱米蒸出的米饭涩涩的难以入口,红薯吃多了胃里老是返酸。土豆、白菜、萝卜基本上是一年四季的主菜。入冬后腌一大缸酸菜,一大缸咸菜,能吃到来年夏天。每年就盼着过年,只有到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油饼、米饭,才能吃上肉。所以我认为电视剧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条件,那还真是一段比较艰难困苦的岁月。 图片来自网络 一直到1978年以后才有所改变,市场上东西多了起来,天天也能吃到细米白面了。等到1980年以后市场上的物质更丰富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改革开放40多年了,国家富强了,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丰富的超出你想象,想穿啥就穿啥,想吃啥就吃啥,比过去过年都穿得好、吃的好。没有经厉过那个缺衣少食年代的人,不会相信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昨天来自网络 |
|
来自: 阿年282 > 《王海鸰(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