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透自己(深度好文)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22-03-30

人这辈子,最无法离开的人就是自己。

但即便如此,要是问到,你对自己了解吗?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答得出来。

显然,大部分的人都是不了解自己的,至少他们很难说得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诚然,一个人若是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所以,大部分人的生活,与其说是在为自己生活,倒不如说是在随波逐流地生活。

一个人,只有悟透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

文章图片1

1:为什么要悟透自己?

人是一种很“怪”的动物,即便你从不承让。

但是,生活里的、工作上的、情感里的自己,总有那么一刻会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深层次原因来看,就是因为你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也根本没有悟透过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人,就好像灵魂和肉身分离,以至于有些人时常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的。

这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是一种病态,但其实更为准确地来讲,是一种类似于精神上的病态。

文章图片2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肉眼可见的缺陷。

只是,更多的人在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时,不是大方且勇敢地接纳,而是自卑且莽撞地选择遮掩。

明明那个才是现实里最为真实的自己,却被你无情地推远,甚至连自己都开始厌恶自己起来。

如果说这样做能够真正帮到自己,也许还情有可原,但事实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人,从未不会遇到幸福。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受,是身体和灵魂能够产生共鸣且相互融洽相处的体现。

但是,一个人如果紧紧抓住那些根本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敢认清真面目的自己。

文章图片3

那么,幸福又从什么样的渠道降临呢?

显然是没有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接纳自己,那么他拒绝的就不光光是身体上的自己,还有灵魂上的自己。

这样的人,与其说是在拒绝自己,倒不如说是在拒绝世间里的一切。

连自己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悟透的人,反倒喜欢从外界索取一些东西。

说白了,这种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活在幻想里的人,从来不可能收获到现实当中甘甜美味的果实。

所以,及时地了解自己,悟透自己吧。

那样,你才会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或是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图片4

2:如何悟透自己?

道理谁都知道一个两个,但是问题是,如何做到悟透自己,或者说认识自己呢?

我们不妨学一下晚清重臣曾国藩: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一个喜欢、并且习惯了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差到哪儿去。

一个喜欢、并且坚持去读书的人,专业技能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文章图片5

显然,读书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平等地跟任何古往今来的、伟大的书籍作品进行心灵交流。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里,看似无法在言语上与书中人物对话。

但是,何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自身在与书中的道理、哲理以及智慧相互切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因为伟大的作品皆是伟大的人所作,所以我们也就能够被其中的性格、品格、思想、洞见等等高质量的知识所吸引。

文章图片6

也就是说,我们在读书的过程里,一边在观察他人,也是一边在对照自己。

这种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当然这种体验,与其说是升华自身的精神层次,倒不如说是在悟透自己。

跟别人对话,其实就是同自己对话。

同自己对话的时刻多了,深刻了,自然也就更了解自己,更能悟透自己了。

文章图片7

3:悟透自己

《卧虎藏龙》里有句台词如是说:

“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摊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得失,短短两个字,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正如自我和非我,也能够给到我们无限的遐想。

人在这一生之中,其实就是得与失的一种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大抵就是谁多、谁少、谁得、谁失的区别。

真正悟透自己的人,从不在意肉眼上的得失、多少。

相反,他们更多的是站在格局上,站在境界上,站在智慧上来看待自己的人生。

这类人,在人世间里早已悟透了太多,看穿了太多,也看破了太多。

所以,在太多和太少面前,他们已然懂得如何做出选择,也知道真实的自己会有怎样的一番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