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己这人,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一面固然是不断地在苦境中挣扎奋斗,但另一面,也总是在这境地里,都可以从容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这段时间,在厂内以工龄排队,分到手了一套二居室带厨房的老旧楼屋,同层楼者共用厕所。虽说这房子地处厂区边远地的半山之上,纯然已在所谓“城乡结合部”,但毕竟非常让人兴奋。想看,在这大城市啊,且是仅与市中区一江之隔,直线距离最多三二千米!于是,不消说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下班之后,直到夜深之前,我都独自一人,蹬蹬地由一架大石梯奔去那儿,费力又费心地亲手拾弄着咱这“新窝”:修钉并油漆门窗、粉刷墙壁、打造灶台及部分地面,然后才是进行力所能及的装饰布置。因这时妻子要全心地照看女儿,所以这事是绝对帮不上忙的。当然,在这浩烦的“家庭工程”中,有件事不得已,还是得靠妻子请了个她从前在厂职工培训班教的工人学生,来帮助我。那是当时我“别出心裁”,在居室里间的一壁整墙上,计划了一个巨大的水泥版面(客观上得起到一种将那有碍观瞻的斑痕点点的旧墙遮蔽的作用,因隔壁便是公用厕所),其厚厚的外框部分,造型设计好说,而具体糊制,倘非专业泥水工,那真也是奈何不了的。最后,整个艰辛的工作终归是“大见成效”了:我在那整墙上画了幅装饰性油画《海底世界》,配以帘幔、灯光及所有“看面”上的当时挺时兴的地板胶(“非看面”,如床、柜、沙发底下,则只得“抠门”省却了!),连同别的装点,诸如挂画插花之类的,那屋在当时看来,真个也算是还看得过去的。记得Y君来看了,表扬了一句:“大艺术家之家呀!”虽知也是有开玩笑的成份,但肯定还是很叫人听了感觉受用。于是此后差不多整整“一轮”(十二年)的时间里,我们一家三口都住在这儿,直到厂里兴起“集资建房”、自家的情况也相对好转,可以接受这点,才又另换了个住处。现还是只说这儿吧。因为地势高,可眺望长江对岸的繁华市区,又与乡村搭界,出入都在一片绿野中,说夸张点,甚至就与现今的“山庄”相似,所以,住在这儿,尽管多少有些“出脚不便”,但实在也还是很有它的味道。当孩子稍稍可以脱得开一点手之时起,偶尔我也就又能够进行一下自己的写生活动了,或者是在周围画点城乡风景,或者是随便采摘点山花野卉的来画。这儿所出示的三幅水彩及水粉写生,都是这样得来。这几幅画,包括先前提到的“海底世界”,都既已在此,不多说了;我觉得四幅画题目本身的组成,倒还很能说明这时我的生息环境甚或是整体境况。是啊:野草花-山湾人家-隔岸山城-海底世界。——不知读者诸君,看后是否这样以为?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后期)连载之 6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尤其是这“后期”部分,借着谈画之题目,更主要展示艺者在当今社会生活情况下之各种艰辛。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