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门办学好》.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老版宣传画##游学##社会实践##海报星图##劳动#“开门办学”是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教育方案,当然刚开始还没有明确这种说法,具体方案是鼓励大、中、小学的师生门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等社会大课堂中去,当时很多中学都创办了农场或者工厂,劳动课纳入为重要课程之一,要学生们通过实践学本领、长才干,那时也会推荐工农兵优秀代表走进学校学习。1974年9月国务院科教组、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门办学的通知》,此时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普遍搞起了“开门办学”活动,开门办学在1978年高考恢复后逐渐停止了。
画面中一些中学生有组织地来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其中一个小组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测距法的实践。工厂里张贴着“工业学大庆”的宣传口号,这个口号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增产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文革期间,“工业学大庆”成了一句空洞洞的口号,流于形式,不讲科学、生搬硬套,给工业造成重大损失。
尽管那个时期的开门办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执行偏差,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种指导思想是值得提倡的。近些年的教育机构也在开展“开门办学”、“游学”一类的教学实践活动,但是大多缺乏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有效的目标,大多是为了出去而出去,以走出去就是学,请进来就能学为目的,重游而轻学,甚至是游而不学,这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开门办学或者现在流行的游学要与教育内容紧密相连,先有书本的学习过程,有了内容再去实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去,在实践中找答案,理解答案。走出去了就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观点我不完全认同,我认为那样只能算是填鸭式的灌装,如果能把所看、所闻加上自己的所感、所悟、甚至有所创新才算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活学活用,受益终身。
作者简介:七零后,刚刚起步开始自媒体运营,并努力提升个人写作能力。与您分享连环画、宣传画、年画、广告画里的看点内容,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大家一同分享其中的乐趣!您的每一次【点赞】、【评论】和【转发】,我都倍加珍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