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孝志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2-03-30

宋孝志,1911年生,湖南宜章县人。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教授。

宋氏自幼受其舅父刘希圣启蒙,志入岐黄,诵读医经典籍。13岁随其舅父临证习医。后又多方求教拜师,屡受名师指点。18岁时在广东考取行医执照,从此悬壶乡里。解放后,就职于宜章县中医院,任中医院院长、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等职。1956年调至北京中医学院,先后在《内经》教研组、《伤寒》教研组、《金匮》教研组任教。在此期间曾参与《各家学说讲义》、《金匮要略讲义》的编写工作;并与几位著名中医学者共同完成了《中医十部经典分类汇编》的编写工作,惜因"文革"未能出版。自1966年起,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199010月被卫生部定名为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并授带徒资格。

宋老一贯澄虑静志,勤读苦攻,穷治医经,精研医理,致力于《伤寒》、《金匮》之研究工作,并强调在临证时活用古人经验,不为一方一论而拘泥,同时博采众方,刻意求新。曾先后发表《桂枝汤类方的临床运用》、《有表里无表里证刍议》、《三两三》等论文。从医七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外、妇、儿科造诣均深,用药精当,疗效卓著。尤擅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证。

一、育阴利水法治愈淋证一例

侯某,女,42岁。

初诊1978125日。

主诉及病史∶自1973年始反复出现腰痛,尿频尿急且淋漓而痛。伴低烧、头晕、颜面四肢轻度浮肿。多次查尿常规均不正常,尿蛋白(±~++),白血球510个,脓球35个,红血球18个,偶见颗粒管型。1978年曾两次住院治疗,当时检查∶血压为98143mmHg,体温36.537.5℃,右肾区叩痛。两次肾图结果均示∶右侧肾功能损害。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经用庆大霉素、四环素、呋喃坦啶等抗感染药物,仅病情好转而出院。出院后常因劳累而复发,深为所苦,遂转北京某医院诊治,经会诊建议转我院中医治疗。

诊查∶身体瘦弱,腑肿,低热乏力,腰痛绵绵,少腹隐痛,白天溲少而频,夜尿多,头晕胀,纳谷不佳,口干不欲饮。舌红少苔,脉细弱而略数。

辨证∶此因肾阴亏损、湿热内蕴、浊邪在下、瘀热内结、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育阴利水,燥湿散结。方用猪苓汤加味。

处方∶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8g滑石18g苍术10g阿胶10g(烊化分冲)3剂,水煎服。

二诊128日。服上方药3剂后,白天小便量增多,纳食好转,少腹隐痛明显,余证同前。上方加桃仁3g以行瘀滞,3剂。

三诊1212日。药后精神转佳,头晕胀、低烧、少腹隐痛均减。令服原方药可至30剂,患者谓在京服药不便,遂嘱其带药回家调治,并忌劳累,适寒温,每服药10剂后即复查尿常规,如病情趋于缓解,可按本方服药3个月,再来复诊。

四诊1979618日来京复诊。述回家后服上方药一百八十余剂,诸症悉减,反复查尿常规已趋正常,体重由九十余斤增至一百一十余斤。惟月事不畅,行经时小腹憋痛。舌苔薄白,脉细。予当归芍药散调养肝脾,加滑石淡渗利湿。

处方∶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泽泻15g苍术10g云茯苓10g滑石15g

19834月来函云∶上方药服完40剂,精神体力已如常人,工作虽累但病未再复发,多次查尿常规均正常。肾功能亦恢复正常。

【按语】本案罹慢性肾盂肾炎多年,已有轻度肾机能不全。据证当属中医淋证范畴。淋证的发生,《金匮要略》认为是热在下焦所致。《诸病源候论》则认为是肾虚而膀胱热所致。后世医家认为多由于热积膀胱,但亦有由于七情及肾虚所致者。此例乃湿热滞留下焦,反复发作则耗伤肾阴。治疗宗仲景猪苓汤利水育阴为法。方中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以通下窍;阿胶乃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力强,利水而不伤阴、育阴而化源得充;方中加茶术燥湿健脾,以杜下焦湿热之源;少量桃仁行瘀,盖因久病肾络瘀滞也。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并守法守方,以缓图功,最终使疾病得以痊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